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刷短视频时是否经常看到“零门槛月入过万”的广告呢?朋友圈里是不是总有一些人在晒旅游照片并配文“副业收入超过主业”?在这些让人内心为之触动的宣传背后,始终有一个神秘的角色在活跃着,那就是平台代理。今天我们就把这个职业详细地、透彻地聊一聊,来看看这个听起来很高级的职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明确最直接的理解,平台代理就如同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红娘”。举一个很贴近生活的例子,你经常去的那家奶茶店打算开展外卖业务,然而老板自身不会操作美团后台,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中间人为其打理店铺装修、活动策划以及订单处理等事宜,而这个中间人的身份就是平台代理。现在这个行当已经从实体店拓展到了各种互联网平台。其中包括你所知道的抖音团购、淘宝客以及知识付费平台等。
平台代理的日常在忙啥?1. 帮品牌搞线上阵地
:就像给不会打扮的姑娘做造型师,从店铺装修到商品上架全包办
2. 玩转平台规则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一套玩法,代理得比亲妈还了解这些规则
3. 搞流量做转化
今天要策划一个满减活动,明天则准备搞一场直播带货,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将路过的路人转变为我们的顾客。
当 24 小时客服时,需要处理投诉,要调解纠纷,有时还得充当消费者的情绪垃圾桶。
这行当到底怎么赚钱?
这里需要把一个误区说清楚,那就是代理并非仅仅拿固定工资。常见的赚钱方式有以下这些:
– 服务费(帮品牌打理店铺收的基础费用)
– 销售提成(每成交一单抽几个点)
– 业绩奖金(做到某个营业额目标额外奖励)
– 培训分成(带新人入行能拿分成)
最近冒出了一个新的玩法。有些代理会自行孵化网红账号。当粉丝量逐渐增多后,他们就会将这些账号转手卖给品牌方。这一系列的操作就如同炒房一样。不过,其中的水比较深,我们后面再进行讨论。
什么人适合干这行?
不是说只要会玩手机就能够成为代理。我经过观察发现,做得好的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 比狗仔队还能挖信息(随时掌握平台规则变化)
2. 数学不能太差(得会算各种优惠叠加)
3. 脸皮要厚(被客户骂了还能笑着解决问题)
4. 身体够抗造(618双十谬论点通宵是常态)
有个做本地生活服务的代理向我倾诉。去年春节,他为餐饮店做年夜饭套餐。大年三十晚上,他仍在忙着处理客户投诉。原因是有位顾客称佛跳墙里的海参少了两块。这听起来让人觉得心酸。然而,就在那个月,他仅提成就拿到了五万多。
新手最常踩的坑
这里得给想入行的朋友提个醒,这行看着门槛低,其实暗礁不少:
× 迷信”躺赚”宣传(那些说交钱就能自动收钱的都是骗子)
有些品牌会在合同里设置一些陷阱,比如将退货也算作你的责任,所以不要只看合同的大致内容而不关注细节。
× 盲目追求高佣金(有些品类佣金高但售后麻烦,比如生鲜类)
× 忽视数据安全(曾经有代理的账号被盗,三个月白干)
有个例子很血腥。我认识一位姑娘,她做社交电商代理。她被上家给忽悠了,囤了价值十万块的货。结果,平台突然更改规则,不让这些货卖了。现在,她家里还堆放着三箱过期的面膜。
现在回答最关键的问题:普通人能做平台代理吗?
我的建议如下:可以进行尝试,不过要带着脑子去尝试。首先以副业的心态来开展,不要着急着辞职。在选择平台的时候,要记住以下三点:
1. 看平台资历(刚成立三个月的那种别碰)
2. 查分成机制(钱怎么分、什么时候到账)
3. 试操作流程(自己先当消费者体验下)
有一个取巧的办法,那就是先去做二级代理。这样做的话,虽然分到的钱会少一些,但是能够先去摸清其中的门道。这就如同在打游戏的时候开小号来练习手速,等到摸清楚了 BOSS 的套路之后,再使用大号去进行战斗。
小编认为这一行当犹如一座围城。外面的人看到的是光鲜的一面,而里面的人则能深切体会到其中的冷暖。能够吃苦且头脑灵活的人确实能够赚到钱,然而那些想着躺赚的人还是趁早放弃吧。最近留意到一个新的趋势,许多传统企业开始向线上转型,代理服务也开始细分出代运营、代直播、代培训等新的岗位,这给那些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朋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记住,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下馅饼,地上到处都可能有陷阱。如果真的打算入行,先拿一点小钱试试水,这样做总是没有错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