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爸妈手机的,私聊我领取一部手机,免费的。”
骗子引诱孩子加好友后,告知操作方法。
扫码进行支付,然而会显示支付失败,并且钱也不会被转走,这样就能够领取手机了。
最终,孩子前后三次共支付了8900元。
2. 红包返利骗钱
正在上网课的女孩突然看到同学发来一条QQ消息。
邀请她加入粉丝群。
群里开始有人不停地发返利消息。
女孩刚开始只是转了100元。
没见到钱返还回来,特着急。
骗子就抓住这种心理,实施二轮诈骗。
教唆女孩躲进房间,让她通过微信扫码进行支付,目的是填补女孩之前用信用卡支付所产生的漏洞。
短短几分钟,就被骗走了2万元。
警方事后进行调查得知,同学的 被黑客入侵,而骗子借助这个被黑的 号实施了诈骗行为。
3. 租借微信号骗钱
2 月 11 号在金华浦江,小杨一边通过手机进行网课学习,一边利用 与同学对练习题展开讨论。
开小差时,小杨加了一个陌生人为好友。
对方声称扫描二维码之后可以领红包。
但条件是支付激活费和押金700元。
支付后,小杨在第二天就可以拿回押金。
对方提出要租借小杨的微信号,用于在美团外卖上刷好评。并且要求小杨提供支付宝和微信的相关信息。如果小杨这样做,就可以拿到 700 元租金。
小杨被忽悠得深信不疑,于是一一照做。
最终却被刷走17万多元!
这些套路,骗了多少孩子,榨干多少父母的血汗钱!
这些骗子可能隐藏在某个黑暗的角落。他们会进行坑蒙拐骗的行为。能让你毫无防备地就被骗了。
他们广撒大网,不管有钱没钱,能捞多少是多少。
有人说,这种勾当终究还算个例,并不普遍。
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最容易让我们忽略,也最让我们深受其害。
光天化日下“合法行骗”的渠道,已经折磨了无数家庭!
4.游戏充值
2020 年 2 月 9 日,严先生的小孩在玩王者荣耀游戏。在玩游戏过程中,小孩购买钻石时刷了 2 万元。
得知消息的严先生立马报警,可却被告知:此案并不涉及诈骗。
警方称: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按正常流程充钱来购买装备,这种行为并不属于欺诈行为。
最后,民警只能让严先生与游戏公司客服协调解决。
2004年,震惊全国的男孩跳楼案至今让人唏嘘。
13岁的天津少年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而跳楼自杀。
他将每月 100 元的午饭钱节省出一半用来打游戏。潇艺身高 1 米 75,体重仅有 43 公斤,显得很瘦。
除了打游戏,他还写了近8万字的网络游戏小说。
在和父亲产生矛盾后,他在网吧打了整整36个小时游戏。
最后跳楼轻生。
2005 年,网络沉溺社会问题研究学者张春良向法院提出立案请求,要求状告网游商。天津市塘沽区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两次驳回了他的这一请求。
几经辗转,2006年6月,朝阳区法院终于成功立案。
但是,经法院审查,被告已经破产,张春良不得不撤销起诉。
5.打赏主播
孩子在上网课期间,欺骗妈妈说学习需要用钱。他先后多次砸了 7 万元来打赏主播。
这7万,其中5万元是借来给大儿子结婚用的彩礼钱。
警方经过努力,已经追回了 5 万多元。目前,还有 2 万左右尚未追讨成功。
这些娱乐游戏,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们来说,充满了诱惑。
它们打着招牌的这种套路,看上去是“合法”的。家长想要投诉却找不到门路,警方进行彻查时遇到困难无法做到,法院在立案方面也存在难题难以启动。这种情况和行骗没有什么区别。
轻则被骗钱,重则伤身害命,这些才是毒害孩子和家庭的老鼠药!
痛心之余,不少家长恨铁不成刚:
“你要是好好上课学习,怎么会被骗呢?”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笨蛋?蠢得要死!”
网络上存在很多诱惑。对于平时玩手机以及接触电子产品较少的孩子而言,在他们好奇的心理驱使下,点开了那个看似有糖衣外表的诈骗信息,接着就一不小心陷入了被骗的境地。
事实上,除了孩子,我们不少家长也深陷骗钱团伙泥沼。
据报道,骗子冒充老师的身份。他们以学费的方式欺骗家长收取费用,屡试不爽!他们以生活费的方式欺骗家长收取费用,屡试不爽!他们以午餐费的方式欺骗家长收取费用,屡试不爽!
常见骗术为:
进入QQ群后更改群名称
↓
伪装成老师
↓
发布群消息
↓
收取学习费用或午餐费用
↓
实施诈骗
↓
一旦收到钱
↓
马上拉黑家长
(家长被骗过程)
3 月 11 日,有这样一件事,骗子冒用了老师的头像向家长收取费用,并且一共有 23 名家长遭受了欺骗。
看来,被骗真的不能全怪孩子。
现在的骗子作案手段多种多样。任何人都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落入他们精心挖好的陷阱之中。任何人都有可能一不留神,就掉进他们费尽心思设置的圈套里。任何人都有可能不经意间,就陷入他们煞费苦心挖掘的深坑内。
2018 年令人难忘。“女博士 5 天被诈骗 85 万”这则新闻曾一度登上热搜。
以前一直认为,骗子专门针对那些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容易被欺骗的普通老百姓进行行动。
没想到他们不分男女老幼,更不挑学历智商!
