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在对国内很多省份进行专项调研之后,并且结合临西县的具体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县级城投去走乡村振兴和县域特色产业这条路是完全可以行得通的!三年前,河北经贸大学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的主任董葆茗在与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的领导进行座谈时,满怀信心地提出了这个建议。
有这样的信心,是因为河北经贸大学专家团队进行了扎实的调研。
2010 年 10 月,河北经贸大学与临西县达成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临西县表达了期望,即希望学校能够协助组建临西县自身的投资平台。基于此,学校派遣了由董葆茗等 4 名教师构成的专家组。该专家组先后前往了重庆、浙江、河南以及河北省内等地进行专项调研。并且通过座谈会以及入企走访等形式,在临西县展开了实地调研。
专家组提出了打造县域全产业投资平台的整体构想及运营思路。之后,县里组建了临西县运承实业发展集团(临发集团)。临西县在省内率先启动了县级城投助力乡村振兴和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的探索。临西县科工局局长董勇说。
临西县在实际工作里察觉到,领导干部以及企业家的素质能力方面存在着不足,这成为了制约他们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基于此,临西县向河北经贸大学的专家团队提出了进行一些相关培训的请求。
河北经贸大学专家组梳理完培训需求后,组织了校内工商管理学院的专业教师,组织了公共管理学院的专业教师,组织了经济学院的专业教师,建立了一个培训师资库,这个师资库由 23 位资深专家组成,还定制开发了 13 门面向临西县参训人员的课程。
之后,河北经贸大学凭借师资库,将中央党校、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学校的专家进行整合。先后 4 次为临西县的相关科局干部以及企业家开展关于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的报告与辅导。参加培训的人员超过 200 人次。
三年间,河北经贸大学的专家团队多次前往临西县进行调研交流,次数达到 30 余次。他们在企业管理方面为企业提供咨询建议,在电商运营、品牌打造以及转型升级等领域也都给予了企业帮助。同时,还为金属构件形变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协助企业改良了设备和工艺,使得企业节约了成本,市场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
专家团队发挥了赋能作用,促使临西产业集群得以加速发展。在 2021 年至 2024 年期间,临西县的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完成了从 C 级到 A 级的跨越。临西县与两所省内的大学共同建设了技术研发机构,还引入了 3 家世界 500 强企业,其产业规模从 150 亿元增长到了 270 亿元。临西县的轴承零部件产业集群被评定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近年来,河北经贸大学紧紧盯着国家重大战略的迫切需求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把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当作支撑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运用财经学科专业以及智库的资源优势。把学校的科技、人才和服务有力地向下投放。已经和 47 个县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有 56 个项目在这些县域落地。
今后,河北经贸大学会持续推进科教融汇以及产教融合。会构建“一团队一县域”这样的服务模式。还会打造更多校地合作的范例。以此让老师们能够切实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河北经贸大学党委书记李晓华作出了这样的表示。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18日 03版)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