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多家茶饮品牌参与了联合抵制外卖满减的行动。有的茶饮品牌直接取消了外卖平台的满减折扣。有的茶饮品牌把平台满减改成了“50 - 1”“70 - 1”。
一些商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生意很难做,他们没有什么利润。
前不久我刚写了一篇有关“餐饮内卷”的文章,若想阅读可点击:餐饮内卷这件事,到底有多奇葩?今日我要再写一篇关于“餐饮外卖内卷”的文章。为何要将外卖从餐饮行业中单独拎出来进行探讨呢?因为从外卖市场开始起步的时候,就已经呈现出内卷的态势了!
01 外卖市场内卷,已经长达10多年
很多人将“内卷”解释为:大家原本能够凭借正常的付出获得相应收益,然而却由于不必要的竞争,不得不付出更多没有成效的努力以维持收益,这是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
其实,只认识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没有意识到内卷的严重性。因为内卷最终会导致“劣胜优汰”这一结果。
现在餐饮行业存在内卷现象,这种内卷在某种程度上是之前市场所拥有红利的产物。之前因为挣到了钱,所以很多人就把内卷当作一种游戏来玩。俗话说“有钱难买我乐意”。然而,现在餐饮的大环境红利已经过去了,要是还继续这样内卷,那就只能用另外一句俗话来解释了,那就是“凭能力赚的钱,再凭实力亏掉”。
以上说的是餐饮行业整体的内卷现状,而外卖的情况更为糟糕,它是以内卷为起点开始的。在 2010 年左右,国内外卖市场开始起步,许多从外卖起家的连锁品牌,都具备资本或供应链方面的背景。它们一出现就采取高开高打的策略,打起了价格战,从而使得市场一开始就经历了长达 10 多年的激烈竞争。
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外卖内卷这场战争中的三个“杀手”。
资本期望借助外卖连锁,在短时间内以极低的成本占据某个行业,所以便拿出资金进行亏本投入。餐饮的利润本就很低,我们并非是地主家的孩子,承受不起这样的玩法,一旦进入就会被淘汰。
我跟许多餐饮老板讲,每年一定要买本餐饮大数据。要看看哪些品类吸引了大量资本。如果自己的品牌能够借助这些资本,那就赶紧迅速地做大做强,去拥抱资本。要是不想拥抱资本,那就赶紧收缩起来。别等到别人分蛋糕的时候,没留意就不小心把自己当作无辜群众给挤兑死了。
第二种情况是看中了资本的喜好,然后自己创建一个品牌,以此来开展这种低成本的连锁外卖模式。他们所赌的就是在资金烧完之前,是否会有金主爸爸为其输血或者接盘。
七八年前,那个时期有很多品牌在进行烧钱行为。我记得在最疯狂的那一年,在北京办公室附近,每天都有人免费赠送各种食物,下单全部免费,从早上一直吃到晚上。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刷单的方式。你还想要做外卖生意,即便你再便宜,可人家有免费的且有市场啊。
老餐饮企业去抢占市场份额,通过亏本的方式来进行。疫情到来后,眼看着营业额在下降,许多大牌餐饮开始转向外卖业务。我查看外卖订单,发现里面依然是真材实料的,价格也十分令人惊喜。只要数量大且价格便宜,外卖的量就会很高,好评度也会很高。简单来说,只要你亏本的程度足够厉害,就不会有顾客不满意。
当时很多餐饮尚未入局,原因在于实在卷不起来了。疫情持续了三年,实体店已经体会到了内卷带来的苦果,许多人都打算把外卖当作堂食店的一种补充。然而,外卖之前就已经竞争激烈到如同红海一般,即便你进入其中,也只能跟着一起卷。
很多人认为平台很黑,将利润都抽走了。实际上,这里的问题存在于外卖市场、外卖规则以及外卖的历史遗留问题方面,与外卖平台的关系并不是很大。
01 15条忠告,跳出外卖内卷的“万人坑”
我对目前外卖市场的状况不太看好。如今的餐饮圈子显得很浮躁,十分混乱且过于激进。做外卖时,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追求营业额、增加单数以及开展营销活动上,却从未考虑过从降低成本以及提升利润的角度去进行营销。一开始总是在通过刷单、刷好评以及刷业绩等方面下功夫。
我对别的地方了解得不多,仅以北京为例。在这半年里,外卖内卷的情况极为严重。例如,许多餐饮品牌的外卖中出现了许多并非自家的乱七八糟的菜品;还有很多餐饮品牌下架了一些成本较高的主力产品;甚至有不少餐饮品牌的外卖店开始大规模倒闭。
