决赛选手均有“完赛证书”。等第奖获得者的荣誉证书上有定制颁奖词。最受欢迎的奖品是一大包士力架。12 月 6 日,建平教育集团首次举办“建平杯”计算科学(算法)交流展示活动。全市 9 所初中学校的 56 名学生走进建平中学。他们现场比拼算法。亲历“高规格”的颁奖。感受“金苹果”的科学魅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在全市很知名,它为何要主办初中生参加的算法活动呢?在颁奖仪式上,建平教育集团理事长、建平中学校长赵国弟透露,这与学校的“双重身份”有关。他介绍说,计算科学是一个发展迅速的跨学科领域,通过运用先进的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来理解并解决复杂问题,并且计算机算法背后的根本逻辑是由数据结构和算法来支撑的。建平中学是上海国际计算科学创新教育联盟的发起校之一,同时也是建平教育集团的牵头校。建平中学在推动青少年科学教育方面应当有所作为。这几年,建平中学的校内有与计算科学相关的“奇思”课程,社团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参加信息类大赛取得了很多佳绩。不少初中生和小学生也开始学习算法、编程等内容。因此,本届交流展示活动就产生了。
建平中学还特邀松江区民办茸一中学参赛。155名学子在线完成初赛,56人闯入现场决赛。
决赛颁奖仪式现场在宣读获奖名单。很多学子都经历了难忘的人生“第一次”。有的学子学习编程才半年,就第一次拿到了“完赛证书”。有的学子第一次拿下“一等奖”,被请上台发表感言,当手握话筒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还有的学子抱着奖品士力架,笑开了花。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的郭鸿颢是年龄最小的一等奖获得者。在感言环节,他大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他说:“我以后要研究人工智能,做一名算法科学家!”
我们期望让每一个热爱科学且努力思考的少年都能有所收获而不是空手而归。建平中学课程教学中心的副主任冯碧薇笑着说,组织这场活动的最初想法是通过对学习“计算”素养的测评,将学生的“科学”能力进行系统化培养,以此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并且活动现场越来越热烈的氛围,让她感到很欣慰。她期待这一活动能为孩子们搭建起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在建平校园里零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同时,她也期待这一活动能为孩子们今后迈入科学殿堂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当日,上海市新云台中学的王晓云校长和建平中学南校的董永刚校长,这两所建平教育集团成员校的校长,各自带队前来参赛,并且出席了颁奖仪式。他们都觉得,这一活动搭建起了集团校师生交流沟通的良好途径,让孩子们知晓“山外有山”,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向前的勇气。
栏目主编 符佳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