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系八方/正文
日本孩子的死亡教育:领养小猪150天后屠宰,建立情感后又失去

 2025年04月06日  阅读 21

摘要:导语前段时间,开心爸爸于网上看到一则“旧闻”,此“旧闻”是关于日本给孩子进行的死亡教育。他们的死亡教育是这样做的。老师带领着36个小学生,在150天的时间里。36个小学生分别领养了两头小猪,然后把小猪饲养长大。150天后,把这两头猪送往屠宰场...

导语

前段时间,开心爸爸于网上看到一则“旧闻”,此“旧闻”是关于日本给孩子进行的死亡教育。

他们的死亡教育是这样做的。

老师带领着 36 个小学生,在 150 天的时间里。36 个小学生分别领养了两头小猪,然后把小猪饲养长大。150 天后,把这两头猪送往屠宰场宰杀,接着把猪肉分门别类。

孩子们刚开始看到小猪时满脸嫌弃。确实,当时那两头小猪其貌不扬,脏兮兮的,难以让人联想到可爱。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和小猪的感情建立起来了。他们开始兴致盎然地与小猪打闹,还为小猪打扫猪圈,给小猪洗澡,并且给小猪起名字、讲故事等。然而,好景不长,很快 150 天就过去了,两头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的小猪被强硬地带走,送往了屠宰场。这还没完,很快经过处理的猪肉又被送到了孩子们面前,并且要求孩子们把这些猪肉当作午餐。

可以想象,那个活泼的小猪变成了猪肉,这让谁都难以接受。这些孩子们也是如此,有的孩子一边哭泣一边吃,有的孩子默默不语,有的孩子夹着一块肉却怎么也喂不进嘴里……

他们采取如此残酷的举动,给 36 个孩子上了一堂课。这堂课让孩子们明白了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后期关于这种做法的讨论不少。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太残酷了,把原本有感情的动物变成了腹中的肉,有些矫枉过正。而有些人觉得,死亡教育本身就不是一件温和的事情,死亡对我们而言是冲击极大的,若没让孩子提前接受残酷的现实,他们日后很难自如地面对死亡。

抛开这些讨论。尽早给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是重要的。尽量真实地给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也是重要的。

对孩子来说,生命教育有多重要

近些年来,经常会有一些孩子们轻生的新闻发生。

17 岁的男孩在桥上奔跑 10 来米后跳进河里面,9 岁的男孩打破学校玻璃却不敢和爸爸妈妈说,最后以死谢罪,还有初二男生被妈妈打了两个耳光就直接跳楼,这些各种各样发生的孩子们轻生的新闻,真的就像一把大锤子一样敲打着每个爸爸妈妈的心。

我们到底该教育孩子些什么?

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压力确实很大,学业方面有压力,家庭方面有压力,学校方面也有压力等,这些压力像大山一样压在孩子身上,让还稍显稚嫩的他们难以喘气。并且现在很多家庭的爸爸妈妈很少与孩子沟通,也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情况,所以当问题出现后,孩子们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常常会选择比较激烈的方式。

另外一方面就是现在的孩子,真的太缺少生命教育了。

之前看过一句话,如今的孩子通常都缺乏三种极为重要的教育,即性教育、生命教育以及财商教育。这三种教育时常处于缺失的状况,由于以往陈旧的观念,爸爸妈妈不愿与孩子谈论,不想让孩子过早接触这些话题。然而,孩子们会不断遇到类似的问题,甚至有些孩子因懵懂而付出了重大代价。

特别是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逐渐变老。隔壁的老爷爷突然患上了难以医治的疾病。家里养的小金鱼某天突然死掉了。今年席卷全世界的是冠状病毒性肺炎。这些事情都在向孩子们传达,这个世界并非如他们所想的那般美好,有些事情的发展不会如他们所愿那般顺利。

生命教育能够告诉孩子,人生并非全是快乐,会有分离和失去。爸爸妈妈该告诉孩子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失去,如何面对分离,这也是孩子成长前应学到的一课。

