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客户如同上帝,然而在银行的情形却完全相反……有重症病人急需动用医保卡里的钱,却忘记了密码,银行要求持卡人必须亲自前往银行办理相关手续,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病人家属只得请 120 救护车把病人送到银行去办理手续。
连日来,武汉市发生的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银行刚性制度的讨论和怀疑。
这名重症病人叫刘福娥,今年 64 岁,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11 月底,她的家人往返于银行和公证处。之后她转至协和医院内科住院。
刘的大儿媳彭娟称,刘在住院期间一直处于重症监护室状态。治疗花费了许多钱财,家人便打算动用医保卡上的钱。然而,刘福娥却记不起密码了。
12 月 6 日,彭娟的爱人杨涛前往母亲医保卡储蓄单位汉口银行西北湖一营业网点。他要求先挂失,之后再解除挂失,目的是能够取出卡上的钱。银行告知他需要到总行营业部办理此项业务。于是,杨涛又赶到总行。总行的工作人员称,必须由持卡人本人到现场。并且当天是周末急用钱医保怎么搞出钱来「加微eai618」 北京医保取现,医保卡怎样提现金,让他周一再去办理。
彭娟介绍,8 日上午她前往营业部找相关负责人。一位身着银行工作服的年轻女子接待了她,此女子姓李。该女子答复,若要代办就必须出具书面委托,并且需经公证处公证。彭娟随后询问公证处,得知公证需要交纳几百元费用,同时也得刘福娥本人出面。
此后,彭娟频繁拨打该银行的客服电话,她期望银行能够针对特殊情况特殊办理,派遣工作人员前往医院进行调查和核实之后再办理相关业务。然而,对方给予的答复是:“经过请示,按照规定是不行的。”因为急于取钱救人,病人乘坐救护车来到银行,所以他们只好花费 150 元请救护车将人送到银行。彭娟介绍,12 月 8 日下午,120 救护车把病人送到了银行。工作人员坚持要把病人抬进营业部办理业务。经过多次交涉后,工作人员才进入救护车内办理。当时婆婆还在吸氧,并且营业部前有几级台阶,再加上室外风大,陪护医生担心会出意外,所以建议不要动病人。她不明白银行为什么这么死板。彭娟表示,医院曾 4 次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在此之前,她提出请工作人员前往医院,并且相关费用由她来支付。然而,银行称按照规定,没有这种服务。
彭娟介绍,婆婆做的唯一的事实际上是丈夫握着她的手,帮她在四张纸上摁下手印。“难道这件事真的不能在医院完成吗?”在电话中,彭娟依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懑。
12 月 8 日晚,该银行将相关手续办理完毕,替刘福娥取出了 9000 多元钱。取救命钱却屡屡陷入怪圈,坚持要本人到场或是委托公证,这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资金安全。
12 月 9 日,该银行的副总经理迟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工作人员整个操作过程是正确的,他们是按照制度来办事的。并且按照规定,在挂失 5 天后才可以解挂,然而银行此次特事特办,在挂失当天就进行了解挂。不过,让救护车送重症病人到银行来办理解挂手续,确实给人一种不太人性化的感觉。迟女士表示,银行的高层正在进行研究。他们要在不违反金融政策且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思考特殊情况该如何进行特殊处理。
事实上,有类似刘福娥经历的人数量不少。今年 7 月,在辽宁省鞍山市,有一位 76 岁的老人王素贞,她患有脑出血后遗症且瘫痪在床,其工资卡消磁了。银行给出的答复是,换银行卡必须本人亲自到银行办理。无奈之下,她的儿子只好借来朋友的面包车,接着用担架将母亲抬到了银行。
本月初,北京市有一位 65 岁的杨老爷子突发脑溢血。经过抢救,他的生命虽然保住了,但是因为溢血压迫神经,在 1 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仅有几次神志稍微有所恢复。他的家人着急用钱,拿着老杨 10 多万元的存折,却无法取出钱来,挡住他们的是存折密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