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的作者是郭丹纯、胡汀琅,名为表外表里,编辑是慕沐、付晓玲 。
在知乎“极速版真的能赚到钱吗”这个问题下,有一位网友情绪激动地表达,自己凭借邀请十六名好友,已然获得了一百三十元,并且预估总的收益甚至能够达到六百四十元 。
这种借助APP“赚钱”的手段,不是极速版短视频特有的。早在2016年,趣头条APP凭借“看资讯就能赚钱”的商业运营模式,打动了下沉市场用户,并且在两年后,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趣头条采用的是简单粗暴的砸钱获客方式,这种方式启发了不少互联网公司,其中包括短视频领域的两大巨头抖音和快手。
2019年8月,快手推出了面向下沉用户市场的“极速版”,紧接着抖音也推出了面向下沉用户市场的“极速版”,从这时起补贴烧钱大战就拉开了帷幕。
拉新补贴一直持续到如今,虽说效果比之前差了很多,然而抖音、快手却陷入一种怪圈,即砸钱没什么效果,可又不得不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呢?
本文会从用户方面,对短视频平台深陷“囚徒困境”的原因展开分析。本文还会从平台方面,对短视频平台深陷“囚徒困境”的原因展开分析。
“薅羊毛”VS“羊毛出在猪身上”
在“用户和平台,谁才是韭菜”这个问题方面,双方给出的答案惊人地相同,答案是:对方。
在用户眼中,极速版短视频 APP 就像是那种人傻钱多的形象,类似“地主家傻儿子” ,一旦进入其中,会感觉到处都是可以薅的羊毛 。
就拿抖音极速版来说:
首先是“邀请5位新朋友必得100元”,邀请第一位好友可得20元,邀请第二位好友可得15元,依此类推,只要累计邀请5位新朋友,就能轻松赚到100元,要是被邀请的好友持续使用抖音极速版,还能赚得更多 。
不仅如此,看视频还能赚取金币,在使用的前10天里,每天观看9分钟视频,就能获得价值2.5元人民币的金币,而且看得越多赚得越多。
除此之外,签到,看广告、直播、小说都可以赚金币。
事实上,结合我们对市面其他极速版App活动补贴规则的调研,视频平台极速版补贴力度显著高于其他平台,其拉新任务补贴力度最大,且提现方式较简单,对于空闲多、熟人多的下沉市场用户而言,赚个零花钱没什么难度。
而薅羊毛的不只用户,还有直接拿着“收割机”进场的黑产们:
职业薅羊毛的人出现了,他们购买了数十台二手手机,在手机上装上运行脚本,利用脚本可以自动刷极速版短视频,如此一来就能轻轻松松看视频获得金币 。
羊毛被薅得极其猖獗,致使平台推出防盗刷机制加以限制,在此之后,黑产又开始对“羊毛党”进行收割,手段包括骗人入局,售卖二手手机,售卖刷视频脚本等 。
甚至有人违法盗用他人身份信息,接着办理新手机号进行批量“拉新”以获取补贴。曾有媒体曝光过互联网黑产“拉新”5000人获得2万人民币收入的案例。
然而面对用户以及黑产的各种花式薅羊毛行为,平台难道真的甘愿做被割的“韭菜”吗 ?当然不是,平台所想的是如何做到“羊毛出在猪身上” 。
对于短视频平台来说,极速版是拉新增长“灵丹妙药”。
以快手为例,2019年8月快手极速版上线,它迅速成为快手产品DAU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与此同时,其用户使用时长表现出色,甚至超过了快手主站 。
极速版能成为拉新增长的推动力,其核心在于补贴,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给钱的模式,在游戏式收集金币玩法的刺激下,吸引了大量下沉市场用户,这些用户“有时间”且“贪便宜” 。
而花大价钱把用户拉进来,肯定不是为了给“羊毛党”做慈善。
从调研情况可知,平台的目标是借助补贴,寻觅到真正愿意“看视频赚金币”的用户,并将他们留存下来。随后,通过广告这种形式,对这些新增加的流量(其中也包含老用户)来进行变现。
任务型广告是极速版具有特色的广告类型,看完这种广告能够领取金币奖励 。
以爱奇艺极速版为例,有一次30秒广告的情况,存在一天看5次最多获得500金币的规则,按照1∶1的汇率,用户观看纯广告,要获得一元人民币的奖励,最少得看50分钟 。
备注:上为爱奇艺极速版,下为快手极速版
但极速版的目标用户时间价值不高,他们抱着“有便宜就占”的心态,所以很容易受到金币的诱导而去点击广告。
除了任务型广告外,还有信息流广告。
事实上,快手和抖音在用户观看单列视频时,会出现信息流广告,在极速版视频浏览奖励金币机制下,用户对广告的容忍度相对较高,这使得极速版信息流通常有着比较高的加载率 。
快手极速版大约每6个视频里,能够加载1个广告;与之相比,快手主站8至16个视频,才会加载1个广告。
这样一来,极速版短视频 APP 形成了变现闭环,先是通过补贴拉新,接着以补贴方式留下核心用户,最后借助补贴引导广告变现,并且信息流广告业务与主站相比,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切能够成立,始终存在一个前提,这个前提一直无法脱离“补贴”行为。
一方面,有不少纯“羊毛党”用户,他们拿了钱就走,不会产生任何价值;另一方面,用户是因为补贴而来的,也会因为补贴而离开,若想要留住客户,就得不断增加补贴 。
长此以往,“补贴”或将从引流“利器”变成平台的负担。
