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去年末数据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兴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有所下降,招商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也有所下降,中信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同样有所下降。同时,部分距离上限较远的银行,它们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有了些许提高。
六大国有大行以及去年末超标的股份行都在降低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对于个人购房者来说,在房地产市场上这一情况体现为申请房贷变得困难。
近期,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的多家国有行、股份行以及城商行分支行,并且致电这些分支行进行了解。发现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一线城市房贷市场的“降温”在持续演进。银行房贷额度呈现紧张的状态,贷款周期比之前有所拉长,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个别银行已经停止对二手房放贷。与此同时,银行在首付资金来源和资质审批方面更加严格。
接的速度比较慢,审核却很严格。要是在这个时候申请,放贷的时间大概要到明年 2 到 3 月,并且还款方式规定是等额本金。虽然新房在放贷方面具有优先权,但是等待的时间也差不多。
光大银行的分析师周茂华向记者表示,买房人觉得贷款困难且放款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房贷监管变得更加严格之后,部分超限的银行其整体额度确实较为紧张,特别是在一些热点城市;另外,银行预计房贷额度会逐渐紧张,所以对贷款人的资质审核也变得更加严格了。
房地产行业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
房地产行业贷款是涉房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除个人住房贷款之外还有此部分贷款。
中证君注意到,部分银行存在“大户”拖累的情况。在涉房贷款占比下降的同时,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不良率出现了增长。
Wind 数据表明,在剔除沪农商行后的 40 家 A 股上市银行里,有 20 家银行在今年的中报中披露了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率。其中,有 13 家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与 2020 年年末相比有所升高。这就意味着,在上述银行中,大部分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呈现出逆势提高的态势。
具体来看六大国有行的中报情况。工商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是 4.29%;中国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为 4.91%;交通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为 1.69%;建设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为 1.56%,这三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比上年末有所上升;农业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为 1.54%,比上年末下降了;邮储银行的该项数据没有被披露。
业内人士进行分析,他们指出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呈现抬头的态势,主要是因为个别房企的租售进度没有达到预期,并且还款能力也有所下降等这些因素的影响。
当前房企面临着较大的债务压力。一方面,融资政策一直在持续收紧;另一方面,有息债务处于较高水平,偿债高峰即将来临。这就使得部分杠杆率较高并且资金周转能力较弱的房企,其违约风险大幅度上升。某银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不过,目前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依然在预期的范围之内,而且银行已经在对房地产贷款的占比进行调整,所以其整体的影响是有限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