在此,我给大家一些建议。因为字数有限,所以说得不是很系统。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尝试从不同角度看待外卖这件事,跳出主流所挖掘的坑。
堂食如果能挣钱,那就对外卖菜品加价后再进行打折。不要为了那些低价值的流量而把堂食的利润给赔进去。卖上几份外卖倒也无所谓,虽然赚得不多,但总比没有好,就当是玩一玩罢了。
外卖不要直接提供预制菜,哪怕只是拆个包或者倒个碗这样简单的操作也行,不然会让顾客觉得价值感很低。
供应链进入外卖行业时,不要亲自去做。特别是顶着预制菜供应链的名号去放品牌加盟,这种经营方式的成功率仅仅存在于理论层面。如果不投入大几千万,基本上就是白费力气去掺和。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这些钱用来入股并垄断一个对口的小餐饮品牌的进货渠道。
正餐或简餐堂食店做外卖时,需明白一个道理。堂食的顾客与外卖的顾客,在消费能力、消费场景以及消费人数方面是不同的。正餐及简餐的消费通常是 2 至 4 人,而外卖消费的主流是 1 人。要改变自己对顾客画像的原有认知。
正餐堂食店做外卖时,菜品分量单份重量可不必相同。若一人食用,单份菜品重量能降至堂食时的 1/3,且价格为原来的 1/2。简餐堂食店做外卖亦是如此,菜品分量单份重量无需相同,一人吃时单份菜品重量可降到堂食的 1/3,价格是原来的 1/2。
外卖若不是饮料或甜品这类饮品,无论是什么菜品,都必须配备主食。不然的话,人家总不能只吃你家的菜,却要搭配人家自己的主食呀。
单份菜品需以最小售卖单位为准,像烤串或火锅串串这类,应以一串作为单位。倘若不是外卖火爆的店铺,就不要以一把一把的形式售卖,只需设置好起送金额即可。
堂食菜单和外卖菜单可以完全不一样,然而菜品的基底必须相同。倘若你开的是火锅店,那么外卖可以开设成麻辣烫店,同时火锅不做外卖业务,而麻辣烫也不做堂食服务。堂食的火锅在外观上需要有仪式感,外卖则不需要,这样一些本身没有问题但卖相不佳的菜品就可以用来做麻辣烫。
纯外卖无需寻找黄金位置。堂食店依靠客流,而外卖店依赖商圈。因此,外卖店不要找临街或进入商场的位置,只要找到人流量大的商圈中心那些偏僻的角落就行,这样做能让房租带来惊喜。
外卖的游戏规则很重要,它与堂食的规则截然不同。引流怎么做,单量怎么做,利润怎么做,排名怎么做,好评怎么做,这些都是规则方面的事,而非烧钱方面的事。
外卖包装无需花哨。很多餐饮在这方面存在不必要的花费。绝大多数顾客都已经到了点外卖的地步。若想提升回头率,与其搞一个耗费大量资金的花哨包装,不如在外卖菜单上放置几张厨房卫生且干净的照片,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外卖菜单的排序需分类清晰,将点击率高且便宜的菜品放在上方,接着放置便宜的菜品,再放置点击率高的菜品,最后放置其他菜品。我曾见过某个品牌堂食的鱼销量很好,但在外卖菜单中,第一个菜品却是一条价格为 180 元的鱼,顾客点进外卖菜单看到后都被吓了一跳。
外卖店选在了很偏僻的地方,顾客看不到。既然这样,就没必要做门头了。如果一定要做,弄个喷绘布就行。纯外卖店,顾客不会来店里,没必要进行装修,难道是装给你自己看的吗?只要保持干净卫生就可以,装修就免了,二手设备就挺好,投资金额大概是黄金街边外卖店的 20%就足够了。
堂食、外卖、外带各不相同。许多人将纯外卖店当作了外带店,并且还常常抱怨外卖不好做、不挣钱。要知道,外卖店与外带店是两码事。
外卖店需在供应链方面达到高标准,而在经营上则是低标准。供应链要确保即使是小学没毕业的人,用 2 天时间也能独立进行操作。经营管理看重的是责任心。正因如此,夫妻店才会成为开设外卖店时运营成本最低,并且存活率最高的类型。
其实关于外卖的事以及相关技巧有很多很多。再写下去我会觉得自己说太多废话了,因为字数有限,所以就说到这里。能看到这里的人,无论你们是否骂我,我都很感谢你们的这份耐心。
灾年的时候也有能吃得很饱的人,丰年的时候也有被饿死的人。外卖如何挣钱,这还是思维逻辑方面的问题。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ID:),作者是王冬明,36 氪获得授权后进行了发布。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