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柑是晚熟宽皮杂柑品种。它在每年 4 月初开花。来年 2 至 3 月鲜果上市。它是高糖低酸的优良品种。成熟期处于春节前后。采收期是 1 月到 3 月。
沃柑生长速度快,结果数量多。多数沃柑果园舍不得疏果,所以出现了超量挂果的现象。超量挂果使得植株的抗逆能力降低,容易导致植株早衰,出现缺素的情况,还会产生大小年现象。
沃柑栽培技术——砧木与园地
沃柑,现今主流栽培的砧木有枳壳和香橙。这两种砧木均为优良的沃柑砧木,然而栽种后的表现各有不同。枳壳砧木栽培的沃柑,其早结丰产的性能较为良好,并且头一年挂果的果实品质也极为出色。但因其丰产性过强,超量挂果的现象较为普遍,往往会导致早衰,具体表现为容易出现缺素症,果实也会逐年变小等。香橙砧木栽培的沃柑,其抗旱能力良好,树势较为健旺,树冠形成的速度较快,缺素等方面的问题相对较少;然而,相比枳壳砧木,它的挂果时间会稍微推迟一些,综合表现来看,果实的皮也更容易变粗。由于沃柑容易发生溃疡病,所以在选择园地时,应尽量避开那些容易积水且潮湿或者水雾频繁出现的区域,以避免为溃疡病创造条件。
沃柑定植
定植时间通常以春植和秋冬植较为适宜。当植株处于冬眠期或者春发期时,能够提高存活率。在气温回升并且降雨较少的阴天进行定植是比较合适的。
普通定植方法:根据品种特性以及管理水平,大多会采用矮化密植的栽培方式。通常株距在 2 到 3 米之间,行距在 3 到 4 米之间,每亩能够栽植 80 到 110 株。
高产定植方法:
一株枳壳砧木先结了果,一株香橙砧木随后也结了果。种植时行距为 3 米,株距为 2 米,一棵是香橙砧木,一棵是枳壳砧木。种下的第二年就让枳壳开始结果,第三年让枳壳砧木尽可能多地挂果,第四年把枳壳砍掉了。
定植坑的长宽深分别是 0.8 米、0.8 米、0.6 米。挖坑时,要将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每个坑要放入 5 至 10 千克的有机肥、3 至 5 千克的绿肥、0.5 千克的钙镁磷肥以及 0.5 千克的石灰。回坑时,把绿肥和石灰放在底层,将有机肥、钙镁磷肥与表土混合均匀后再回坑。
选择株型良好的种苗,其根系要完整,并且不能携带检疫性病害,要选择健康的种苗。裸根苗在进行定植之前,需要剪掉末级梢,同时要用黄泥浆根。营养袋苗则不需要进行处理,就可以直接进行种植。将大小苗分开进行种植,这样便于后期的管理。
把苗木放置在坑的中间位置,让其根系自然地展开,将苗木扶正。接着,一边往坑中填回土,一边轻轻地向上提起苗木,同时踩实土壤。之后,把土培成一个高 30 厘米、直径 60 厘米的树盘。要注意,嫁接口需露出土面大约 5 厘米。浇足定根水,根据天气情况,每 7 到 10 天淋一次水,一直淋到雨季来临为止。最好用稻草、杂草或者地膜来覆盖树盘。
幼年树管理
肥水管理方面,1 到 2 年的沃柑主要目的是快速培养树冠。施肥时需遵循勤施且薄施的原则,以根施为主,同时用叶肥进行补充。
肥料使用时要注意将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使用,以淋施的方式较为适宜。可以用海人参海藻碳基水溶肥配合海人参海藻碳基复合酶肥 18-8-18 平衡型来进行淋施,这样能促进新根的萌发,刺激新陈代谢,加速营养的输送,从而使植株能够快速成长。
冬春休眠期需一次性施入有机质肥当作基肥。每株要施 5 至 10 千克的碳引擎蚯蚓蛋白酶生物菌剂。同时要配以 18 - 8 - 18 的海人参海藻碳基复合酶肥。并且还要加适量的中微量元素肥。
每次实行“一梢三肥”。一是芽前肥,在萌芽前 10 天进行;二是攻梢肥,在新梢展叶时进行;三是壮梢肥,在叶片转绿后进行。可淋施海人参海藻碳基水溶肥,稀释 150 至 200 倍液,同时淋施海人参海藻碳基复合酶肥高氮型,稀释 100 倍。这样做可以增强树体营养生长,促进抽发健壮枝梢,使枝梢迅速扩大从而形成丰产树形。
整型修剪时,因为水肥条件较好,所以沃柑幼树抽发枝梢的能力极强。在桂南地区,一年可以萌发新梢 5 到 6 次;在桂北地区,一年可以萌发新梢 4 到 5 次。如果不及时进行短截放梢,就很容易导致枝梢独长或者丛状生长。
幼苗栽植后,干旱地的高度为 30 至 40 厘米,水田的高度为 40 至 50 厘米。要按照“一叉三枝”法进行短截放梢,也就是在每个分叉上留下 3 个左右均匀粗壮的枝条,把多余的枝条抹去。当枝条老熟时,在 20 至 25 厘米处进行短截,以促使发出新芽。同时,也可以采用轻度修剪让枝条放长后结果。
结果树管理
春肥主要使用高氮或平衡型复合肥(海人参海藻碳基复合酶肥);膨大期间进行有机质水肥淋施;采果后可施用含腐殖酸水溶有机肥(海人参海藻碳基水溶肥),以促进植株恢复;要重施冬春休眠期的有机质基肥;还要合理施用花前肥、壮果肥以及促放秋梢肥。具体的施肥量需依据树龄、树冠大小和挂果量来确定。
如果树势较好,可在 10 天后再进行淋施。叶面施肥方式增施硼、镁、钙、锌、铁等中微量元素。
