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6 日下午,国家领导人在参与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着重指出,要将党的教育方针全面予以贯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决秉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用心构建起优质且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把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这样就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为了国家法律规范。
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一个通知,这个通知是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通知就做好党的教育方针的学习宣传以及贯彻落实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通知》表明,党的教育方针是党的理论以及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呈现。此方针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有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和作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国家领导人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极为重视,作出了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的决定,并且提出了“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国家领导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也发表重要讲话。他多次前往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考察调研,还多次致信回信。并且作出了重要指示批示,对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明确要求。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进行了审议。该法第五条被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就将党的教育方针转化为了国家法律规范。
《通知》强调,党中央对党的教育方针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这样使得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方向更加鲜明了,其内容也更加完善了,要求也更加明确了。这充分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标志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要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对标党的教育方针。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把党的教育方针有效融入教育行政管理、办学治校以及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牢政治方向,清理制度规范,校正误区偏差,让各级各类教育更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高质量地贯彻执行,以提升“四为”服务能力。需立足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服务。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机制。不断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类型结构进行优化。强化科技创新,提高其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起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扎实地推进技能型社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通知》要求,各地需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当作重要政治任务。要把它与学习贯彻国家领导人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相贯通,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相衔接,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与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相统一。并且要针对党政机关、学校、社会各界等不同的特点,分门别类地就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作出专门的部署。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需切实增强组织领导能力。要积极探索并丰富监测评价的方式方法。需加大对工作的督促指导力度。务必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以此来确保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党中央的教育决策部署能够完全、准确地贯彻落实。
关于国家领导人对教育的重要论述,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教育对于国家和党来说都极为重要。需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整体高度出发,坚定地为党培养人才、为国家培育英才。要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贯穿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之内,体现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以及管理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培育根基、铸就灵魂,开启智慧、滋润心灵。
2021 年 3 月 6 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之际进行了讲话。
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教育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我们进行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另一方面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同时还要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出既有历史感和责任感,又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以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0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古人有言:“敬重教育、勉励求学,乃是建国的根本;兴起贤才、培育人才,是为政的首要事务。”教育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充当着重要的基石角色,它是在当代有功劳、于千秋有利的德政工程,对于提升人民的综合素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2019 年 3 月 18 日,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且在此次座谈会上发表了讲话。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建设教育强国是基础工程,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将教育事业置于优先地位,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把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7 年 10 月 18 日,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教育兴盛则国家兴盛,教育强大则国家强大。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潜力的重要标识。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将办好大学、培育人才当作实现国家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行动。我国属于人口大国,要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达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
2016 年 12 月 7 日,进行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里提出新的观点,构建新的理论。要努力去构建具备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构建具备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体系,构建具备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2021年3月6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将立德树人当作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要发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需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加强并改进学校的体育美育工作,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2020 年 9 月 22 日,召开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且在这个座谈会上进行了讲话。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它并非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办好思政课,要让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加强制度宣传教育,讲好中国制度故事
要进行制度的宣传教育,尤其要注重对青少年开展制度教育。要把中国制度的故事讲好,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已经踏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之路。只要我们持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行,就必定能够达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019 年 9 月 24 日,于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讲话。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校的重要职责是立德树人。中华民族有着爱国主义的民族心和民族魂。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高校党组织应当将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夫。
——2019年1月17日,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教育引导学生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方面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教育并引导学生去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下听党话、跟党走的志向,树立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志向。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
国势的强盛依赖于人,人才的造就源自于学习。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所共同肩负的使命。大学在青年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只有紧紧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关键,才能够办好,才能够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需与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以及未来方向紧密相连。它要为人民提供服务,要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服务,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还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作为牵引,依次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办学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以及保障机制改革。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高质量发展且具备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的各类人才。对于群众反映极为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那些打着教育旗号去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牢牢盯住,坚决将其改到位并且改彻底。
——2021年3月6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着力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以及协同性。需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工作,同时也要确保其落实落地,进而构建起符合中国实际且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
——2020年9月22日,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
我们需抓住机遇并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以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及建设教育强国进行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当作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持续让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让教育与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让教育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热点问题
要研究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需深化办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包括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招生及就业制度等;也要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涵盖人事薪酬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还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涉及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这样能让各级各类教育更契合教育规律,更符合人才成长规律。
——2016年9月9日,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
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要深化教育方面的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这一工作,不断创新教育的各种方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积极努力地去形成那种对创新人才成长有利的育人环境。
2013 年 9 月 30 日,在进行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讲话。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处于中坚地位。只有拥有高质量的教师,才能够有高质量的教育。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就必须执着于教书育人这件事,要有热爱教育的坚定决心以及淡泊名利的坚守精神。同时,还需要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到政治方面要强,情怀方面要深厚,思维方面要新颖,视野方面要广阔,自律方面要严格,人格方面要端正。
——2021年3月6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
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
将师德师风建设放置在首要的位置上,引领广大教师把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传承并发扬下去,凭借着赤诚的心态、奉献的心态以及仁爱的心志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
——2021年3月6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
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经师比较容易求得,人师却难得。教师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责任,同时也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应当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并且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发展教育事业,广大教师肩负着重大责任且使命光荣。希望你们铭记使命,不忘记最初的心意。要扎根于西部,为学生提供服务。努力成为教育改革的积极进取者,教育扶贫的先锋引领者,学生成长的正确引导者。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的下一代能够健康成长,持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015 年 9 月 9 日,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的参训教师写了回信。
要有道德情操
做好老师,需具备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以及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关键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产生影响,一方面离不开老师的学识与能力,另一方面更离不开老师在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等方面所持的价值观。
——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