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案件背景和作案手法
医保卡是就医或在药店消费时用于身份确认以及医保个人账户支付的工具,却成了不法分子的目标。他们将目光对准老年人群体,先是用甜言蜜语和小利益引诱老人交出医保卡,接着就频繁利用这些卡片在医院和药店开药。近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披露了一起包含“收—贩—销”全链条的医保诈骗案件。被告人在该案中大量借用老年人医保卡,以低价购药后转卖从而获取利益,累计骗取的医保基金达到 106 万余元。此案件既暴露了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又让数十位无辜老人被卷入其中,使他们面临法律责任。在这类案件频繁发生的背景下,我们不禁要思考:出借医保卡的老人们在这类案件中究竟该如何对待自己?他们又该如何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牺牲品?
上海东华医院的监控录像表明,李某在药房窗口取药的行为较为频繁,且使用的是医保卡。其二,这张医保卡在极短时间内在多家不同医院开出了各类药品,这也引发了怀疑。
02案件调查和处理
【 案件调查细节 】
医保局发现医保系统显示部分账户存在活动异常情况。深入调查后得知,在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8 月期间,王某、李某等人以 200 元到 400 元不等的价格,经常向他人借用医保参保人的医保卡。他们冒用老年人的身份,通过虚构开具药品的方式以低价购买药品,然后将药品转卖以获取利益。
徐旸彪向记者透露,王某和李某等人收集到了数十张医保卡。他们涉嫌骗取医保基金,金额高达 106 万余元。同时,出借医保卡的医保参保人员徐某某等也存在骗取国家医保基金的行为,金额在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之间,且金额不等。
【 法律后果 】
徐旸彪解释说,医保卡报销需国家与持卡人共同支付。在该案件里,损失金额仅为国家支付的医保基金那部分。这表明,100 多万元的损失全部由国家来承担。并且,徐旸彪还透露,在案件调查期间发现,有 59 人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医保卡,其中有些人还把家人的医保卡也出借了。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张医保卡的盗刷金额是最高的。这张医保卡的消费竟然达到了二三十万元之多。
王某等人被扣押的药品。
医保诈骗案移送至检察机关之后,多位老年人辩解称“不知对方是卡药贩子”。对此,检察官展开调查,了解相关人员的相识过程等情况。通过调查,检察官认定借卡人员在主观上是明知自己参与的是骗取医保的犯罪行为的。
徐旸彪介绍,检方通过大数据分析得知,这些持卡人清楚地知道王某、李某借卡的目的是骗领医保,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提供医保卡,从而与主犯构成了共同犯罪。
部分持卡人以为只是把医保卡借给他人用,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也没预料到这些卡药贩子能配出这么多药品,然而实际上,这些金额是从他们的卡支出的,对医保基金造成了侵害。所以,这些持卡人得退赔损失,还会面临刑事处罚。
涉案人员大多为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主观恶性不大,参与程度较低,获利也较少。基于这些情况,检方依法将其认定为从犯,并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最终,全案 59 名涉案人员都自愿认罪认罚。王某和李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刑期从 12 年到 7 个月不等,并且还被处罚金。药品回收人以及医院工作人员等也被法院判处了相应的有期徒刑,刑期同样从 12 年到 7 个月不等,并且也被处罚金。同时,医保参保人员也被判刑并处罚金。
03专家建议和制度缺陷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