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菠萝财经(ID:)
这几天最火的动物,非羊莫属,而且是一只要消除才能得到的羊。
要是你的好友、闺蜜几个小时没回你微信,或许Ta正在挑战“羊了个羊” 。要是你的同事、员工长时间带薪上厕所,也许Ta是躲在里面,听着那魔性的背景音乐去通关“羊了个羊” 。
“羊了个羊”是一款免费的休闲小游戏,它可被理解为类似多层连连看的消除闯关游戏 ,从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假期到9月15日为止 ,只要这款游戏有一点动静就能登上热搜 ,全网都是一片“咩”声 。
“羊了个羊第二关”,“羊了个羊通关率不到0.1%”,“羊了个羊抄袭”,“羊了个羊3天崩2次”,“羊了个羊急招后端开发”,从热搜话题基本能拼凑出它火起来的脉络和最深的套路,即“第一关不可能输,第二关不可能赢”。这种落差怎么形容呢,若第一关是1+1,第二关就是“跨专业考研”,就是“三不限考公”……
它在互联网上形成玩家效应,这最早能追溯到9月8日,当时有玩家发帖称“有任何一个人不玩羊了个羊我都会伤心的”,截至9月15日,微博“羊了个羊”话题有23亿次阅读,热度已蔓延到全网。
可还没火过三天,第一波玩家就分裂出两个阵营,一部分人还没过完瘾,有人说“这个游戏(羊了个羊)太烦了,又上瘾又好玩”,打了100把后,鹿河给开菠萝财经发来了这句话,据网友推测,玩100把要看2个半小时广告,另一部分人则火速退坑,他们称已被第二关“气疯”,还找到了更好玩的替代版游戏。
一款名不见经传的益智小游戏,竟然能在一夜之间就让人上瘾,而且不出三天又会“逼”人退坑,它是怎么做到的?
结合多位游戏行业从业者的观点来看,“羊了个羊”让人上瘾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其难度设计陡峭,另一方面是利用地域挑战和分享机制实现了病毒式扩散。但成也因这些,败也因这些,这也是一部分玩家“退坑”的缘由。
从业者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了一件事,“羊了个羊”火爆这件事的背后,存在着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冒险的故事 。
“第一关不可能输,第二关不可能赢”
“羊了个羊”开发者进行了最大胆的冒险,其冒险内容是难度设计,这种难度设计为第一关不可能输,第二关不可能赢。
为了便于解读这款游戏,我们先简要了解它的玩法。其规则十分简单,玩家要把界面内出现的物品,全都放置在下方卡槽中,并且以三个为一组的形式消除掉,如此便可通关。游戏里的道具能够提供复活机会。若想获取道具,要么观看广告,要么把小程序分享给好友。
就算通过关卡也别急着沾沾自喜,通关所获得的奖励仅仅是精神层面的,你要自行提高“单人排名”,此外还要为你所在省份的羊群增加一只羊,以此提升全国排名。玩家能够加入战队,为自己的家乡或者战队而战斗。
官方称,当前“羊了个羊”第二关通过率约为千分之一。几乎所有玩家都会在第二关受阻,即便用尽所有道具和复活机会,大概率也无法通关。据粗略估算,小耳玩第二关玩了60多遍,鹿河一口气打了100遍。
卡在第二关的鹿河
这明显与大家对于消除类游戏的认知相违背,人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蠢蠢欲动,人们在胜负欲的驱使下蠢蠢欲动,“一款消除类游戏能有多难?”
