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各大航空公司陆续推出促销活动。其中,东航推出了“周末随心飞”产品,海航推出了“海航随心飞 欢聚自贸港”产品,这两款产品最为受消费者关注。然而,有媒体报道,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后,体验并不理想,舆论的批评声逐渐增多。
阅读媒体报道后,可以发现,在这轮航空公司机票促销活动中,消费者有诸多不满和投诉,这些不满和投诉恐怕难以令人信服。我们对待消费纠纷和不满,不能习惯性地只站在消费者角度,去指责航空公司店大欺客。
某知名投诉平台上有投诉内容表明,周末随心飞的规则是需提前 5 天订票,且最多可保留 3 个未出行航班。然而,对于某些航线,在完成上述航程后,很难订到后续机票,这使得随心飞无法真正随心,难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该活动存在欺骗消费者的情形。
比如,东航的“周末随心飞”,在选定航班后,不能进行签转,也不能改期;海航的“随心飞”也有相关条款表明:“此产品不支持改期、签转、升舱等操作,如果兑换的机票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按照预定时间出行,需要至少提前 48 小时申请退票。”许多消费者对这些规定表示不满,觉得“主动权完全不在自己手中”。
如果消费者是通过常规渠道购买机票而产生这样的不满,那么显然航空公司需要作出解释和负责。然而,对于此次备受关注的几款“随心飞”产品来说,只能说消费者购买产品的行为属于冲动消费,他们没有认真地将产品条款与所呈现的价格进行关联思考。
“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这句俗语大家都知晓。航空公司之所以能够以远低于市场价格来促销某款产品,那是因为他们自然经过了细致的计算,并且有把握确保该产品能够实现盈亏平衡。事实上,东航的产品在其产品发布之前,就已在互联网上早早公布了使用规则。同时,海航的产品在其产品发布之前,也已在互联网上早早公布了使用规则。网上有很多专业人士进行了中肯的分析,这些分析有助于消费者评估这样的产品是否会导致消费者被反薅羊毛。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即便在购买之前没有看到任何信息,在购买之时或者在抢购成功之后,也应当仔细阅读产品条款。东航的“随心飞”产品以及海航的“随心飞”产品,本身就具备支持购买后未兑换、未绑定的功能,并且可以无条件全额退款。也就是说,消费者即便一时冲动进行了消费,也会有足够的时间。在消费之后,他们可以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并且,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判断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比如说,东航的“周末随心飞”,消费者能否飞满所有周末呢?所在城市的东航航线是否丰富呢?航班时刻是否合适呢?海航的“随心飞”,消费者对海南旅游是否有兴趣呢?能否保证自身多次往返海南呢?能否忍受先飞海南再中转国内其他城市呢?这些难道不是消费者自己应该考虑周全的问题吗?何况,两款产品的条款并不复杂,其字数也不多。所以,消费者恐怕难以凭借格式条款、格式合同来为自己找借口。
企业并非慈善家,没有责任亏本进行交易。在市场经济的关系里,“一分钱一分货”这样简单的逻辑,消费者不应不了解。在日常的购买服务关系中,除非是卖方出现诸如调价错误等非主观因素导致的特殊状况,否则任何低价机票肯定都附带了一定的苛刻条件。常规条件下购买超低特价机票,若要自愿签转或改期,不是无条件受理的,需要支付一定手续费并补齐差价。而“随心飞”产品这类远低于市场价格的机票产品更是如此。
机票销售常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商品销售,因为航空公司与消费者之间存在天然的信息壁垒,这容易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然而,就此次“随心飞”产品而言,航空公司是先提前预热,公布规则条款,然后才开始发售产品,为消费者留出了足够的疑问时间。所以,在此次促销活动中,说航空公司有误导消费者的情形是不成立的。
当然,航空公司在此次促销活动中并非毫无瑕疵。产品的热销,必然会引发服务器拥堵以及售后电话难以接通等能够预料到的情况。所以,航空公司在之后的活动中,有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能够尽量满足消费者的合理服务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