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孙婧妍
朋友圈汇集了我们过往的人脉,这些人脉很密集。它有助于我们维系客户,也有助于我们提供服务。
同时,在开拓客户的过程中,最常见的做法已不再是进行名片交换,而是通过扫一扫来添加微信。
今天这篇文章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那就是律师怎样起好微信名。同时,我们要排查文中列举的 10 大禁忌,以此来获取客户的专业信任。
[]
02只写姓不写名
[]
[[]1993]
05 姓名前面加A
[]
07姓名后写了太多专业太长
08 姓名后加「咨询收费」
09姓名前后加表情符号
10名字加过于局限的地域标签
01
没有用真名用昵称
[]
比如说,守卫正义、一帆风顺等。
这么做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当客户加你的时候,需要更改备注,这会带来很多麻烦;其二,客户一旦回头忘记了你的名字,就不知道所加的这个微信是一位律师的微信。即便你苦心经营并在朋友圈发内容,客户在朋友圈看到的只是热闹,根本不知道你究竟是谁。
02
只写姓不写名
第二个禁忌,就是虽然用的真名,但是只写姓不写名。
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两万名律师好友。在这些好友中,叫张律师的有很多。他们完全没有任何辨识度。
如上所示,大家只写姓,客户会记不住你,到底你是哪个张律师。
[]
03
写全姓名但没写「律师」
第三个就是真名的全名写好了,但是后面没有加律师两个字。
比如直接写:张三。
我们做律师,当客户第一眼看到我们的名字时,就能知晓我们是一名律师。其中,最简单直接且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在全名之后加上“律师”这两个字。
当客户脑海中有问题需咨询,却一时记不起你确切名字时,他们会转而进行搜索。他们会在自己的朋友中搜索带有“律师”两个字的朋友,这样你就会被客户搜到,从而不至于被遗忘。
如果不在自己的名字上放置律师这个关键词,就无法凸显身份的存在感。当客户想要找你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容易找到你。
04
只写专业业务领域不写名字
比如,做法律咨询,微信名就叫「法律咨询」。
这种命名通常在机构号、律所号、法务公司号中出现。它由个人进行运营,然而却属于机构。它是微信号。
微信是一个人身依附属性较强的社交软件,法律服务也是人身依附性较强的服务行业。如果微信名字取成像机器人那样,就会非常不利于我们获得客户的专业信任。
05
姓名前面加A
我知道大家想在姓名前加 A,原因是在客户的通讯录中能够显示在最前面。
[]
比如,做物流的,做民宿的,做中介的,做印刷的。
一般来说,列表中那些加了 A 的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他们的客单价要远远低于律师服务业的客单均价。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加 A。
职业不存在贵贱的差别。然而,倘若我们将业务定位为客单价稍高一些的类型,那么这样做就会使自己处于费用难以收取的尴尬境地。
06
姓名后面加电话号码
比如,A张三律师。
姓名后电话,让客户有一种随时随地能找到律师的爽快。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并非是店小二。要知道,我们从事的是专业知识服务。如果这样做,会使我们作为专家、老师、律师的身份降低。
折中的办法是,我们跟客户私信打招呼时,发送电话号码就行。
07
姓名后写了太多专业太长
比如,A张三律师-股权律师-劳动法律师-诉讼律师
文字长度过长,你取了这么一长串的名字,在微信上或许无法完整显示,甚至会出现折行的情况。
另外,你在名字上所涵盖的业务领域数量过多。这样一来,客户反而难以清晰地记住你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我们可以用一个范围更大且更易记住的来概括自身的业务领域。例如,倘若业务方向属于公司商事领域,那就写成“公司商事律师”就行。要是专精于一个股权领域之内,写成“股权律师”就可以了。
08
姓名后加「咨询收费」
比如,张三律师(咨询收费)。
明码标明是可以的。然而,在名字当中标明会显得很刻意,并且会让客户感受到距离感。
客户添加了微信后,立刻会有一种欠钱的感觉,这种感觉很不好。因此,客户就不会跟你聊他所遇到的问题了。
我们可以先聊上几句,私信的时候,和客户再谈收费标准问题。
09
姓名前后加表情符号
比如,姓名前面加了个猴子,后面加了翅膀。
律师具有专家身份属性,这要求我们必须保持严谨。如果娱乐性过强,就会减损我们的专业严谨形象。
我们选择了这样的职业,就需要服从该职业的一些刻板印象,并且要尽量避免过于儿童化和娱乐化。
10
名字加过于局限的地域标签
比如,我老家是湖南邵阳,一个四线城市,我给自己这么命名:
邵阳律师姚俊倩。
这么命名会显得有点局限,难道湖南长沙的案子,我就不接了吗?
我们律师的微信名无需添加过于受限的地域标识,因为跨市跨省办案的情况时常会出现。
如果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律师,那么可以加上北京律师、上海律师这类地域标签。因为这些地域就如同三甲医院的医生一样,北上的地域标签能够让客户对我们的专业产生更强的信任。
总结
微信名命名有 10 大禁忌,上述总结涵盖了这些禁忌。这些细节场景的描述或许并非最为全面,但都与以下 3 点目标相对应:
第一,要让客户眼睛一扫就知道你是一名律师;
第二,要让客户更快地记住你是一名律师;
第三,要让客户想要咨询你的时候在微信里找到你很容易。
大家的微信命名可以朝着以下 3 点目标努力:排查禁忌,从而收获客户的专业信任。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