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播报
编辑
1908年,德国友人顾蒙恩女士创办的长沙瞽女院。
1916年,盲人刘先骥先生创办的长沙市导盲学校。
1952年10月,院校合并,成立“长沙市盲聋哑学校”。
2008 年 10 月,在迎来百年华诞的时候,学校把名字改成了“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
1999年2月,加挂“长沙市自立中等职业中专学校”牌子。
2015 年 11 月,挂上了“长沙市特殊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的牌子。
办学条件播报
编辑
硬件设施
学校内设中层行政机构,有团委。学校的建筑面积约为一定数量。学校配备了多感官综合康复室等多种现代化的专业康复教育功能室和资源。学校是湖南省长沙市两级师资培训的基地,是艺体教育的基地,是校园安全教育基地。学校是全国首批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示范基地,是湖南省特殊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
办学规模
学校招收适合在校学习的学龄前、义务教育阶段和中等职业技术学习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青年入学,这些儿童、少年、青年来自长沙市教育局指定的地区。招生规模以长沙市教育局核定的班级和人数为准。其中,视力残疾学生一个班为 8 至 14 人,听力残疾学生一个班为 8 至 14 人,智力残疾学生一个班为 8 至 12 人。
现本部校区在校学生有 625 人,其中包含送教上门学生 40 人;望城校区在校学生有 97 人。两校区在校学生总计 722 人。
师资力量
两校区在职在编教职工有 222 人,本部校区 178 人,望城校区 44 人;编外教职工 40 人,本部校区 35 人,望城校区 5 人;退休教职工 59 人。其中,有 1 名正高级教师,23 名高级教师,2 名湖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1 名湖南省未来教育家培养人选,24 名国家和省市级卓越、骨干、名优教师。
办学理念
学校致力于为残障孩子的幸福明天奠基。学校构建了“生命多彩课程”体系,形成了以下特色群:基于课程统领的艺体教育特色群;基于课程统领的职业教育特色群;基于课程统领的安全教育特色群;基于课程统领的融合教育特色群;基于课程统领的医教结合特色群;基于课程统领的校本研修特色群。
学校荣誉播报
编辑
学校获评过“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1]
校徽
知名校友播报
编辑
学校培养了著名二胡演奏家唐镜前,他被誉为“活着的瞎子阿丙”;培养了原中国残联副主席、盲协主席、著名盲人音乐家、亚洲高等特殊教育开创者、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创始人和首任院长甘柏林教授;培养了被誉为“东方不屈旗帜”的国家级运动员周学元;培养了在残奥会上屡次夺金的世界游泳冠军董启明;培养了代表我国随残疾人艺术团出访欧洲的国标舞冠军林莉;培养了著名医师、企业家、湖南省盲协主席祝刚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2]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