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为制冷系统各部件的设计提供依据。
在进行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热力计算之前,要先根据汽车空调所要求的温度(t )和外界温度(tw),并结合汽车空调系统的特点来确定制冷系统的工作参数。具体要确定以下参数:冷凝温度(t );蒸发温度(t );过冷度(t);过热度(t)。其三,此时车外环境温度 tw(主要是指夏季环境温度),成为影响 tk 的重要因素。在确定 tk 时,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个地区的气象条件,而要进行综合考量,这样才能满足汽车使用地区广泛的特点。因为要考虑到汽车空调系统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所以应选取最恶劣的工况,也就是取 tw = 43℃比较合适。对于风冷式冷凝器而言,通常会选取 tk 比冷凝器的进风温度高出 12℃到 15℃。蒸发温度 t₀ 取决于空调需求的温度、蒸发器的型式、被冷却介质的种类和使用条件。
理论上,蒸发温度 t0 若提高,能够提升制冷循环的制冷量,还能提高制冷系数以及循环的经济性。然而,t0 的提高会使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减小,这就需要尺寸较大的蒸发器来进行补偿。而这一情况对于汽车空调系统,尤其是中、小型汽车空调系统而言,是一个难题。因为通常人们都希望蒸发器具备高效紧凑的特性,所以过大尺寸的蒸发器是不能被接受的。根据 Q=KFt ,风冷式冷凝器限制了传热系数 K ,使其难以有大的改善;安装尺寸限制了换热面积 F 。所以,要确保一定的制冷能力,就只能从增大传热温差方面着手。在 tm 中,若空调回风温度已确定,那么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蒸发温度 t ,要增大传热温差,就必须降低蒸发温度 t 。但要注意到:t0 无法无限制地降低。当 t0 低于 0℃时,有可能在蒸发器的肋片部分结霜,这会导致送风量减少。另外,因为汽车空调属于舒适性空调,从乘客舒适和卫生的角度出发,送风温差不宜低于 8℃到 10℃。通常蒸发温度可以按照下式来选取:t0 = t 2 - x,其中 x 可以是 8、9 或 10。(1 - 2)式中,t 表示汽车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经过上述综合考虑,蒸发温度 t0 选为 0℃是合适的。然而,蒸发温度的选择需要考虑不同车型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小轿车而言,因为其风量比较小,所以能够按照小风量、大焓差的原则,挑选出较低的蒸发温度。对于中型以及大型客车来说,由于所要求的风量较大,就必须运用大风量、小焓差的送风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提升蒸发温度,加大风量,减少焓差的方式来达成目的。(3 )过冷度 tsc 和过冷温度 tsc 采用过冷,从理论方面来讲一直是有好处的。在汽车空调系统里,要克服制冷剂管道沿程的摩擦损失以及静压损失,并且保证能向热力膨胀阀输送连续的液态制冷剂,那就必须得有一定的过冷度。通常情况下,过冷温度 t 确定的依据是:让 t 比同压力下的 t 低 3℃到 5℃。一般人们认为:过冷温度为 5℃到 8℃比较合适。汽车空调系统多采用热力膨胀阀供液,为保证压缩机干压缩且能充分发挥蒸发器的有效传热面积,其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通常为 5℃到 7℃。汽车空调系统中,压缩机的吸气温度通常在 15℃到 18℃之间。若蒸发温度为 0℃,有效过热的范围是 5℃到 7℃,无效过热的范围是 10℃到 11℃,那么总的过热度数 tsc 为 15℃到 18℃。制冷系统热力计算的主要任务是:在给定的设计条件以及设计工况下,求出制冷循环的各项性能指标。这样能为制冷系统各部件的设计匹配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依据。