玩家小耳最初是以不信邪的心态开启游玩的。他表示消除类游戏玩法简易,易于上手,甚至有些“无脑”。他原本不相信一款消除游戏会有多难,然而结果却是第二关就无法通过 。
这实际上是游戏里一种常见的“套路”,它利用的是玩家的胜负心,更确切地讲是“赌徒心理”。游戏从业者告知开菠萝财经,游戏前面的关卡会给玩家造成一种“后面会一样简单”的“错觉”,然而玩家很快就会发觉,后面的关卡很难通关。当所有道具都已用尽,复活机会也不复存在,却总是秉持着“再试最后一局”的心态,结果玩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其实是一种为了获取爽感,最终却陷入局中的心理状态 。
头部游戏公司策划Joe补充道,这款游戏是随机生成关卡,没有固定解法,所以玩家重复玩的次数就会变多 。许多网友自称第二关闯了上千遍也没闯过。
但“羊了个羊”的难度设计很陡峭,它突然把第二关提升到极高难度,这给游戏带来了两种极端的结果。
休闲游戏从业者李临分析,通常情况下,游戏的第一关等同于教学关卡,而第二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关,然而“羊了个羊”没有给玩家留出反应的时间,第一关玩家可以闭眼轻松通过,到了第二关却将通关率设置为千分之一,这种情况对于不同态度的玩家所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第一种结果是,玩家还没喜欢上游戏,就无法通过第二关,由于没有正向反馈,可能直接弃游。第二种是,玩家的胜负心被激发,不但没有退缩,反而越挫越勇,还想方设法通关。
这种难度设计对设计者把控玩家心理的能力考验极大,原因在于风险颇高,且在游戏里极为少见。前社交&游戏公司豆小游CEO彭彬称,通常游戏设置关卡是由易至难,这是由于玩家需要一个获取学习体验的过程。
在李临看来,“羊了个羊”如今能够出圈,这证明设计者前期的冒险是成功的,然而后期要是把控不好,当玩家的挫败感达到顶点,大量玩家就难免会选择弃坑 。
这款游戏没火过三天,那些被第二关“气疯”的玩家,已开始找替代游戏。小耳前一天还痴迷于挑战“羊了个羊”第二关,后一天就完全没了热情,她表示“看到官方说通关率不到0.1%,希望太渺茫就放弃了”。一番研究推理后,她发现过关不靠技巧靠运气。
地域挑战、分享机制,是特点也是槽点
站在“羊了个羊”开发者的立场来看,这款游戏最为成功之处或许在于其社交属性 ,游戏的难度设定 ,地域挑战 ,还有看广告 ,分享链接来获取道具 ,这些都可以说是服务于社交属性的 。
简游科技是“羊了个羊”的母公司,其创始人是张佳旭,他对小犀财经称,“羊了个羊”不是一款简单的连连看游戏,它更重要的属性是社交,如果用户轻松通过第二关,那大概率不会和朋友分享。
只不过,效果会因不同的人而有所差异,地域挑战是这样,分享机制也是这样,如果过度放大“社交”玩法,那无疑是一种冒险。
小程序开屏界面
先看看地域挑战,打开“羊了个羊”小程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国省份的排名。
这是游戏里常见的“套路”之一,即通过地区排名让玩家背负“集体荣誉”。开菠萝财经了解到,该游戏会抓取用户IP地址,累计地区通关人数,显示省份排名。当个人看到所在地区的排名时,就会产生一种集体荣誉感。若所在省份排名靠前,玩家会产生欣慰、光荣、自豪的感情,反之则会感到不安、羞愧、自责。
不排除有一部分玩家,由于自己家乡排名靠后,从而努力通关,为荣耀而战。不过,一位游戏从业者有这样的经验,地域排名带来的“刺激”,有可能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年轻玩家或许会产生反感情绪。有玩家表示,“这份所谓的集体责任,本不该我承受,是游戏强行加给我的。”
再看分享机制,若想闯关,就得看广告或者分享链接。网友推算,要是按照正常情况,一局游戏使用移格子、洗牌、复活这三个道具,那么玩一局游戏就要看1分半钟广告。要是玩100局游戏,那就得看2个半小时广告。
使用道具多次后,会弹出分享文案。当日挑战多次后,同样会弹出分享文案。该分享文案为“是不是气的不行?分享给你的好友,让TA也快来体验一下”。此文案精准点到玩家痛点,给人一种心理暗示,即“我都通不了的关卡,你们能通过吗?”,进而形成一种病毒式扩散。
这些对于只想打发时间的玩家而言,或许没什么,然而小耳认为,这极易让认真玩游戏的玩家产生被欺骗之感。“我自己认真思索游戏解法,最终发觉这实际上是,借助死局、延长用户停留时间来赚取广告费的游戏,于是就不想再耗费时间了。”
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推测,李临认为,这会使游戏的受众被局限在消磨时间的玩家身上,比如一些学生群体,以及低线城市的玩家,进而无法留住更大圈层的人。
综上所述,“羊了个羊”不按常规方式出牌,它很容易陷入一种困境,其具有吸引眼球的“特点”,这能使它迅速在众多事物中脱颖而出,然而,这个“特点”很快又会变成一部分玩家放弃玩这款游戏的“槽点”。
还能火几天?
