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特点也是槽点
站在“羊了个羊”开发者的立场来看,这款游戏最为成功之处或许在于其社交属性 。游戏的难度设计是为社交属性服务的 。游戏的地域挑战是为社交属性服务的 。游戏中看广告获取道具是为社交属性服务的 。游戏里分享链接获取道具也是为社交属性服务的 。
简游科技创始人张佳旭,也就是“羊了个羊”的母公司创始人,对小犀财经称,这款游戏并非只是简单的连连看游戏,它更具社交属性,若用户能轻松闯过第二关,那么很可能不会与朋友分享 。
只不过,效果会因不同的人而有所差异,地域挑战是这样,分享机制也是这样,要是过度放大“社交”玩法,那无疑是一种冒险行为 。
小程序开屏界面
先来看地域方面的挑战,打开“羊了个羊”小程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国省份的排名。
这是游戏里常见的“套路”之一,即通过地区排名,让玩家背负“集体荣誉”。它会抓取用户IP地址,累计地区通关人数,显示省份排名。当个人看到所在地区的排名时,就会产生一种集体荣誉感 。
当在所在省份的排名处于较前位置时,会产生欣慰的感情,会产生光荣的感情,会产生自豪的感情,反之,若排名靠后,就会感到不安,就会感到羞愧,就会感到自责。
一部分玩家可能会因为自己家乡排名靠后而努力通关,为荣耀而战。但一位游戏从业者有这样的经验,地域排名带来的“刺激”可能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年轻玩家可能会产生反感情绪。
这份被称作集体责任的东西,本不应该由我来承受,是游戏强行施加给我的 。说
再看分享机制,若想闯关,就得看广告或者分享链接。网友进行了推算,按照正常情况,一局游戏使用移格子、洗牌、复活这三个道具,玩一局要看1分半钟广告,若玩100局,就要看2个半小时广告。
使用道具多次后,会弹出分享文案。当日挑战多次后,同样会弹出分享文案。该文案为“是不是气的不行?分享给你的好友,让TA也快来体验一下”。此文案精准点到玩家痛点,给人一种心理暗示。即“我都通不了的关卡,你们能通过吗?”。如此便形成一种病毒式扩散 。
对于只想打发时间的玩家而言,这些或许没什么,然而小耳认为,这极易使认真玩游戏的玩家产生被欺骗之感。“我自行认真思索游戏解法,最终发觉这实际上是,借助死局、延长用户停留时间,以此赚取广告费的游戏,便不愿再耗费时间了。”
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推测,李临认为,这会使游戏的受众被局限在只是为了消磨时间的玩家身上,比如说一些学生群体,还有低线城市的玩家,进而无法留住更大圈层的人 。
综上所述,“羊了个羊”这种不按常规方式出牌的游戏,很容易陷入一种困境,它那些吸引眼球的“特点”能使其迅速在众人中传播开来,然而这些特点很快又会变成一部分玩家放弃玩这款游戏的“问题点”。
羊了个羊,还能火几天?
