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默认分类/正文
工作除赚钱外意义何在?如何热爱工作?这篇文章为你解惑

 2025年04月06日  阅读 3

摘要:一个人每周的工作时长至少为40个小时,平均一生要工作35年。这意味着除了睡觉之外,占据人最多时间的就是工作。然而,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工作呢?除了赚钱之外,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让自己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呢?这篇文章值得你花费10分钟认真去阅读...

一个人每周的工作时长至少为 40 个小时,平均一生要工作 35 年。这意味着除了睡觉之外,占据人最多时间的就是工作。然而,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工作呢?除了赚钱之外,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让自己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呢?这篇文章值得你花费 10 分钟认真去阅读。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请你思考一个问题:

工作对于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是赚钱的工具?还是获得自己想要生活的手段?

很多人觉得工作的意义仅仅是赚钱,把工作当作人生里的“必要之恶”,将工作与生活区分开来,觉得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秉持着“拿多少钱就做多少事”的态度,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坚决不多做,对于加班的情况能躲避就躲避,通常在六点钟下班,而到了五点五十就开始整理自己的物品。

然而,存在着一小部分人,他们有着诸多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

办公室里最后一个走的总是他;

常常喜欢去参加其他部门的营销会议,总喜欢“没事找事”;

周末时也不愿安静歇息,若看到有值得学习的文章,就会把其甩到工作群里。

我一直对他们如此拼命工作的根源动力感到好奇,它究竟来自何处?他们与我们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区别?

在《干法》中,稻盛和夫将人分为三种类型:

1)不燃型: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人;

2)可燃型:点火就着的人;

3)自燃型:没人点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人。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同龄人当中,升职涨薪速度最快的那些人,往往是第三种人;成长进步最多的那些人,往往也是第三种人;而这第三种人就是自燃型的人。

他们自主驱动力极强,长期处于学习状态。他们不把工作当作任务,而是觉得工作很有趣。他们不会等别人吩咐才行动,而是在别人吩咐之前就主动去做。

当你在装作没看到工作群里的消息时,自燃型的人一直精力充沛,到半夜还在群里积极地出谋划策。

当你在极力拒绝那些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时,自燃型的人总是喜欢多管闲事,对其他人的工作进行“指手画脚”。

当你摆手摇头表示自己“我不会”时,自燃型的人很“傻”地将活揽到自己身上,并且一句接一句地说“我来试试吧”。

他们不一定比其他人更具聪慧,也不一定更擅长工作,然而他们的身上常常会散发出一种对工作饱含热情的气息。

这种热情如同《星际大战》里能让人获取宇宙巨大力量的“无限原石”,给他们的工作注入着动力,且这种动力源源不断。

我身边有一个这样的人,她处于大四的实习阶段,并且在同事们的口中被称作“小才女”。

她为何会被这样称呼呢?因为她不但具备设计的能力,能够手绘,还会剪音频。同时,她也会写文案,会进行排版,擅长做运营,并且还会摄影……

然而她并非一开始就什么都会。我们公司的实习生数量较少,于是部门里的其他人就会私下把自己的工作交给她去做。

遇到不会做的情况时,她不会讲:“啊,这个我不会。”而是欣然地接受并说:“好呀,我未曾做过,不过能够尝试一下。”

她的签名是这样写的:“请尽情压榨我,让我成为一个有利用价值的人吧!”并且她确实给人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她拿着实习生的薪资,却在做着好几个人的工作。

她实习虽不到一年,可成长速度却极快。关键在于,在这个过程里,她自身感觉很满足且很快乐。这种状态使得我这个老员工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感。

我开始产生怀疑,之前将赚钱当作工作的唯一目的这种观念是否是错误的呢?

如果工作的意义不是赚钱,那么我们努力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工作观呢?

