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成为生活常态,尤其在疫情期间宅经济火爆,快递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价格战不断加剧,这让快递小哥更忙了,然而快递小哥们却反映收入降低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快递公司价格战
快递小哥受影响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小周从事快递行业有八年之久。今年这个特殊时期,小周作为快递小哥,不存在失业的风险。然而,随着工作愈发忙碌,他的工资却减少了。
小周称,每天最多能派送 200 多件物品。他每天六点多就得起床,然后一直忙碌到晚上,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以前每件的运费是两元,而现在降到了一元二角。
小周的情况并非个例。记者在贴吧中看到,有一位快递员在网上进行吐槽。他表示今年 7 月,自己到手的派件费降到了 0.4 元/件。扣除短信费和电话费之后,每单仅仅能够赚取 0.25 元。
快递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环节:揽收、中转、派送和信息服务。其收入来源于面单收入、中转费以及派费收入。并且在每个环节都采取了不同的收费标准。
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称,若用户寄一个快递,需十元快递费。快递网点会划去三元。在城市内,分拨费用为六角。运到分拨中心的运费是三角。总部会提取一元费用。运输途中的中转费是 2 元。最后落到快递员手中的费用是一元六角。
价格战使得源头的收件价降低了。面单收入、中转费以及运输费用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这样一来,最终会导致剩余的派件费相应地减少。而减少的这两部分,恰恰就是末端加盟网点和快递员的利润来源。
7 月份的相关数据表明,顺丰的单票收入为 17.87 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20.96%。韵达的单票收入是 2.01 元,同比减少了 36.19%。圆通的单票收入为 2.16 元,同比下降了 23.10%。申通的单票收入是 2.12 元,同比下降了 24.29%。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称:单票价格即每发出一票货需收取的价格。快递员的工资由底薪以及送件提成、收件提成构成。据我的估算,当快递单票价格呈现出下降幅度超过 20%时,快递员的工资下降幅度会在一成以上。
快递行业价格战之下,快递公司的业务量持续上升,利润不断创出新高。而处于快递末端的快递员们,其利润空间遭到了压缩,同时用户体验也在急剧下降。
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表明,2020 年 7 月快递行业服务质量指数有所下降。其下降幅度比 6 月超出 31.5%。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指出:这些问题是由价格战所引发的负效应,中国电商快递市场长期处于价格竞争的状态之中。快递员乃是快递金字塔的基础,倘若他们的利益遭受损害,那么这个金字塔便难以保持稳定。所以,我们倡导快递市场不应进行恶性价格战,而应考虑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反哺快递员。
2020 年初,中国邮政快递报社发布了关于 2019 年全国快递从业人员职业的调查报告。此报告表明,75.07%的快递员月收入处在 5000 元以下的范围,而月收入超过 1 万元的占比仅为 0.73%。
报告显示,我国快递从业人员中,每天工作 8 至 10 小时的人数占比为 46.85%。每天工作 10 至 12 小时的人数占比为 33.69%。并且近两成的从业人员每天工作 12 小时以上。
万物皆可送
两大外卖平台向快递业进军
国家邮政局的数据表明,当前我国邮政快递业日均 2 亿多件的情况已成为常态。各大快递企业最近公布了不错的中报“成绩单”,这使得快递市场这块大蛋糕更具诱惑力。尽管快递赛道已经变得十分拥挤,但依然有新的参与者涌入。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9 月初,美团优选开始在佛山提供快递服务,佛山成为继济南、武汉、广州之后,两个月内美团优选开通快递服务的第四座城市,并且美团优选计划将这项服务延展到全国。
美团不再仅仅是那个负责送外卖的美团了,它正朝着社交电商以及生活物流等多元化服务的方向发展。那么,美团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物流领域的强者呢?美团已经来到了,饿了么还会远吗?