警方多次进行行动发现,这些骗子通常都经过特定的训练,并且会实施团伙作案的行为。
他们常利用受害者的单纯以及贪小便宜的心理。他们会利用,甚至假冒身边亲近的人,比如老师、同学、亲朋好友的身份,以此试图突破受害者的心理防线。
他们的骗人路数经过精心设计,一环接着一环,目的是引诱受害者。
部分家长质问老师,他们说孩子在上网课,可老师为何不进行监督呢?这导致孩子白白被骗了,他们对此感到不满。
说实话,老师也只能看到上了线孩子的状况。
(学生用照片伪装上课)
老师远隔千里,在小小的屏幕中进行直播,同时看着学生,但无法保证能看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更不用说那些根本没上在线课堂的孩子的情况了!
在这特殊时期,无论怎样,孩子被骗都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我们必须要给孩子做好“防骗”方面的功课。
1. 给孩子科普骗子的诈骗手段
给孩子普及常见骗术,提醒孩子哪些是骗局,让孩子有所提防。
警惕微信、QQ等消息和广告,不要随意扫码,切莫上当!
要警惕骗子以同学、朋友、亲戚的身份来进行诈骗行为,必须要通过打电话去核实情况。
骗子通常会借助“以少换多”的方式来实施作案行为。例如,他们会用 100 元作为投入,然后给予 120 元作为返利。
通过做任务来获利,例如进行刷单,或者租借微信账号等行为。首先需要缴纳会费、报名费或者培训费,之后会返还这些费用,接着会给予相应的报酬。
他们进行诱骗,会进行三轮甚至多轮。开始时是从小数目金额开始,这样慢慢打乱了受害者的思考。一旦发现受害者的思想被自己牢牢抓住,就开始进行巨额诈骗。
其实,骗子的花样很多。他们绕来绕去,始终围绕着“钱”。他们始终让受害者先投钱,或者让受害者尝到小甜头后放长线去钓大鱼。
告诉孩子,只要涉及“钱”的事情,一律保持高度警惕。
“家里多这点钱也不会暴富,少这点钱也不至于饿死”
不要一时贪图能赚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万一遇上骗子,一定要保持冷静
当察觉到有不对的迹象时,无需担忧会被家长打骂,不要内心慌乱,绝对不能将自己的忧虑如实告诉骗子。
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冷静,并且要及时止损。要马上截图来保留证据,同时求助家长并且报警。
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再次转账!
可以用“家里网速不佳,稍后再转账”这样的信息来暂时拖住对方,也可以用“我让朋友给我转些钱”这样的方式来暂时拖住对方。
为警方争取用于查询骗子信息的时间,协助警方将骗子团伙予以剿灭,促使被骗钱财得以追回。
3. 教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切忌贪小便宜。
孩子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金钱是一件好事。
这种只需动动手指头就能轻易赚钱的事情,通常不是偷鸡摸狗的行为,就是违法犯罪的勾当。千万不要一时疏忽大意,以免掉入陷阱之中。
父母可以利用假期,让孩子收集家中的废旧物品,接着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之后拿到回收市场去售卖,以此让孩子体会到赚钱的艰辛,明白花钱不能随意挥霍。
可以通过在家种植瓜果这类方式,让孩子凭借自身的劳动合法合理地获得金钱,把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传授给孩子。
4.作为家长,一定要规范好自身
不要在孩子面前有打赏主播的行为,也不要有给游戏充值的行为。对孩子而言,这些行为百害而无一利。孩子会模仿父母,并且由于他们涉世未深,所以也更容易因此酿成大祸。
给孩子上网课的设备不要将个人账户和信息与之绑定。不要把支付账号和密码告知孩子,这样能避免孩子上当受骗。
5. 老师在班群要立下规则
老师在班群提示,对于不明信息,尤其是涉及金钱的信息,不要轻易相信。同时明确告知每位成员,不能在群里发送无关的广告信息。并且让学生和家长不要轻信任何交费信息。
必要时,家长可打电话给老师或者学校求证收费信息,防止诈骗。
6.各部门加强网络游戏等娱乐平台监管
游戏平台需加强规范管理。若后台发现用户账户存在异常,比如有频繁打赏或充钱的行为,就必须给予警示。要是超过一定限额,还可将账户冻结,以防止孩子因一时迷恋而投入巨额钱财。
相关部分需要加强监督,孩子玩游戏成瘾背后的产业利益链要进一步得到管控,避免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以防引发严重的家庭矛盾和危害。
疫情在家,不少父母在家待业,尚未复工,收入也成燃眉之急。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家进行上网课已经成为了一种无奈的举动。给孩子传授防骗的知识是一件非常紧迫且急需做的事情。
切莫让骗子钻了网络的空子,逍遥法外!
我们能做的:
警惕
警惕
再警惕
该教育的教育
该科普的科普
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大意
自己多年攒下的身家被
瞬间掏空
悔恨莫及
!!!
文章是从“习伴”(ID:)进行转载的。育儿并非仅仅是一项工作,它更是一项精神层面的修行。要培养出自觉、自信、快乐且有爱心的孩子。通过陪伴式的成长方式,与孩子一同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本期直播来啦!
《如何提升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升自主学习力一定要靠物质奖励吗?
培养孩子自主性的两大基石是什么?
让我们揭秘孩子自主学习的秘诀!
3月26日晚8点,免费直播来袭!
本次直播邀请了邢进红老师来到直播间。邢进红老师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也是新东方集团的高级家庭教育讲师,同时还是家庭教育咨询师。她擅长培养儿童的专注力、自控力和情商等。她将为我们带来《如何提升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直播课。
长按识别二维码
提前预约课程
适合人群
小学生家长
直播时间
3月26日(周四)晚8点
直播间流量有限,免费名额仅限前500名。
我们不见不散~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