这个问题,稻盛和夫给出了答案。答案是热爱你的工作,并且要像谈恋爱那样迷恋你的工作。

热爱工作是一种投资

一个人每周的工作时长至少为 40 个小时。平均每个人的工作年限是 35 年。这意味着除了睡觉的时间外,占据你时间最多的就是工作。

在每天8个小时的时间里,怎么度过取决于你。

你是要在一天中精力最充足的时间里浑浑噩噩地度过,还是集中精力去解决一个个抛过来的难题,以此来磨练自己的技能呢?选择权在你手中。

记得之前与某公众号的负责人出去聊天。还没到达时,就看到他在咖啡馆里掏出一个笔记本电脑在工作。他说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背着一个双肩包,包里装着电脑,这样方便随时随地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他给我讲了一句话,印象极为深刻。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如今的年轻人实际上并不缺钱财。如果工作仅仅是为了获取钱财,那实在是太对不起自己所花费的时间了。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工作不是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投资。

你想,每天你拥有的时间是固定的。你把这些时间用于逛淘宝、聊微信,这些时间就被消耗掉了,过了就不会再回来。

如果你把这些时间用于努力工作,用于提升自己的技能,那么这些时间就会成为一种投资,能够给自己的未来带来增值。

那个刚开始被我提到的实习生,每当接到做图的任务时,她不会呈现出“啊,又要加班了”的那种状态,而是会展现出“好开心啊,又能够设计自己喜欢的图了”的神情。

她不觉得这是一种付出。她觉得这是一种得到。她每天能够磨练自己的审美。她每天会不断修改图片直到自己满意。她自己也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当开启投资模式时,工作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复利”。其一,工作能力会得到提升;其二,能获得其他同事的认可;其三,会有成就感的爆棚。

热爱工作能提升你的心志

稻盛和夫说过:劳动的意义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怎么讲呢?

他在《干法》里讲了一个故事,他曾在某电视节目访谈期间听到一位木匠师傅所说的话:

树木中寄宿着生命。在工作时,我们必须倾听这种生命所发出的呼声。当我们使用千年树木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程度必须能够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

这位 70 多岁的木匠,小学毕业。几十年间,他只从事过这一项工作。期间,他有很多次想要辞职不干,但他克服了种种劳苦。这样的过程孕育了他厚重的人格。

朋友跟我讲过一件事,她们公司的某个项目出现了问题。半夜时,老板在群里发送消息,询问该如何处理。然而,其他同事都装作没看到,没有一个人给予回复。

我的朋友最后忍不住在群里进行了回复。紧接着,他立马接到了老板打来的电话。老板接纳了朋友提出的建议。

这事之后,每当有重要工作时,老板都会点名问她的意见;每当出现严重问题时,老板也都会点名问她的意见。

你会发现,当你不再选择“逃跑”,而是决定面对问题并直视它时,你的人格得以磨练。你逐渐从一个喜欢逃避、厌恶麻烦、随意任性的人,转变为一个能够直接面对问题、富有责任感、值得信任的成熟社会人。

而这些,是工作能够带给你的,比赚钱更重要的东西。

热爱工作能够扭转局面

只有热爱工作的人,神迹才会将临。

这句话类似吸引力法则,意思是若你全身心投入工作,无论是吃饭时还是睡觉时,都在思考工作,那么困扰你许久的那个问题或许在某个时刻会获得启示。

稻盛和夫在《干法》中讲了一件自己的亲身经历:

有段时间,他在工作里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研究怎样让“镁橄榄石”成型,然而一直都没能找到合适的办法。

有一天,他在思考这个难题。接着,他走进了实验室。走着走着,他突然被某个容器给绊了一下,险些跌倒。他低头一看,发现自己的鞋子上沾了松香树脂。就在他想要询问是谁把这玩意儿放在这里的时候,一个念头突然闪过他的脑海,那就是“就是它!”。随后,他利用松香树脂作为粘结剂,完美地解决了问题。

稻盛和夫认为:热爱工作,抱着纯粹的动机和强烈的愿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能够感动上帝,从而获得天铸。

他将那一刻称作“神的启示”。然而实际上,倘若他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即便神迹出现在眼前,他也无法察觉。

