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小川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艺术与人工智能开始结合。这正引领我们步入一个全新的数字艺术纪元。袁侃、周怡所著的《数字艺术新纪元——艺术与人工智能共舞》一书。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变革的内涵与可能。这本书是对数字艺术的全面探索。也是人类创造力与机器智能碰撞交融的思想盛宴。
书籍首先引领读者踏入数字艺术的神秘殿堂。数字艺术是源于 20 世纪末的新兴艺术形式,如今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书中对数字艺术的起源进行了详细阐述,还介绍了其发展简史,以及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韩国艺术家白南准,美国艺术家格雷厄姆·温布伦,还有马塞尔·杜尚的互动作品《旋转玻璃片》,这些艺术家及其作品一起构成了数字艺术那丰富多彩的画卷。数字艺术具有交互性和虚拟性的特性,它与互联网、达达主义、激浪派以及观念艺术紧密相联,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
《数字艺术新纪元——艺术与人工智能共舞》
袁侃 周怡 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AI 艺术在数字艺术领域备受青睐。书中对人工智能艺术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创作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AI 艺术是计算机经过训练后所创造的,具有独特系统性的算法美学艺术。它突破了人类因身体、大脑及其他方面的制约而产生的局限性,创造出了另一种美学艺术。、、 等工具的出现,使得艺术创作的门槛大大降低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艺术创作。这些作品不但展现出了独特的创意以及表现形式,还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边界,把当代艺术的内在活力进行了分解和重构,开启了一扇全新的艺术大门。
书中展示了人工智能艺术在多个文化场景中的应用,这些应用通过大量实例作品体现。比如,AI 在文物修复领域有应用,它让古老文物能以数字虚拟形式永久保存,还能让我们跨越时空界限,重回它们的时代。这种数字化手段赋予了文物新生命,让我们在创新中感受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人工智能艺术的兴起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美学和艺术课题的讨论。书中对这些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探讨。其中之一就是人工智能编舞作品的艺术价值。尽管有多部人工智能编舞作品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了公演,但是学界对其艺术价值依然存在疑问。书中考察发现,通过审美经验理论来看,当前人工智能编舞能带来全新的感知识别体验,还能提供以观看者为中心的审美经验,基于此确立了它的艺术价值。这一发现既为我们理解数字时代语境中人工智能与舞蹈的关系给出了新视角,也为我们接受和体验人工智能艺术作品提供了新思路。
书中不仅对数字艺术和人工智能艺术进行了深入探讨,还对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在不断进步,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在此情况下,数字艺术会展现出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人工智能会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将与人类一起创造出更多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的艺术作品。
《数字艺术新纪元——艺术与人工智能共舞》这本书内容丰富,见解深刻,视角独特。它为我们揭示了数字艺术与人工智能结合后所具有的无限可能。这本书不只是一本关于数字艺术和人工智能艺术的入门书籍,更是一本能够引领我们迈向未来艺术世界的指南。对于对数字艺术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佳作。对于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也是佳作。这本书对于所有这类人而言,无疑是不可多得的。
作者是武汉大学的副教授,他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的专业会员,同时也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的会员。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