水分管理要做到旱时能灌溉,涝时能排水。在春梢萌发以及开花结果期,倘若遇到春旱,就需要及时进行灌水以保持水分;秋梢老熟之后,要适当控制水分来促进花芽分化;果实处于成熟期时,要留意控制水分,以此增加糖分的积累。
整形修剪:对于结果树的整形修剪,应重点培育优质结果母枝。需按照“酌情保留春梢,剪除夏梢,统一放出秋梢,严格控制冬梢”的原则来进行整形放梢。也就是要人工抹掉早发且零星的新芽,留下那些早发的新芽并使其整齐,以此促使萌发更多、整齐且健壮的新梢。要本着疏密留稀、疏短留长、疏弱留壮的原则,在过旺的枝条上留下 6 至 7 片叶子进行摘心。当春梢长到 5 厘米时,留下 2 至 3 个处于不同方位的壮芽。
夏梢会与幼果争夺养分,从而导致大量落果。所以要及时把刚萌发的夏梢在 3 至 5 厘米处抹除,以此防止落果。每隔 7 至 10 天进行一次,一直持续到 6 月下旬或者放秋梢前 15 天。在 8 月初至 9 月中上旬,要把零星的芽抹掉。树势较弱的可以保留少量晚秋梢,其余的以及冬梢都要全部抹掉。冬季修剪主要以达到通风透光、枝梢分布合理且树冠紧凑的效果为主,还要剪掉病虫枝并集中烧毁,做好处理工作。
树冠上刺的处理
沃柑幼树容易在枝条上长出刺,结果之后容易刺伤果实。其一,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多施加磷肥和钾肥;其二,在放梢之前不要疏芽,要多留芽,以此减少刺的数量,等新梢老熟之后再疏除密生枝和弱枝;其三,当刺生长得又多又长的时候,需要在新梢转绿之前用手将其抹除,新梢老熟之后则要用剪刀将其剪除。
花果管理
沃柑的花数量较多,座果的概率较高,到了后期落果的情况较少。然而,这容易引发营养供应不足以及发育不良的问题,导致果实较小,果皮较为粗糙,品质较差,还会造成大小年结果的现象。所以,在盛花期每隔 2 到 3 天摇动主枝,这样有利于小果见到阳光并转绿。对于老弱树,在开花之前应当增加施用速效氮肥来使花朵强壮,在花蕾期每周喷洒一次磷酸二氢钾加芸苔素。
使用 500 倍液,目的是实现快速供养以及平衡营养分布。不建议通过喷施赤霉素来保果,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果皮变粗,进而影响果品。
溃疡病管理
柑橘溃疡病的管理主要就是要勤打药并且科学打药。在溃疡病还没有爆发的时候,不管喷什么药都是可以的。而一旦溃疡病爆发了,单独使用一种药的效果就会比较差。对于新手来说,他们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现在将一些关于溃疡病的防治经验总结如下:
一、溃疡病药物的混配
1、无机铜+内吸性药物混配明显增效
2、内吸性药物+保护性真菌药物增效
避免同时使用铜制剂和铜制剂,也不要将无机铜与其他金属离子农药混用。同时,不要长期单一地使用无机铜制剂,这样可以避免药害的叠加以及红蜘蛛危害的诱发。
二、剪除病部,带出果园烧毁
果园单位面积内溃疡病细菌的数量很大,并且传染性很强,很容易爆发成危害。为了降低溃疡病所带来的压力,应该尽早把感病的组织剪除,然后集中起来进行烧毁,以此来降低病原的基数。需要特别留意的是:
1、操作前必须喷过药
2、选晴好干燥天气进行
3、夏天要注意留叶防日灼
4、修剪后尽快打药防止剪口成为新的感染点。
三、雨前喷无机铜制剂
柑橘溃疡病属于细菌病害,风、雨是其主要的传播媒介。所以在夏秋风雨过后,溃疡病都有可能大规模发生。要密切留意天气预报,在风雨来临之前喷洒具有较强杀灭能力的无机铜制剂,以此降低果园中溃疡病菌的基数,这样就能减少溃疡病发生和蔓延的几率。
四、雨后喷内吸性的溃疡病药物
风雨过后,叶片和果实表面会产生伤口。害菌有可能侵入树体内部,其潜育期为 3 至 10 天。雨停后,应立刻喷布内吸性的溃疡病药物,比如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这样能够杀灭进入树体的致病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五,疡病预防措施
降低果园病原菌基数的主要手段包括选择无病苗木以及及时剪除病枝叶。选苗是很关键的,因为苗木一旦带病,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直接导致毁园。溃疡病的防治最关键之处在于要坚持做到一旦发现病枝叶就及时将其剪除。
沃柑幼苗出梢不统一,这是做不到“一梢两肥三药”及时用药的关键。如果出梢不统一,那么可以在放梢之前先淋施一次海人参海藻碳基菌酶肥 18-8-18 以及海人参海藻碳基水溶肥。一周之后,当顶部开始冒芽时,再进行统一修剪并放梢。
沃柑生长较为旺盛。在栽培过程中,需控制氮肥使用量。全年施肥应以有机肥、复合肥和中量元素肥为主,以高钾复合肥或硫酸钾为辅,同时配合使用含腐殖酸的水溶性肥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