羊了个羊是一个营销案例,它既成功又可恨 ,从发出的感叹能看出羊了个羊是成功的 ,只是这种成功或许很短暂 。
一部分玩家已经因为“抄袭风波”而放弃游玩。在“羊了个羊”受到广泛关注、变得很火的时候,它被指责“抄袭”另一款三消益智游戏《3》 。
弃玩羊了个羊的小耳,迅速为后者助威,“建议所有被羊了个羊气到的人,来玩这款游戏,它画风可爱,关卡简单,并且没有广告,我那颗被羊了个羊伤透的心被治愈了。”
3 游戏界面
张佳旭向媒体回应,多层连连看的游戏机制都很相似,羊了个羊不存在抄袭情况,不排除有其他游戏公司借此来蹭热度 。
一般情况下,要是只是玩法相似,那不会构成版权侵权。要是不仅玩法相似,而且游戏缩略图、背景图等还构成实质相似,那就会涉嫌构成版权侵权。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告知开菠萝财经,单从游戏的背景图来讲,两款游戏不相似 。
站在游戏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李临觉得,说“羊了个羊”抄袭有些“冤屈”,原因是很多游戏都有一些相似之处,然而火与不火遵循二八定律 。
一句话总结,模仿容易,超越很难。
“模仿容易”,原因在于这类小游戏属于轻资产,其开发成本相对较低 。彭彬告知开菠萝财经 ,这类游戏存在借鉴模型 ,速度快的话 ,一星期便能制作出一款微信小游戏 。
“羊了个羊”走红之际,不少同类型游戏已加快研发进度,随后上线,此类现象在游戏圈颇为常见。
李临有这样的经验,和大型游戏相比,小游戏开发成本确实不高,大型游戏开发周期动辄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而小游戏只需要一个基础的开发团队,这个团队要有客户端、服务器,还要有产品设计、美术等人员,当然,如果游戏火了,后期更新打磨还需要继续投入人力物力。
从公开资料可知,人力成本的确不算高 。“羊了个羊”背后的北京简游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在2021年初成立的新公司 。
根据天眼查该公司2021年年报里的社保信息,该公司参保人数是7人。具体到研发团队,张佳旭向媒体介绍,整个小游戏研发团队仅3人,总共开发时长为3个月,期间进行了版本更迭。
图源:天眼查
这家公司幕后股东也备受瞩目。厦门雷霆网络是其第二大股东,它是厦门吉比特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百分百持股的子公司。火爆一时的“摩尔庄园”是由吉比特运营的游戏之一 。
一款游戏火了以后会冒出众多“模仿者”,李临表示,“超越很难”,但这些“模仿者”八成是平平无奇,另外两成才能把项目做精,靠独立的创新设计把游戏带火 。
在他看来,“羊了个羊”属于三消类游戏,开心消消乐、天天爱消除也是同类型的游戏,“羊了个羊”带有创新设计,它在消除类游戏的基础上,加入了“连连看”的玩法,还增加了“层级遮挡”的概念。
“层级”能通俗地理解成,天天爱消除是一层格子,羊了个羊是多层格子,并且上面的层会把下面的层遮挡住,用户玩的时候,只能看见上面一层,难度非常大。
不过,在从业者看来,“羊了个羊”这种形式的创新,对于行业而言,借鉴意义恐怕是不大的。
Joe向开菠萝财经透露,游戏从业者圈子里对这款游戏的讨论很少,因为其玩法简单,容易让人感到疲累,且商业模式过于简单,除了制作三消休闲游戏的厂商外,对大部分游戏厂商而言,这款游戏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微信小程序里的休闲小游戏,无法避开微信的运营规则,其商业模式较为简单,通常先用低门槛吸引玩家入坑,接着通过各自的商业模式(如广告、道具收费、数值收费或者外观收费)来盈利,当然,主要依靠看广告赚钱,与手游玩家相比,其他变现方式的付费率较低,Joe对“羊了个羊”的商业前景并不看好。
在多位游戏行业从业者看来,“羊了个羊”的出圈属于偶然事件,其火爆大概率只是“昙花一现”。它成功路上存在“绊脚石”,关卡和社交魔咒可能产生反作用,微信小游戏本身还有难以打破的天花板 。
过去几年,小游戏出现过不少爆款,像跳一跳。但其生命周期极为短暂。原因很简单,彭彬分析,小程序使用完就离开,不像 APP 那样有承载力。它缺少沉浸式体验,替代性很强。当然,如果市场反应良好,不排除团队会开发独立 APP,到时候玩法也需要丰富。
Joe分析,它后续要是能朝着当下的消消乐游戏的方向发展,设计出几百个关卡,并且降低难度,那么它的生命周期或许会更长一些 。可在那个时候,它的独特性难道不会完全消失吗?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临为化名。
—优质内容推荐—
「品牌解读」||||||||| ||
「明星导师」|||||
「干货方法论」|||||||
「新国货品类报告」|||||
「新国货流量打法」||||
【与1000多位新国货品牌一起成长
长按识别加入新国货促进会】
点击“在看”,做新消费弄潮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