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工作起步
自2018年起,我市着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创建工作。市二职校对此作出快速反应,并迅速组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团队。学校主动参与“四进五好”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这一举措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学校依据自身的办学理念,着手研究如何将民族文化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独特办学模式
市二职校并未盲目追随潮流,而是根据自身情况,将少数民族文化巧妙地融入了工艺美术、美术设计与制作等课程。例如,在美术设计课程中,引入了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图案设计元素。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提升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联盟与交流
2019年7月,市二职校担任领头羊,创建了中等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柳州联盟。同年,举办了“侗寨·五娘”文化论坛,吸引了河池、荔波、海南等地的职业院校以及来自海外的朋友。借助这些交流活动,柳州职教模式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同时也提高了学校在民族文化职业教育领域的知名度。
解决学生流失问题
经济发展带动下,学校面临学生流失的困境,其中多数辍学者源自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学校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创设了具有特色的课程。通过设立实践基地,学生得以亲身体验文化,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学前教育的融合,有效降低了学生流失率。
国际交流与成果
市二职校不仅关注国内发展,而且积极推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学校为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提供出国研学的机会,帮助他们确立职业目标。2019年,该校的《苗翎嫁娘》系列服饰设计在新西兰国际文化时装周上斩获多项大奖,这一成就标志着学校将民族文化融入职业教育,并成功迈向了国际舞台。
校园氛围与社会服务
市二职校正在实施“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措施,学生们在“第二课堂”中得以参与各种民族活动。校园内设有民族风情园等众多多民族共享的场所。此外,学校今年还举办了技能创业培训班,向来自外地的各族群众传授实用技能,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浏览完市二职校的举措,你或许会思考,这样的将民族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模式是否能在其他职业学校得到推广?不妨点个赞,转发这篇文章,并留下你的见解。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