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每天都身处职场。各位是否发现,除了上班时间按部就班地工作外,即便下班后,其实也并未脱离“江湖”。因为有一种事物叫做朋友圈,它就如同我们在职场的微表情一样,能让上级领导、同事以及客户随时随地通过你朋友圈的状态,了解你的近况,进而推断出你的个性和兴趣等方面的信息,这关乎职业素养。那么,怎样发朋友圈,才能为你的职场加分呢?其实原则仅有一条,即多发无益而少发少错。捷克有一位雷达专家发明出了一个别具一格的雷达,他仅仅接收信号,从未发送信号,因而也就不会错误地发送任何情报了。之后,此雷达被某些专家运用到职场中,形成了马塔拉效应,以此告诫职场人士,多说无益,少说少错。延伸到朋友圈的话,我们可以认为多发是无益的,少发则少错。这里的“多”指的是以下几类。
第一,每天发送的条数较为繁多。有的人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发布状态,这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工作十分清闲的人,又或者是对工作不上心。不然的话,为什么在工作时间都在发朋友圈呢?这种印象,怎么可能不会给职场减分呢?
第二,同类内容发送的频次较高。每天虽只发两三条,但大多为同一类型,例如晒娃秀恩爱、健身打卡自拍晒图等。这样一来,给领导同事的感受是,此人每天最重要的事情似乎就是跑步健身、做饭带娃、自拍抒情,而工作则像是其兼职。于是,你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有工作的全职主妇。那么,你是否应该多发与工作有关的同类内容呢?我的一位大学同学,他在朋友圈每天都转发职场管理人士的 32 招,还有如何管理一盘散沙的团队之类的内容。同事们认为他这是在直白地表达自己想当老板的想法,那么老板是怎么看的呢?或许他这是在委婉地给我提意见吧。
第三,悠闲生活状态展现较多。虽频次不高且内容不单一,但频繁展现出极为悠闲的生活状态。我们勤奋肯干、天天加班的小白犯了此错,他周末常发泡吧照片,其实是她闺蜜开的酒吧,大家周末在那聚会省钱,可人家觉得这姑娘夜生活太丰富。还有一位高冷姑娘,周末发的状态不是在做 spa 就是在咖啡馆发呆,旁边还会有意无意放个名牌包包,然后配一行字,一个放松的周末就过去了,结果呢?刻薄的同事在背后议论,说这个姑娘工资不高却有钱享受。这话有些刻薄。其实,如果是企业女 boss 这样说,会让人觉得她既会赚钱又懂生活。但若是职场小白,boss 可能会想,这孩子好像不用工作似的,毫无斗志,爱慕虚荣,只知贪图享受。
第四,生活方面有太多负能量,比如身体抱恙,还有在银行排队、遭遇雾霾天气等;家庭方面,老公醉酒,孩子叛逆,这些事情都能成为吐槽的对象,整个人就像个怨妇。情绪方面,总是哎呀气死了气死了,后面还跟着一串感叹号。那些八卦的人会问你到底怎么了?但千万别以为别人是真的关心你,人家只是出于好奇罢了。而不八卦的人根本不会说什么,只会觉得这个人大有病又犯了。大家都喜欢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人,可别总是负能量满满啊!你工作即便认真,也只会让人和你保持距离,进而影响你的职场人际关系。最不该有的就是对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吐槽。在领导那里受了委屈,就在朋友圈里说,这是一种完全不合理的评判体系。和同事有了矛盾,也要表达出来,这会让人产生怎样的想法呢。
其实我知晓很多爱多发朋友圈的朋友并非那么复杂,他们所想本身很简单。违反“多发无益,少花少错”原则的深层次缘由在于,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存在感,能在众多点赞和评论中体现自身价值,弥补内心的空洞。一个每天晒早饭的女人,很可能仅有一手厨艺,却没遇到懂得欣赏她的老公。一个每天晒肌肉的小伙,或许在现实中没遇到懂得欣赏他的姑娘。那个每天发职场管理技巧的经理,在公司其实一直未得到重用。你们想一想,在你给别人的点评里,有多少是认认真真的呢?大多只是客套罢了。因此,你实际上刷不出价值和存在,反而会让别人通过内容误以为你缺乏职业素养,进而让你错过一些职场的好机会。
