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简介
应用心理学专业顺应了云南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以及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对高层次应用心理学人才的需求。在 2006 年教育学院成立之际,该专业开始进行筹建工作。2007 年,它获得了招生的批准。2008 年,招收了首届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此专业是云南省第三家获得招收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资格的高校。
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上课的比率为 100%。教师中包含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师德标兵,云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等各类行业专家学者。
应用心理学专业历经 12 年的发展,已经连续培养了 8 届毕业生。它为民族地区“五位一体”的跨越式发展,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目前在校的学生有 4 个年级 7 个班,学生人数为 212 人。该专业于 2011 年开始在教育学原理范畴内招收民族心理发展与教育方向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2019 年招收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它是我省民族院校中独一无二的,具备学士、硕士相衔接的心理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本科专业。同时,它也是云南民族心理专业人才培养以及民族心理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
教育技术学专业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在 2003 年得以成立。2010 年,该专业获得了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资格。2018 年,又获得了专业型硕士的招生资格。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出了 700 多名本科生以及 30 多名硕士生。
教育技术学专业以西南民族地区为立足之地,致力于培养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专门人才。它紧跟技术的最前沿,契合民族教育发展的需求,深入到民族地区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出具备现代教育理念,能够掌握扎实的教育理论,并且掌握先进信息技术并能将其应用于教育活动的应用型人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在职专业教师都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他们围绕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影像保护和纪录等方向开展工作。主持了 3 项国家社科项目、4 项省部级项目、30 余项厅级项目以及 3 项横向委托课题。还建设了 10 余项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发表了 100 余篇科研论文。建设了 3 门精品课程。出版了 2 部教材和 3 本教研论文集。拍摄了 50 余部影视人类学影片和教学类影片。建设并使用了 1 个网络教学平台。师生共同参与了省厅校级各类艺术活动的采录编工作,共 500 余次;参与了少数民族语言考试的采录编工作,共 500 余次;参与了教师精品课程视频的采录编工作,共 500 余次。同时,师生还参与了“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进行教育信息化培训,人数达 1000 余人次。
教育技术学专业具备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以及“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研究基地”这两个科研实训平台。其中配备了数字媒体实验室、多媒体采录编实训室、图形图像实验室、媒体设备博物馆、影像资料室等共 6 间实验实训平台,这些平台的设备总计有 200 余套,价值达 500 余万元。昆明教育电视台是校外实训基地之一,云南民族中学也是,洱源县第一中学同样是,还有南方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共 9 个校外实训基地。学生的影视作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教育信息化设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论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共计 100 余人次。
教育技术学专业迄今有 13 届本科毕业生,年终时其就业率总体在 95%以上。该专业还有 6 届硕士毕业生,且就业率皆为 100%。就业渠道较为广泛,涵盖各级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部门,中小学的教育技术管理部门以及信息技术教师岗位,还有教育教学培训部门、新闻宣传部门和媒体制作部门等。学生在就业单位的口碑较为良好。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