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从事采销工作,也不会涉及物流和配送领域。因为阿里在这些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出色了,那你又为何还要去做呢。这句话是拼多多创始人及 CEO 黄峥所说,细细品味,意味深长。
黄峥此前曾表明:正在对“新物流”技术平台进行开发,会运用轻资产且开放的模式,把精力集中在借助技术为商家以及用户提供解决办法上。
拼多多发展得很顺利,然而黄峥一直都很谨慎。尽管之前有不同的说法,但在行动上他却展现出了真实的态度。
一、为物流食言
黄峥为何违背承诺呢?他一方面说“不碰物流”,而另一方面却在积极地进行“新物流”的开发。答案其实就在他原本所说的话当中,那是因为阿里已经在物流领域做得非常出色了。
阿里做得越好,黄峥越睡不着觉。
拼多多历经 5 年多的时光,在由巨头掌控的电商领域中,顽强地开拓出了一条生存之路。其拥有巨量且迅速增长的用户,这些用户带来了极为强大的购买力。在各项综合性举措的促进作用下,当下拼多多每天的包裹数量超过 7000 万,占据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国际知名投行高盛研判认为,预计到 2021 年时这个数字会达到 33%。这意味着全国将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快递(电商包裹)是来自拼多多的。
这是一个让对手有压力的数据,同时也是一个让拼多多自身感到不安的数据。
这份“不安”就是订单背后的物流。
拼多多经过 5 年多的发展成长为国内电商的第三极,其用户规模以及包裹量都仅在阿里系平台之后,这绝对是电商史上的一个奇迹。然而,在这奇迹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隐忧。
拼多多上市之前,都没有一个专职来统筹快递配送的物流总监。拼多多在上市前,压根就没有一个专职负责统筹快递配送的物流总监。拼多多上市前,连一个专门用于统筹快递配送的物流总监都不存在。
拼多多成长速度极快,快到其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也根本来不及去构建和协调下游的物流与快递。然而,这种看似“散养”且全面开放的物流理念,恰好与通达系快递的业务模式和操作特性相契合。
快递公司获取了增量,拼多多赢得了时间和规模。
有老铁肯定会提出疑问:拼多多成立之时,阿里已经开始组建菜鸟并且对快递资源进行整合,为何会对这样一个潜在的对手不加约束,任其肆意生长呢?
笔者看来,主要原因有三:
拼多多成立前几年,在物流方面处于一种完全“放任不管”的状态。当时与快递公司对接所用的电子运单,采用的是菜鸟系统。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菜鸟的顾虑,甚至对菜鸟起到了麻痹作用。
一是前些年,菜鸟最大的“假想敌”为京东物流,无论是在进攻端,还是在防御端,都将目标对准京东进行作战。二是后来因智能快件箱而与顺丰产生冲突,但攻击的方向并未对准拼多多。
三是拼多多的成长速度极快,快到当对手有所警觉之时,已经无法通过强攻和硬夺的方式来应对了。
拥有百亿级的订单,日单量超过 7000 万。倘若这些订单都得在由别人主导并掌控的运单系统里经历一番洗礼,你认为拼多多能够一直忍耐下去吗?
接下来会有拼多多在快递江湖搅局的中场战事。大概率上,一系列暗战从此开始。
二、搅局快递江湖
拼多多认为,最大的对手已经有所警觉,所以肯定不能直接进行激烈对抗,而只能逐步地去进行试探。
2019 年 2 月底,拼多多正式推出了属于自身的电子面单系统。从理论层面来看,它能够不再借助菜鸟。
一个月之后,拼多多传出消息,要求商家和快递物流站点接入其自家的平台系统。不久,又接连爆出一些相关消息,比如“为了推广电子面单而鼓励商家刷单”以及“通过 ISV(软件开发商)拦截订单,从而阻止调用其他电子面单发货”。
对于类似强迫商家和快递“二选一”的这种传言,拼多多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辟谣。拼多多表示,公司既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样的动机去对“商家发送快递”实施“二选一”。不过,公司具备打破行业垄断的勇气,能够给天下所有的商家提供自由选择权。
这个辟谣很奇特。事情的重点并非“二选一”。拼多多已经开始自建电子运单系统,这是既定的事实,也是既成的事实。
没有这个,一切都是空谈;
有了这个,咱什么都可以谈。
你可见,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呀,拼多多所上线的电子面单系统已然成长为全球位居第二的电子面单系统。
此外,拼多多和极兔的关系很密切。这种关系无需多做解释。目前双方在资本方面还没有合作,但拼多多是最先与极兔对接的电商平台,并且拼多多的大量业务也来自极兔。
从任何角度来看,拼多多战略投资或收购一家快递公司是合情合理的,拼多多收购几家快递公司也是合情合理的,这对拼多多而言都不为过。
拼多多战略副总裁九鼎也旗帜鲜明地表态:
我们不会投资建设大型仓储建筑,也不会组建配送团队。我们会对行业内部可用的资源进行综合处理,加以利用,以此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降低每单位成本,这是我们在农业业务方面正在推行的做法。
在笔者看来,拼多多短期内不会“走重”。原因在于它太烧钱,并且对手也很强,无论是战略投资、收购还是自建物流,基本上都难以行得通。在这种情况下,拼多多的“破局”之法,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策略:
1、化零为整
拼多多电子运单系统上线了,这体现了“化零为整”的理念,这是非常基础的。拥有属于自己的电子面单,就意味着能拥有可控可管理的以及源源不断的数据资源。
这个拼多多已经在做,而且效果明显。
2、化整为零
有了这个专用电子运单,“农货之王”拼多多能够直接与广大农村快递网点进行数据对接,从而在前端实现可控。同时,它也可以以此为依托,顺着这个线索去持续对接物流链条上的运输、仓储等环节,以打通壁垒。
现在有能够渗透到农村和乡镇的快递,除了“国家队”之外,就只有通达百世以及顺丰了。拼多多利用农产品上行的专用电子运单去拉拢通达系在农村地点所设立的网点,并且束缚住对手在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方面的行动。
对于快递网点而言,“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是“最前一公里”。拼多多这种运营方式的本质,其实就是它最为擅长的“农村包围城市”。拼多多在“五环外”电商下沉市场持续深耕,极兔将目标对准快递下沉市场,二者相互契合,达成了一致。
当然,对手并非没有实力。菜鸟在与通达百世进行深度协同之后,其在农村和乡镇地区的整合工作正在大力推进。
拼多多进行“搅局”之举,阿里在“做局”谋划,腾讯在“谋局”布局,美团则在“破局”前行……快递江湖的这场暗战,早就超出了快递的范畴。
或许,这才是“新物流”应有的题中之义。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