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教育厅印发了《辽宁省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方案》。“十四五”时期,我省将把职业教育数字化当作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职业教育数字化来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进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打造全国职业教育数字校园的标杆省份。
到 2023 年底,我省要完成数据基座以及 30 个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同时,要实现 43 所高等职业院校的系统部署实现全覆盖。并且,要构建不少于 20 类应用场景的数据模型。此外,还要认定 10 所左右的职业教育省级信息化标杆学校。
此举的目的是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以及不同部门之间共建共享。它推动着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以及融合应用。同时也增强了职业院校的数字治理能力。并且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技能和人才方面的支撑。
8. 保障数字校园安全。
制定数字校园的整体规划。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的相关规范要求,汲取先进省份的建设经验,结合我省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依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以及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经由深入的调研、科学的论证以及广泛地征求意见等环节,将我省职业教育数字校园的整体规划做好。
搭建省级职教的数据基座。将国家职业教育数字校园数据标准作为对标对象,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创新设计并搭建数据基座。此基座可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接口,整合数据资源,让数据实现从生产到汇聚,再到治理、共享的全生命周期流转。同时,能促使教育端与产业端的信息双向流通,进而形成全省的职业教育数据资产。
完善业务应用系统开发。职业院校在学校管理等方面有实际业务需求,明确数字校园业务应用系统名录,共享成熟稳定可靠的在用系统;对应用效果较好但框架功能有待提升完善的系统进行升级;开发学校亟需且尚属空白的系统,以实现职业院校业务领域应用系统全覆盖,促进我省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软件建设均衡发展。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项资金支持。加强与中国银行以及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铁塔等电信服务运营商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多种渠道来筹措资金。做好信息化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
构建应用场景的数据模型。开发以数据基座为基础的可视化模型平台,组织职业院校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展数据建模工作,鼓励在应用场景方面进行创新,推动模型资源实现共享,从而形成可供全省共享的职业教育全场景模型资产,以此提升院校的科学决策能力,达成学生个性培养以及心理预警的目标,进一步强化数字校园的运行安全预警。
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发展相融合。搭建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平台,此平台便捷、友好且智能。能够打通产教两端的大数据信息流。借助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供需信息的精准匹配。有效衔接行业企业的新技术和新需求,并能动态响应。以此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打造出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求的数字职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