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与IP技术领域对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研发周期较长,产品架构亦较为复杂。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全球EDA行业见证了大约300起合并及收购事件。在国际上,新思科技这样的顶尖企业更是进行了超过40次并购活动,以此构筑其全面的技术领先地位。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国内企业通过并购来拓展技术领域,显然已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局势的演变导致我国在芯片技术方面遭遇了限制。为了突破这一困境,我国企业亟需加快研发步伐,专注于EDA领域的探索。但仅仅依靠自主研发的进度,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通过并购等手段快速引进技术变得极其重要。采取这种策略,我们可以更快地缩短与国际领先企业的技术差距。
华大九天与概伦电子在国内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占据领先位置,资本运作十分活跃。华大九天通过收购芯和半导体公司,致力于仿真工具的研发工作,此举使得华大九天在芯片到系统级的设计能力上得到了增强,进而丰富了其产品系列,并使其更加完备。
概伦电子通过并购锐成芯微,顺利踏入了IP行业。锐成芯微在2024年的总收入达到了3.57亿元,净利润更是有3400万元之高。在全球模拟及数模混合IP领域,锐成芯微位居第二,在国内存储IP领域则高居榜首。这次并购无疑为概伦电子注入了强大的发展活力。
行业分析指出,我国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企业若进行合并与重组,这将有利于缩小与国际顶尖企业的技术鸿沟。这些国际上的EDA巨头,通过多年的发展历程和并购活动,已经打造了一个涵盖整个设计流程的综合性平台。我国企业若借鉴这种并购策略,有望建立一个涵盖设计、制造、封装等各个环节的完整流程平台。
若能构建起一个完善的流程体系,国内企业就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不仅能够提升客户的设计作业效率,还能减少客户的使用开支,并且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持续进步。
合并确实能加速技术实力的汇聚,然而在随后的进展中,仍有一些可能的风险。全球范围内,不少案例显示,整合技术工具的过程往往需要长达三年的时光。我国企业在技术协作、团队配合和市场扩张等环节,务必妥善协调短期投入与长远收益的关系。
在技术合作过程中,各企业的技术系统或许会出现不兼容的状况;在团队协作中,成员们的思维及工作方法可能存在分歧;至于市场开发领域,合并后的客户资源整合亦遭遇诸多挑战。若这些挑战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锐成芯微,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能实现大规模盈利的半导体知识产权企业之一,业务范围广泛,包括模拟、数模混合、存储、射频和高速接口等多个领域。它向全球30多家晶圆厂提供技术支持,其产品应用也十分广泛。
概伦电子与锐成芯微对IP资源进行了整合,实现了EDA工具与IP核的紧密配合。这一合作不仅优化了EDA工具在IP核集成与验证流程中的表现,还促进了IP核的标准化,进而提升了EDA工具的功能。预计到2024年,两家公司的收入将合并,届时有望扩大客户群体,增强盈利水平。
位于国际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前三的企业占据了全球超过70%的市场份额,我国的相关企业迫切需要探索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这次整合事件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EDA生态系统正从“单点突破”模式向“平台化协作”模式转变,未来有望在汽车电子、高端制造等多个重要领域建立起完全自主掌控的技术体系。
AI技术的引入使得我国厂商的设计流程实现了创新,这为它们提供了研发智能工具和积累工艺数据的全新机会。借助AI技术,设计的智能化程度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数据的持续积累也增强了技术的竞争力。关于国内EDA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在全球市场上达到显著位置,您认为这需要多长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