如何给孩子讲好一个生命的故事

而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生命教育的方式或许会更深入和复杂。

3 岁前的孩子,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较为浅显。他们对于死亡生命这件事,更是没有什么概念。因此,在这个期间,爸爸妈妈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主要可以通过比喻的方式,或者结合现实生活来进行。

3 至 6 岁的孩子,已有一定自我意识,对世界也有一定认识。然而,生命与死亡这件事,在他们看来太过宏大。爸爸妈妈可侧重于安全讲解,以及讲述死亡很危险的方面,提前为孩子进行科普。

8 岁以上的孩子能够进行正常的生命教育。面对孩子的疑问,不能再蒙混过去。应该以科学的角度和态度看待此事,去了解生命和死亡。

一般来说,给孩子讲述生命教育这件事,要做到“不避讳”。同时,回答孩子一些关于死亡的问题,也要做到“清晰”且“简单”。

首先是不避讳,这里说的是生命教育是一件很需要尊重的事情。

尊重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要尊重孩子。孩子提出疑问时,应如实告知他们。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尊重他们听到死亡后的各种反应,也要尊重他们面对死亡时的一些恐惧。将孩子视为独立个体,以尊重的态度进行讲述,这样给予孩子的教育才会更有针对性且更有效。

另一方面是尊重死亡。死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同时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死亡代表着生命的现实性与有限性。爸爸妈妈对生命表现出尊重,孩子才会有更正常的态度。

其次是清晰,给孩子讲清楚生命的来龙去脉。

生命本身是一个宏大的话题。对于成年人而言,它是一个复杂的认识。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因此,爸爸妈妈更应当给孩子一个清晰的认识。

至于如何给孩子讲,爸爸妈妈们可以根据实际的事情展开。

前段时间,开心养的几条小金鱼死了一条。晚上回家时,他发现有条鱼飘在了鱼缸的水面上方,而且翻了白肚子。爸爸妈妈可以借此机会给孩子进行清晰的讲解。

小鱼死了,意味着它不能再像之前那样随意游动了。死了的小鱼,不会有饥饿感,不会有口渴感,它失去了所有的感觉,只是静静地漂浮在那里。类似这样的机会多了,就能为孩子构建起一个较为全面的、关于生命和死亡的认识。

最后变得简单了。爸爸妈妈能够借助某些特殊的方式,用以帮助孩子去理解死亡以及理解生命。

在《关于儿童与死亡》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一个概念,即通过绘画和游戏过程,能够有助于儿童理解或面对死亡。如今市面上关于生命和死亡题材的绘本数量不少,爸爸妈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给孩子读,这样能更简单、更好地帮助孩子认识到生命和死亡。

比如阿狸的这本《梦之城堡》。

阿狸和妈妈一同前往山顶去看夕阳。妈妈突然讲道,倘若有一天自己去世了,就希望能埋葬在山顶,如此一来便可以每天都看到夕阳了。

然后稚嫩的阿狸就和妈妈进行了一段关于死亡的对话。

妈妈温柔地告诉阿狸,死亡意味着再也等不到妈妈归来,再也无法见到妈妈。不过,却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去感知妈妈的存在。

最后夕阳下的小阿狸虽然有点悲伤,但还是有点幸福。

故事简单,却向孩子很好地说明了死亡之事,还讲清了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其实对孩子而言,安全感的来源并非“死亡不会来临”,而是即便面对死亡,我们也能以更好的心态去应对。

我们不能让孩子不再接触死亡,但是我们可以给予孩子一个正确的心态,使他们能够以更加坦然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切。

开心爸爸有话说

对于孩子而言,生命教育是伴随他们成长始终的。但最终可归结为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看待死亡,二是如何更好地度过每一天。

既然有一天注定要死去,那么在活着的时候,我们要深刻体会生命的快乐,要深刻体会生命的悲伤,要深刻体会生命的喜悦,要深刻体会生命的痛苦,接着在这些之中体会到人生的千滋百味。

这其实就是人生,也是爸爸妈妈应该教给孩子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16637.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