那么怎样在朋友圈为你的职场增添分数呢?包含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思想以及职业习惯等方面。实际上,对于同样的内容,只要改变你讲述的角度,就能够体现出职业素养。
首先说说学习类内容。我们单位开例会时,领导特地表扬了一位新来的同事,说他爱学习。因为这位姑娘在她的朋友圈里分享了读书的内容。领导是这么说的:今天看了《生命的重建》,得知原来有很多疾病是有心理原因的。下次在编辑健康节目时,也可以试试把这个加入。觉得很有趣的在于此。这条朋友圈的价值不只是我买了一本好书并拍张书的封面。它非常具体地说出了读书的感受,还联系到了工作,无意中展现出了他不断提升职业技能的行为。
休闲生活类的内容,偶尔发些酒吧相关内容没什么。年轻人嘛,生活本就应丰富立体。然而,若这样配词,感觉会更好呢,比如聚会很开心哦,闺蜜们都有了新进展,有的升职了,有的当妈了,还有的在创业。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不是吗?同样是晒给孩子做的早饭,这样说就晒出了新高度,“熊孩子你赶紧吃吧,吃完妈妈就要上班啦”。在丰富立体的生活里,体现出了你积极向上的状态。你还向往进步,有着工作为先的职业理念和习惯。
好文分享类。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每天六件事非常不错,感觉仿佛是为我专门定制的。赶紧学起来,让今年的工作生活变得井然有序,不要再手忙脚乱、杂乱无章啦!要注意,这里所说的好文章从表面上看只是与生活甚至情感相关的,但这样发朋友圈却体现出这位做财务工作的姑娘时刻具备职业意识,明白自己的工作必须紧张且有序。
人际交往类的朋友圈内容,比如单位聚餐聚会,还有与单位有关的广告文,一定要配上图片发送。这样做能体现出你爱岗敬业,能够融入集体,以单位为荣的高度职业道德。其实这些内容本身并没有改变,只是改变了表述的方式,就能充分展现你的职业素养。
最后来说说朋友圈发送内容的频次和内容比例。有一位数学家发现,所有的美,其比例都是 1:0.618,这就是著名的黄金分割点。后来,这一观点被论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医说饭要吃七分饱;拍照片时,人站在照片的 2/3 处,比站在中间会让画面更具美感。我认为职场的人际交往也应有黄金分割点,比如对同事的热情保持七分就好,太热情会烫着人家;职场说话不能太满,要学会给自己留有余地和提升的空间。那么说到发送朋友圈的内容,黄金分割点在哪里呢?
第一,一个月有三十天。如果不是工作所必需,二十条可视为黄金分割点。每个月的朋友圈内容不要少于十条,若太少,别人就容易将你遗忘。尤其当你平时很少与老板接触,性格比较内向,且工作在短时间内难以看出成效时,朋友圈就如同你的微表情。你要让大家知晓,这里还有这样一个小白,他在忙着充实自己,忙着奔波忙碌,忙着生活,忙着像其他同事一样,为这个单位、为这个公司、为这个集体尽心尽力。
第二点,在所有内容里,有 2/3 与工作相关较为合适。若全部都是积极向上的工作内容,会让人觉得你乏味、无趣,且“工作狂”现在已不是褒义词啦!而一个既勤奋工作又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更具魅力。这种魅力能让领导欣赏你,同事喜欢你,客户乐意靠近你,也能为你的职场加分。
最后我们来进行总结。若要通过正确发送朋友圈为职场增分,需注意以下三点:其一,不要多发,少发能减少错误;其二,更换一种表述方式,使朋友圈能展现你的职业素养;其三,找到发送朋友圈的合适时机点。
每周从周一到周四进行更新。朋友们可以进行转发、留言以及讨论。将内容发到“朋友圈”是更好的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