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消费者都面临着久摇不中的情况,牛先生也是其中之一,所以他不得不转而考虑新能源车。因为新能源二手车的残值比较低,所以牛先生在选车的时候倾向于合资、外资产品,并且着重去看那些优惠较大的车型。他觉得自主的品牌价值还是有所欠缺,以后卖二手车的时候残值也会更低一些。
牛先生称,新势力的产品在科技感方面通常更为出色。然而,也有不少人指出,他们在生产环节上仍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因为造车的时间较短。不过,在传统车企当中,感觉合资品牌可供选择的产品数量相对较少。
鼠年离去牛年到来,共同庆贺新春!2020 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国内汽车产业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那么,在消费者这边,在他们购车的时候、用车的时候以及换车的时候,又有着哪些不平凡的经历呢?在 2021 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特地推出“身边的新能源车故事”系列报道,希望能为汽车行业新一年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020 年,国内汽车市场实现了强劲的反弹。这离不开中央以及地方推出的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在 8 月 1 日这一天,北京市面向“无车家庭”一次性增加发放了 2 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牛先生很幸运地中签了,他成为了“两万分之一”的幸运儿。
之前,牛先生及其家人已经摇了八年的燃油车号牌。2019 年家中有了新生儿,久摇不中的牛先生只好转而考虑新能源车。他正好看到这个政策,于是就申请了。指标是在去年 9 月 30 日下来的,有效期为一年。牛先生向经济日报 - 中国经济网记者讲述了这些情况。
牛先生为了买到称心如意的新能源车,在网上查找了很多资料。他有空时就会前往 4S 店看车和试驾。甚至在打网约车的时候,也会和司机聊上几句。牛先生说:“指标下来的当天,我们就去试了小鹏 G3。但是,感觉刹车有点硬,并且外观不是很符合自己的喜好。”
小鹏销售人员彬彬有礼地接待了牛先生,尽管最终牛先生未下单购买,但这一接待还是给牛先生留下了极佳的印象,他认为销售的素质不错,很为客户着想。而吉利几何 C 的试驾过程,与小鹏的情况相比,让牛先生感觉不那么舒服。
牛先生称,原本约的是试驾,可到达那个地方后一看,发现那只是一个订车的活动。并且很明显是内部人员在那里演戏,让人感觉很虚假。他一下子就对这个吉利品牌没有什么好感了。
牛先生的话凸显出了服务的重要性。当前车市面临较大压力,各大车企都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还在探寻各种线上、线下的创新营销方式,以此来增强揽客能力。
牛先生的购车预算大概在 20 万元。他期望购买一辆 SUV 车型,要求续航至少 400 公里,不然肯定不够用。考虑到预算因素,之前牛先生主要关注自主品牌车型。然而,随着他爱人的同事购买了一辆特斯拉 3 后,牛先生开始倾向于合资及外资品牌的产品。
牛先生表示,感觉自主的品牌价值存在不足,后续卖二手车时残值也会更低一些。他还提到,上次打车时,司机说自己的一辆北汽 EU5 仅开了一年,原本 14 万的车最后却只卖了 4 万元。
然而,牛先生对特斯拉的感觉并不突出。特斯拉虽然极具科技感,然而其做工却相对粗糙。并且,特斯拉屡屡爆出自燃、失控等问题,这让牛先生心中有所顾虑。此外,特斯拉的价格也存在一定问题,选黑色车型需加 8000 元,安装充电桩也要加 8000 元。
目前,牛先生比较倾向别克微蓝 6 车型。因为新能源二手车肯定会贬值,所以在选车时,他希望选择优惠较大的车。微蓝 6 的高配车型价格为 22 万,补贴后是 19.98 万,店里还有 6 万元的优惠。此外,上市时间不久的一汽 - 大众 ID.4 也在牛先生的考虑范围之内。
新能源车消费者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即要在选“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之间做出抉择。牛先生称,新势力的产品通常科技感更优,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他们在生产方面仍有很大差距,因为造车时间较短。然而在传统车企中,感觉合资品牌可供选择的产品相对较少。
对此,有业内人士称,2021 年是新能源汽车迈向发展的重要年份。大众、丰田等主流合资企业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相信 2021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会产生新的增长动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