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7 日的焦点访谈讲述了“回流医保药洗白的全过程”。我相信有很多朋友都观看了这一内容。那些没有观看的朋友,让我来为你们回顾一下吧。
这起医保骗保案涉案金额达到 2 亿元,其背后存在着一个完整的犯罪链条。
所谓完整的链包含一级药贩、二级药贩、三级药贩以及终端销售。 一级药贩是完整链的一部分。 二级药贩属于完整链的组成部分。 三级药贩也是完整链的构成要素。 终端销售同样是完整链的组成部分。
一级药贩。
普洱。
一级药贩大多持有尿毒症的医保卡,也有持有其他种类特殊病或慢性病的医保卡。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分别在多地以及多个医院,开具治疗肾病的药品。
特慢病医保卡的报销比例很高,最高能达到 90%。如果以市场价 100 元的药品为例,那么持有医保卡只需支付 10 元,就可以从医院买到该药品。
一级药贩都是些什么人呢?
很遗憾,他们当中多是持有慢性病医保卡的患者,也有一部分是持有特殊病医保卡的患者。还有一部分是拿着这些病人的医保卡,在多地开药的“专业人士”。
二级药贩。
普洱、西双版纳。
之后,二级药贩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回购这些药品。
以市场价为 100 元的药品作为例子,一级药贩凭借卡以 10 元的价格从医院购药,二级药贩则以 40 至 50 元的价格收购这些药品。
三级药贩。
昆明。
三级药贩接收并囤积二级药贩寄来的药物。
三级药贩没有销售药品的资质。他不但非法收购云南省内各州县的医保药,还收购邻近省份的医保药。
他要求各地的药贩通过快递将药品寄给他。寄件时,物品上写的是茶叶和衣物,收货地址为快递站。
他前往快递站去取货。接着,他将药品进行集中。如此一来,他便成为了整个药品非法流通的临时中转站。
终端销售。
深圳。
三级药贩以茶叶和衣物的名义进行大量倒卖医保药的行为,这些医保药被倒卖至全国二十多个省,最后通过各省的终端销售到了市场。
其中一个终端在深圳。
三级药贩与深圳终端之间的资金往来额度很大。在短短 3 个月的时间里,资金往来接近 700 多万元。
深圳终端具有多种资质和运营范围。其中有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还有健康医药公司。同时,这里有大量的药店,涵盖了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药品正是通过这个终端被销售到了市场。
在这起案件里,警方查获了大量非法倒卖的药品,数量高达 9 吨,品种有 3000 多个。经统计得知,全案的涉案价值达到了 2 亿元。
这些药品脱离了药品储存必要的温度、湿度控制监管,所以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在回收再销售过程中,还可能被不法分子掺杂假药。这给百姓用药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关部门依法对其予以销毁。
是不是触目惊心?
医保资金被套取,医保药品被倒卖。这导致药品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极为严重。坑害的不只是广大老百姓的利益,还极有可能给老百姓带来健康风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滋生黑暗。
这起骗保案的发生,再一次证明了这条铁律。
我们都不想看到类似案件再次出现,寻求杜绝的方法刻不容缓。
我认为需要持续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完善,需要进一步把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加强起来。
有人说医生就不能给病人重复开药。
问题是首先要让医生知晓病人在何时开过相同或同类的药。如果病人真的想要多开药,他会向医生如实讲述吗?
现在医生对慢性药的种类控制得很严格,对慢性药的时限也控制得很严格。并且这种严格常常是建立在病人不理解的基础上,还常常是建立在病人动不动就投诉、举报的基础上。
不管怎么说,医生顶着压力、顶着骂名也责无旁贷。
重要的是在医生开药时,对于同样或同类的药品能够设置弹窗提醒。医生要清楚什么时候开过该药品,原则上不能开的就不能开。
至于特殊情况的通融,能不能通融,解释权在医保。
对骗开药物的处理也必须从严。
一旦发现有患者利用信息系统的漏洞来倒卖药品以获取利益,那么该患者就会被终身禁止使用医保卡。
对于那些非法药贩就不用说了,法律会给出公正的判决。
END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