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青浦检察
“薅羊毛”占小便宜
是正常的消费心理
有人却故意利用商家规则漏洞
注册无数小号
恶意套取巨额赔偿金
结果呢???
他们 “薅羊毛” 薅进了 班房
经查,2017 年底至 2018 年 4 月期间,湖北省某一地方有多人借助美团公司存在的漏洞,购买了数量众多未进行实名登记的电话卡,并且将这些电话卡用于注册美团账号。
先在美团 APP 上预订酒店房间,接着谎称找不到酒店且到店无房,然后致电美团客服,最后申请退还全部订金并骗取美团公司每单 20 到 50 元不等的额外赔偿款。
李某甲在广东省一家网络公司工作,平时热衷搜集各种优惠信息。
2017 年底,他察觉到美团 APP 存在一个漏洞。即用户注册的账号,在进行申请理赔款以及提现操作时,并不需要银行卡与该账号绑定的身份证保持一致。
也就是说,一个账号具备绑定多个非个人名下银行卡以进行提现的能力。一张银行卡能够被多个不同的美团账号绑定起来用于提现。
原来,美团公司曾推出用户体验赔偿政策:
在美团 APP 上进行酒店预定。若顾客到店时酒店客满,或者顾客无法找到所预定的酒店,那么美团公司能够退还全部定金,并且支付额外的赔偿金。
这原本是美团公司用以提升顾客体验和满意度的良好政策,然而却变成了李某甲极力“薅”取利益的对象,就如同那只被“薅”的羊一般。
独薅羊毛不如众薅羊毛。
2018 年 1 月,在过年回乡的时候,李某甲把诈骗的方法告知了李某乙、谭某、邓某等多位亲友。并且,他把那些能够骗取赔偿金的酒店信息,以每家 100 元的价格售卖给了他们。
谭某在这期间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未实名电话卡。他与李某甲、李某乙等“元老”又另外聚集其他人,在湖北、广东等地租用宾馆,设立了“工作室”。他们利用多张银行卡集中进行作案,然后将赔偿金提现。
李某甲等人为避免美团公司察觉,将每张电话卡的诈骗次数限定在 3 至 4 次,并且每人每天作案的数量在 30 单到 50 单之间,且数量各不相同。
据统计,涉案人员共计骗取美团公司人民币20余万元。
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针对被告人李某甲等 8 人提起了诈骗罪的公诉。
11 月 11 日,青浦区人民法院针对其中 3 人作出了一审判决。3 名被告人被判处二年至三年六个月不等的刑期,同时被处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不等的罚金。
在办理该案期间,该院同时进行追捕工作和追赃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帮助企业追回了数万元的损失,并且依法对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保护。
据悉,美团公司已于2018年4月取消上述赔付制度。
检察官说法
青浦区检察院认定,犯罪嫌疑人李某甲参与其中,李某乙也参与其中,谭某同样参与其中,他们伙同他人。其目的是以非法的方式占有财物,通过虚构事实以及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了公私的财物。所以,应当以诈骗罪来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目前,该院发出追捕的人数为 13 人。现已成功追捕到位 9 人。起诉的人数为 8 人,在这 8 人中,有 3 人已获得前述判决。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