补贴错过“踩刹车”时机,平台陷入囚徒困境
从目前的业务表现看,这种补贴模式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划算”。
数据显示,快手极速版在2019年刚上线的时候,采用红包补贴的打法,在20天内迅速突破了千万日活;抖音采用类似打法跟进,在当年10月日活也达到了1300万。
但如今,互联网用户红利已达顶峰,花钱购买“流量”,其效果大幅降低 。
据了解,在2021年春晚独家红包合作里,抖音狂撒12亿红包,其主站以及极速版的日活,在春节期间没有大的改变,整体DAU依旧维持在6亿左右 。
持续进行红包“烧钱”举措,这对平台的业绩产生了影响。根据字节跳动内部资料,公司在2020年经营出现亏损,亏损金额达到147亿 。
同样的问题在快手身上也有体现,根据快手财报披露,销售费用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用于快手极速版的推广。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快手的业绩表现造成了不利影响,数据显示,快手的经营亏损扩大至72.92亿 。
那么,明明知道补贴对于吸引新用户已经像“鸡肋”一样,为什么抖音、快手还要增加费用支出,甚至不惜损害业绩呢?这需要从平台这个维度说起,也需要从用户这个维度说起。
从平台层面来说,致使当下这种局面出现,其起因存在不少管理层的“短视”行为 。
在互联网行业,用户基本盘常常是平台市场价值的锚定之处。例如,BOSS直聘有着5000万美金的投前估值,其是以每个DAU值1万美金的形式来确定的;今年年初,快手宣布全球月活突破十亿,此时股价随即上涨了7至8个点。
在这样的市场偏好导向情形下,用户基本面是否“好看”变成了短视频平台的业绩衡量指标。直接花钱拉新,毫无疑问是最省力的途径。直接花钱拉新,也是最快的捷径。
当时快手极速版上线,其目的之一是防御抖音旗下火山短视频对快手市场份额的侵蚀,同时还肩负着另一项任务,即向资本市场释放业务发展的利好信号,以此争取“好的上市估值” 。
但这种拉新方式,会受到发展形势变化的影响,也会受到竞争态势变化的影响,在惯性作用下容易失控,所以需要适时“踩刹车”。在正常发展阶段,平台都会有一些补贴拉新的策略。不过随着拉新边际效用降低甚至出现负值时,这种补贴拉新的策略是需要停掉的。
短视频平台现阶段呈现出这样的情况,在国内用户增长渐渐停滞的时候,它错过了踩刹车的时机。
目前,短视频领域形成了抖音、快手“双寡头”竞争格局。在博弈论里,存在模式相似、相互竞争的双寡头情况。当这种双寡头“合作”可能性不大时,就很容易陷入竞争上的“囚徒困境”。
这对标到红包补贴上理解,就是若一方停止补贴,其之前拉新的用户,就会被另一个仍在补贴的平台“收割” 。毕竟两家内容相近,有“利”可图的平台诱惑更大 。
基于此,为了避免用户被对方“收割”,双方都不敢轻易地停下。
当然,有人会提出疑问,两家目前的收益都遭受了大幅损失,已经得不到好处了,为什么不能达成共识,放弃补贴机制,从而结束“流血扩张”的局面呢?
答案是:垂涎这条捷径的不只快手、抖音两家。
腾讯微视在一旁对短视频领域心怀觊觎,尽管其用户规模还比较小,然而补贴的节奏并不差。要是快手、抖音不再投入资金,用户群体可能会转向微视 。
这不是毫无根据的推测,而是红包补贴所对应的用户群体的特征就是这样 。
请提供需要改写的句子内容,以便我按照要求进行改写。
此外,根据QM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抖音和快手都采取了红包攻势,然而,二者在同比增速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
探究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抖音发放红包比快手更为大方。如下方图片所示,快手每邀请一位好友,至少能赚取15元,而抖音邀请首位好友,必定能获得30元。
能够发现,极速版平台的核心用户群体,是被红包吸引过来的。在他们看来,平台的价值体现,并非内容,而是补贴。
这决定了绝大部分用户,确实会跟着补贴行动,而一旦平台停止补贴,就等同于把用户推向其他平台 。
综合来讲,短视频下沉领域存在竞争趋势,还有用户特性,这使得各平台的补贴大战陷入“两难”境地 。若想打破这种局面,最有效的办法是大家都停止补贴增长策略 。
但要达成这种行业性的共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平台有勇气迈出这第一步。
小结
早期,红包补贴是行业发掘出的快速拉新捷径,它采用“放血”让用户“薅羊毛”的方式,使得一大批极速版平台在短期内实现了用户规模的快速累积。
用户开心,平台也开心。
但如今,互联网流量红利已到上限,补贴拉新来吸引新用户已变得不划算,然而在囚徒困境这种竞争环境的逼迫下,平台依旧要勉强继续投入资金,即便痛苦也只能默默承受,有苦难言 。
因此,目前来看,依靠补贴来推动用户拉新,在短期内或许仍然会是主流,这种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短视频行业的“内卷” 。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