为说明制冷系统各部件的设计匹配方法,以下以汽车空调热负荷为例。①通过空调热负荷计算得知,热负荷的最大值为.8W 。由于制冷能力需有一定余量,所以乘上一个修正系数 k 。(k 的取值通常在 1.1 到 1.3 之间),例如:Q0 = k · Qw = 1.1 × 0.8 = 21;确定制冷剂:选取的制冷剂为;确定设计工况。选取冷凝温度 t = 60℃,对应的饱和压力:P = 16.813 × 105P;蒸发温度 t5。过冷度为 0℃时,对应的饱和压力 P0 为 2.928×10 Pasc,此时温度为 7℃;过热度为 15℃。(2)热力计算:①按照设计工况绘制出制冷循环的压焓图(lg-h 图),见图 5 - 1;②通过热力性质图或表来查出制冷循环各关键点的参数值。t0 为 0℃时,P0 为 2.928×10 Pa;tk 为 60℃时,Pk 为 16.813×10 Pa;t1 为 7℃且 t1 为 15℃;t3 为 53℃。h2 等于每千克,h3 等于每千克,h3 等于 287.4 千焦每千克。
根据所选压缩机的型式,要选定必要的系数,需考虑制冷剂种类及工况。压缩机的指示效率为 0.82 ,输气系数是 0.65 ,机械效率为 0.92 。并根据选用的压缩机校核其实际制冷量。
需查压缩机产品目录,依据压缩机选型原则选择合适的型号,以保证压缩机总输气量 Vp 大于或等于计算出的 Vp 。V 等于 D 乘以 S 乘以 Z ,式子中:V 为压缩机总输气量(m³/s),D 为气缸直径(m),S 为活塞行程(m),Z 为汽缸数;n 为压缩机转速(r/min)。选用 6FW7 开启式活塞压缩机,其 D 为 70mm,S 为 55mm,Z 为 6,n 为 1440 r/min。汽车空调系统中的换热器指的是冷凝器和蒸发器。汽车运行条件存在限制,汽车空调系统中的换热器采用空气当作冷却介质,这些换热器都是所谓的空冷式换热器。
冷凝器中,压缩机排出的是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过热蒸汽。此制冷剂在管内流动,凭借与外界环境的温差,借助传热面把热量传递给外界环境空气。之后,制冷剂蒸汽逐渐凝结成高压中温的液体。蒸发器方面,从节流机构出来的是处于两相状态且温度低、压力低的制冷剂,此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制冷剂在管内流动,凭借与车内回风进入蒸发器的空气之间存在的温差,通过传热面把空气的热量吸收掉,从而使车内空气温度降低且除湿,以实现制冷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逐渐汽化并沸腾,变成低温低压的过热蒸汽。以蒸发器的匹配设计作为例子,来说明换热器的匹配设计步骤以及在匹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热力计算结果能得知,制冷量 Q0 为 21,蒸发温度 t00 为℃;制冷剂的循环量是 qm 0./s;已知进蒸发器的回风温度 ta1 为 27℃,相对湿度为 50%;为了便于布置与安装,蒸发器被分成两个并联的蒸发器。传热管为紫铜管,其外径 d0 为 9.3mm,壁厚为 0.35mm,机械胀管后尺寸变为 d0 = 10mm,壁厚仍为 0.35mm,导热系数铜为 395W/m·K。
翅片是铝翅片,其厚度 f 为 0.15mm ,翅片间距 e 为 2.2mm ,铝的导热系数为 236W/m·K 。蒸发盘管采用正三角形错排。管间距 S 为 25mm,排间距 S 等于 S 乘以 °,即 25 乘以 1210 分之 f 再乘以 °,结果为 21.65mm。净面比;等于 min 等于 1 b 2f 。四、确定空气在蒸发器内的状态变化过程:在汽车空调中,送回风的温差通常在 12℃到 15℃之间。
在本设计里,选取的温差为 t = 13℃,这也就意味着出风温度 ta2 是 14℃;同时还选取了相对湿度为 85%。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在 h - d 图上的表示可通过给定的回风、出风参数查湿空气的 h - d 图得出。其中,h 为 55.6kJ/kg 干空气,h₂为 35.3kJ/kg 干空气,d₁为 11.2g/kg 干空气,d₂为 8.3g/kg 干空气。在湿空气的焓湿图上,将空气的进出口状态点 1 和点 2 连接起来,接着把连线延长,使其与饱和空气线(100%)相交于 W 点。W 点的参数为:hw = 29.2kJ/kg 干空气,tw = 10℃,dw = 7.6g/kg 干空气。六、计算干工况下空气侧换热系数 0 :选取迎面风速 f = 2.5m/s 。
在最窄截面处,空气流动速度 f2.5m a x 为 4.56 (m/s),且取沿空气流动方向的管排数 n 为 44。沿气流方向的肋片长度 L 为:-3L = nS = 4×21.65×10 = 0.0866 (m)。计算当量管径 def :2( Sd )(e) 2 (2510.3) (2.2 0.15) ===3.598 (mm),即 10.32.2 0. a1 ta2 27 146. 由 22 运动粘度 6 22f 15.7510 m /s,f 2.52 10 W/m 。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