这种“神迹”无处不在:

高中时期,为了完成数学作业的最后一道答题,我进行了冥思苦想。在吃饭的时候,突然有了解题的思路。

一个广告文案深夜加班后回到家,在睡前刷微博时看到了一个消息,紧接着突然就想到了一个极为绝妙的金句。

一个策划花费了几个通宵的时间来制定一个方案,然而大家都觉得不满意。在聊天的过程中,由于朋友说了一句话,他便获得了启发……

古往今来,你看,被苹果砸过头的人应该有不少。然而,被苹果砸到后能想出万有引力的人,却只有牛顿一个。

你只有全神贯注在工作上,才会从生活中获得启发。对于那些从来不想着工作的人而言,即便有“苹果落下”这样的现象,他们也依然无法领会“神迹”。

热爱工作能获得幸福

稻盛和夫曾说:一种选择是从事自己喜欢干的工作;另一种选择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

有人或许会质疑,这句话是否显得有些神乎其神?然而,倘若你切实去践行它,便会发觉这个道理是极其容易理解的。

张佳玮曾提及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一个事例,有一对厨子。饭馆打烊之后,他们在厨房中给自己炒了一盘菜,接着找来了一些小酒,然后惬意地享用起这顿饮食。

他们还活着,就是因为一天还有那么一两个时辰。

古往今来,人们的幸福很简单。

普通人找一份喜欢的工作,下班后回到家,接着打开电视,然后把西瓜切成两半,再用勺子挖下最中间的那一口,这就是幸福。

那既然如此,天天待在家里吹空调吃西瓜不会更幸福吗?

我以过来人的经验向你说明,每天只是吃吃喝喝的这种生活。在第一个星期的时候,你或许会觉得很享受。然而,如果把这样的生活持续一个月,甚至半年,你就会发现,你根本无法感受到快乐了。

我感到最幸福的时候曾是周五晚上。那时一周的工作刚刚结束,晚上便能够去影院观看一部最新上映的电影。

辞职之后,我发现周五的意义消失了。每一天在我看来都没有差别,我再也感受不到期待和兴奋了。

因为幸福是一种对比,或者说是一种感受的落差。

你感到温暖,是因为外面正在下雪;你觉得清爽,是因为刚刚进行了大汗淋漓的运动;你觉得幸福,是在周五结束了一周的工作,能够好好放松休息的时候。

不可否认的是,工作能够给人带来意义感。

稻盛和夫曾说:“拼命工作的背后是有快乐的。拼命工作的背后是有欢喜的。就如同慢慢长夜结束后,曙光就会到来那样。”

朋友在日本旅行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们走进一家店,看到门外有一位老爷爷,这位老爷爷专门负责在客人出门时把客人脱下的鞋拿过来。门外的鞋数量不少,然而这位老爷爷在客人出门之前,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分辨出哪双鞋是哪位客人的。

哪怕是一份“提鞋”的工作,只要你用心且努力地去做,就能够赢得人们的敬重。

养成对工作的仪式感。对于任何工作,都要想尽办法把它做好,做到极致。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赢得别人的认可,也才能够获得一个充实且充满意义的人生。

你想要每天过得有意义吗?可以,热爱你的工作。

你想要成功吗?可以,热爱你的工作。

你想要获得幸福吗?可以,热爱你的工作。

本文的作者是 Juno,他是壹心理和领英的专栏作家。他每天都会让自己有所进步,为大家带来关于心理学、职场以及书评等方面的深刻见解。他的微信公众号是“孤岛”,公众号的 ID 为(具体 ID 未给出)。

券商中国属于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的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那些原创内容拥有著作权。如果未经授权就进行转载,那么将会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ID:

在券商中国的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或者简称,就能够查看个股行情以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或者简称,就可以查看基金净值。

有一种美好习惯,叫做阅后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16826.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博览广文网,让阅读更简单,让知识更有温度。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博览广文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8012600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