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时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在医保领域的便民服务部署,我省进行了创新。我省打造了全省统一的“医保服务热线”,并且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医保服务 5G 视频办,这些举措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热线将医保服务进行了升级,从单纯的话务热线转变为群众能够轻易触及的“答、办、查”综合服务平台。此平台实现了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跨越。它被国家医保局纳入全国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典型案例之中,并且还被写入了国家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百姓拨打某热线,既能咨询医保政策,又能进行“面对面”的医保业务办理。尤其能够通过 5G 视频办功能模块,直接与国家公安库相连接,从而实现 10 项医保业务的线上办理。目前,“”医保服务热线已接听群众来电累计达 129.1 万余通。服务评价的满意度达到了 99.7%。视频办事项从原先每个月的 300 多人次提升到了每个月 1900 多人次。其中,高频服务事项异地就医备案的办理次数超过了 50%。“面对面”的服务形式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近年来,医保出台了许多新政策,这些政策内容具体且专业性强,群众难以掌握。一些边远地区的服务力量比较薄弱,原本就有很多咨询服务电话,但这些电话只能咨询而不能办事,百姓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许多业务必须要面对面办理,这给在异地工作和生活的群众带来了不便。针对上述影响群众对医保服务满意度和获得感的这些痛点难点,我省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进行了深入应用,将热线号码进行了整合,还赋予了它新的功能,并且积极地打造了 5G 视频办热线平台。
一是实行一码一号的方式,这样能让热线随时可以被找到。把全省各地的 400 多个医保热线整合成为一个便于记忆的短号码,这个短号码是“”,并且它与“”政务服务热线以及“龙江医保”微信公众号相互连接且并行运行。
一是扩容升级,实现问办查事事通。以建立视频身份认证机制为基础,全面提供各项医保权益的查询服务,同时将异地就医备案、基本信息变更等 10 项个人业务办理纳入服务范畴,完成了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的转变。
一是实现面对面交流,从而让远程办事变得更简单。二是破解那些因繁冗按键选择、自行理解判断人机交互界面而带来的不方便、不易用的难题。三是借助在线视频交流,让参保人,尤其是老年人,在远程办事时能像在现场办事一样温馨便捷。
三是智能应答,使医保服务永不间断。定期更新和优化政策问答的知识库,利用智能化应答引擎,在非办公的时间提供人工智能服务,达成 7 与 24 小时相结合的不打烊服务。
为确保服务质量,我省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其一,规范流程。从接听开始,依据咨询、查询、办事等不同分支,对每个步骤的操作和交流内容进行统一,并且将其拓展到无法即时办结而转派工单的办理与回复。其二,统一标准。统一全省各话务现场的场景设置,以及话务人员在业务语言、服装仪表、话务指标等方面的标准,以实现话务、业务和服务的“三合一”。三是注重培训方面。自 2022 年起,开展了十多次针对全体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包含话务规范、岗位技能、心理疏导以及医保政策等。并且定期举行“比武练兵”活动,以此激发话务人员提升自身本领的积极性。还建立了经办人员全员进行轮岗接听热线的机制,从而引领话务人员主动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
近年来,全省医疗保障系统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是否满意为衡量标准。全力把“”服务热线打造成龙江医保精品服务品牌。其一,开展调查研究,向民众询问需求。通过“万人网上大调查”、领导干部“走流程”、蹲点调研、窗口随访等方式,全面了解群众诉求,并且及时对服务进行升级完善。一是利用“医保服务热线智能外呼功能”,对来电群众展开满意度调查,从而构建起完备的“不见面”服务体系。二是采取多种举措来强化监管,搭建起覆盖全省 16 个话务现场的监管平台以及“好差评”和投诉举报平台,对热线服务岗位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全天候监测,并且依据相关服务指标,安排专人对话务现场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管。截至目前,热线已运行超过8个月,服务质效稳步提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