饿了么的 CEO 张旭豪表示:同城物流行业或许会发生一些颠覆的情况。因为我们的外卖骑手数量在不断增多,并且时效性也变得越来越强,所以我们有能力承接更多的同城物流服务。
饿了么已从餐饮外卖平台转变为满足即时需求的生活服务平台,从负责送外卖拓展到送各种物品以及提供各种服务。美团与饿了么一同从“外卖圈”展开激烈竞争并延伸到“物流圈”,与此同时,外来冲击的“极兔快递”凭借其突出表现,闯入了国内快递行业。
极兔速递于 2015 年创立,其总部在东南亚。极兔速递是东南亚排名第二的快递企业。为能快速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快递市场获取一席之地,极兔采取了与拼多多相同的做法,即烧钱。
极兔除了在转运中心及网点建设、车辆、人员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为了抢占市场和客源,它的收件价格通常也比本地其他快递要低。
今年初,京东物流创建了众邮快递。与众邮快递不同的是,它的标签是“下沉市场”以及“加盟制快递”。
央广财经的评论员王冠表示:对于现在的这些快递公司而言,一方面必须持续进行产业的扩张,通俗来讲就是抢占地盘;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快递企业依然是凭借着比拼价格的这种方式,来达成自己在客户心目中的认知,其中也包括自身的存在感。
今年 4 月,顺丰和中金一起成立了深圳丰网速运有限公司。该公司被定为加盟制快递。
丰网致力于发展中低端电商件。2018 年时,顺丰收购了加盟制快运公司新邦物流。接着以加盟模式成立了顺心快运,此快运主要针对中低端市场。顺丰自身也在不断增加平价快递的比例。在 2019 年 5 月,推出了电商特惠业务“顺丰特惠”,每单价格低至 4 元。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指出:这三家企业存在一些共同点。其一,它们均属于加盟式快递企业,凭借总部的品牌许可来吸引加盟商,从而构建起全国一体化的网络。其二,它们都将目光聚焦在了下沉消费市场群体身上,也就是那些对价格较为敏感的消费群体。其三,它们都能够适应社交电商所具有的灵活且个性化的需求。
快递业暗流涌动
各公司秣马厉兵
本土的外卖选手难以撼动阿里菜鸟系的“N 通一达”、京东以及顺丰三分天下的格局,海外玩家也同样如此。在新技术、新业态、新势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快递行业正悄然发生着变局。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菜鸟系正把触角延伸至高端领域,它通过购置飞机以及进行空运,以实现次日送达的目标,以此来抢夺顺丰的地盘;顺丰则接手了唯品会的品骏快递,凭借超低的 4 元客单价杀入了低端市场,与菜鸟系展开竞争。
京东拥有自营的物流体系,其在物流领域能与顺丰相抗衡;还有众包模式的众邮快递,以此对标通达系;同时也有坐镇同城的达达,作为重要的补充部分。菜鸟系、京东、顺丰各自具有特色,然而它们却相互竞争,纷纷进入对方的领域,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称,2020 年上半年,快递行业的竞争态势极为激烈。各大快递公司都在着力进行积极的融资行动,全力拼命地去寻找资金,如同修筑高墙并广泛储备粮草一般。
各大快递巨头通过发债、融资等方式屯积纳粮。
今年年初,顺丰发行了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金额为 5 亿元。境外的全资子公司 SFHI 在境外进行了公开发行,发行的债券金额为 7 亿美元。顺丰的子公司顺丰快运获得了 3 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
5月,申通已发行5亿元债券。
7 月,韵达进行了 20 亿元中期票据的发行以及 20 亿元超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德邦发行了 30 亿元的债务融资。
8 月,韵达有一家境外全资子公司叫 YDHI,它打算在境外进行公开发行,发行的债券金额为 5 亿美元;京东花费 30 亿元把跨越速运收购了。
9 月,圆通获得了阿里 66 亿元的增持。圆通加强了自建航空的建设。圆通加大了对国际性业务的投入布局。
中通近期有在香港进行 20 亿美元二次 IPO 的计划。百世物流也计划对其快递、包裹业务进行 IPO。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指出:快递企业进行融资,其一,是要加快对传统的仓储设施以及运输等设备的升级;其二,正在投入新的智能化设备,例如利用无人机进行配送等。这些都是快递企业加速向新物流、数字化物流、智能化物流转型所必须进行的投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