羊了个羊是一个营销案例,它既成功又可恨 。从相关感叹能够看出,羊了个羊取得了成功,只是这种成功或许十分短暂 。
一部分玩家已因“抄袭风波”不再玩“羊了个羊”。“羊了个羊”走红之时,被指“抄袭”另一款三消益智游戏《3》。小耳不再玩“羊了个羊”后,立刻为后者大力宣传,称“建议所有被‘羊了个羊’气到的人,来玩这款游戏,其画风可爱,关卡简单,还没有广告,我因‘羊了个羊’而受伤的心被治愈了。”
3 游戏界面
小耳供图
张佳旭向媒体回应,称多层连连看的游戏机制都很相似,羊了个羊不存在抄袭情况,不排除有其他游戏公司借此蹭热度的嫌疑 。
一般情况下,要是只是玩法相似,那不会构成版权侵权 ,要是不仅玩法相似,而且游戏缩略图、背景图等还构成实质相似,那就会涉嫌构成版权侵权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告知开菠萝财经 ,单从游戏的背景图方面来看 ,两款游戏并不相似 。
站在游戏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李临觉得,说“羊了个羊”抄袭是有些“冤枉”的,原因在于许多游戏都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不过火与不火遵循着二八定律 。
一句话总结,模仿容易,超越很难。
这类小游戏是轻资产,开发成本相对较低,所以“模仿容易”。彭彬告诉开菠萝财经,这类游戏有借鉴模型,制作速度快,一星期就能制作出一款微信小游戏。“羊了个羊”火爆之时,不少同类型游戏已加紧研发并上线,这种现象在游戏圈较为常见。
李临有这样的经验,和大型游戏相比,小游戏开发成本确实不高,大型游戏动辄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开发周期,而小游戏只需要一个基础的开发团队,这个团队要有客户端、服务器,还要有产品设计、美术等人员,当然,如果游戏火了,后期的更新打磨还需要继续投入人力物力。
从公开资料可知,人力成本的确不算高。北京简游科技有限公司是“羊了个羊”背后的公司,它是一家2021年初成立的新公司。天眼查其2021年年报中的社保信息显示,该公司参保人数为7人。具体到研发团队,张佳旭向媒体介绍,整个小游戏的研发团队仅有3人,总共开发了3个月,还进行了版本更迭。
图源 / 天眼查
这家公司幕后股东也备受瞩目。厦门雷霆网络是其第二大股东,它是厦门吉比特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百分百持股的子公司,火爆一时的“摩尔庄园”是由吉比特运营的游戏之一 。
一款游戏火了以后会冒出众多“模仿者”,李临表示,“超越很难”,但这些“模仿者”八成是平平无奇,另外两成才能把项目做精,靠独立的创新设计把游戏带火 。
在他看来,“羊了个羊”属于三消类游戏,开心消消乐、天天爱消除是同类型的游戏,“羊了个羊”带有创新设计,它在消除类游戏基础上,加入了“连连看”玩法,还增加了“层级遮挡”概念。“层级”能通俗理解成,天天爱消除是一层格子,羊了个羊是多层格子,上面的层会遮挡下面的层,用户玩的时候,只能看到上面一层,其难度很大 。
然而,在从业者看来,“羊了个羊”这种形式的创新,对于行业而言,借鉴价值或许并不高 。
Joe向开菠萝财经透露,游戏从业者圈子里对这款游戏的讨论较少,因为其玩法简单,容易让人感到疲累,且商业模式过于简单,除了制作三消休闲游戏的厂商外,对大部分游戏厂商而言,这款游戏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微信小程序里的休闲小游戏,无法避开微信的运营规则,其商业模式较为简单,通常先用低门槛吸引玩家入坑,接着通过各自的商业模式赚钱,这些商业模式包括广告、道具收费、数值收费或者外观收费,当然,主要是靠看广告赚钱,其他变现方式与手游玩家相比,付费率较低,Joe对“羊了个羊”的商业前景不看好。
在多位游戏行业从业者看来,“羊了个羊”的出圈是偶然事件,其火爆大概率是“昙花一现”。它成功路上存在“绊脚石”,关卡和社交魔咒可能带来反作用,微信小游戏本身也有难以打破的天花板 。
过去几年,小游戏出现过不少爆款,像跳一跳。不过其生命周期十分短暂。原因很简单,彭彬分析,小程序用过就退出,不像 APP 那样有承载能力,缺乏沉浸式体验,替代性很强。当然,如果市场反应良好,不排除团队会开发独立 APP,到时候玩法也需要丰富。
Joe分析,它后续要是能参照现在的消消乐游戏,设计出几百个关卡,并且降低难度,或许生命周期会更长一点 。可到那时,它的独特性不就完全消失了吗?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临为化名)
*题图来源于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