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办法出台后,陆续有 7 家上市公司宣布退出 p2p 业务。曾经对 p2p 这个热门关键词趋之若鹜,如今却避之不及。与此同时,还有 6 家公司正在布局 P2P。文章从三个角度简略分析了上市公司跨行进入 P2P 网贷的原因。
浅析一:板块分析——中小板上市公司偏好p2p行业
不完全统计显示多赚的情况,到目前为止,有 98 家上市系 P2P 平台,143 家上市公司与之相关,其中 118 家是 A 股上市公司,20 家是 H 股上市公司,5 家是美股上市公司。和去年同期相比,A 股上市公司的人数有提升。在涉及 P2P 网贷概念的 A 股上市公司里,44%属于深圳中小板块,38%属于主板,18%属于创业板。由此可见,中小板上市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
浅析二:投资方式——以参股为主
上市公司进入 p2p 平台有以下四种方式:一是参股,即上市公司对 p2p 平台进行投资并占有少量股份;二是控股,意味着上市公司掌控着 p2p 平台的决策权;三是设立子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的方式进入 p2p 平台;四是间接关联,即上市公司与 P2P 网贷平台不存在直接股权关系,主要以同属一家集团或未明确具体内容的战略合作等方式形成关联关系。目前,上市公司投资 p2p 的方式主要是以参股的形式。同时,有 10 余家 P2P 成为了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在发展 P2P 网贷业务方面,其专注度极高,决心也极强。
浅析三:行业分析——房地产和制造业公司最爱跨行布局
大部分公司是跨行进入 p2p 领域的,而真正从事金融业的上市公司数量不足十家。有 100 多家上市公司分别涉及制造业、传媒业、农业、房地产、金属冶炼、通讯、建材、计算机、电工电网、服装、互联网、医药、环保、商业服务以及金融等 15 个大类行业。在这些上市公司中,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和制造业的上市公司表现最为积极。仅房地产行业就有50多家企业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
上市公司跨行P2P网贷的原因剖析
其一,为了炒作和市值。
互联网金融的风在一夜之间吹遍了大江南北。有一些个别公司期望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进行炒作,以达到拉升股价的目的。比如投资某 p2p 平台,通过利用大量的羊毛推手来营造平台的繁荣景象,从而吸引股票投资者对该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这种做法的弊端之一在于,难以实现长远的发展。
其二,从公司业务的角度出发。
上市公司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其上下游存在许多优质的中小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有着强烈的资金需求,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们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这种情形下,为了满足业务需求,上市公司很有可能开展 p2p 业务,以帮助供应商解决融资问题。对上市公司来说,这样既能推动业务扩张,又能增加收入,是双向的利好。
其三,战略转型。
部分公司希望布局互联网领域,并且看好互联网金融的前景,期望能在行业发展中分得一杯羹。例如卓尔集团与嘉石榴,它们是为了组建金融集团,以达成提供金融服务以及实现以互联网为导向的战略转型的目的。
总结:
上市公司实力强大,能带来强大的信用背书。然而,在当前行业鱼龙混杂的形势下,投资者挑选上市系平台时,需注意其业务模式、上市公司参股方式以及平台运作是否规范等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应选择真正做实业的上市公司旗下的 P2P 平台。
联网金融理财社区
所有有理财想法的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这里有:
1. 比余额宝收益更高、更方便的理财方式;
理财记账管家是全面的:基金可以在这里记录,网贷可以在这里记录,银行理财可以在这里记录,货币基金也可以在这里记录,投资配置和收益一目了然;
3. 专业的理财师一对一指导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