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高层报告会暨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表彰奖励大会”于北京举行。潍坊市农科院的“潍花系列 9 个花生新品种转化与推广”项目荣获优秀项目奖。这是该农科院首次获得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
潍坊农科院进行花生研究已有 50 多年。主要工作包括花生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科技服务等。还为鲁中花生产区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拥有 2 个国家级花生科研创新平台,分别是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潍坊花生试验站和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潍坊综合试验站。育成了 22 个省级以上审(鉴)定或国家登记的“潍花”系列花生新品种。其中“潍花 6 号”“潍花 8 号”等 7 个品种被列为山东省农业主导品种。“潍花 8 号”被列为全国农作物优势产区主推品种。“潍坊农科院育成的‘潍花’系列花生品种,其产量高,品质也好。收购商因为其品质好而愿意加价收购,所以它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好品种。”潍坊市农业农村局郑以宏研究员表示。
近年来,潍坊农科院持续对育种方向进行调整。他们不断创新育种方法,从之前专注于产量育种,慢慢转变为进行抗性育种和品质育种。并且将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生物技术相融合,还运用大拱棚加代技术来缩短育种的进程。高油酸花生育种起步较晚,于是采用一年两季加代育种模式,借助分子标记与近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等辅助手段,这样就有效提高了育种效率。仅仅用了 5 年时间,就赶上了国内其他科研单位的步伐,成功育成了高油酸大花生“潍花 22 号”“潍花 25 号”以及高油酸小花生“潍花 23 号”“潍花 27 号”,实现了品质育种的新突破。同时,还优化集成了高油酸花生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并在辖区花生主产区进行了试验示范,推动了潍坊乃至全省高油酸花生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十几年来,我种植的花生一直都选用潍坊农科院的品种。这些品种的产量很高,品质也很好,而且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在这几年里,我又选择了高油酸花生品种。这种品种的价格比较高,效益也非常好。高密市丰俊粮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刘凤俊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今年 3 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联合发布了一则通知。这则通知是关于推介发布 2023 年全省主要粮油作物主推品种和农业主推技术的。“潍花 25 号”入选了山东省主要粮油作物主推品种。并且,它是潍坊市唯一入选的粮油作物品种。近年来,为了适应产业和市场的需求,我们持续对育种方向进行调整。在高油酸花生的选育方面,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取得了新的突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研发的力度,以此来推动我省高油酸花生产业的发展。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潍坊综合试验站站长、潍坊农科院花生所所长付春如是说道。
农科院科研人员承担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潍坊综合试验站任务后,针对花生存在的品种混杂、种性退化、良种覆盖率低、过量施肥、农药滥用、全程机械化水平相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陆续展开了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和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筛选出适合不同产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兼抗的花生新品种,并且将这些新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创建的北方区花生种子一年两季加代繁育技术规程,让花生种子的繁殖系数提升了 10 倍多。此技术规程成功地解决了制约新品种转化的瓶颈因素,使得推广应用速度得以加快。在潍坊市,花生良种的覆盖率提高到了 98%以上。开展以“优良品种等”为核心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对花生高产优质安全栽培技术规程和丘陵旱薄地花生丰产栽培技术规程进行优化集成,让潍坊市花生平均亩产达到 348.5 公斤,连续创造全国市(地)级花生平均单产纪录。开展了新型高效、低毒的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筛选试验。创立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防治效果在 90%以上。推广应用面积达到 95%以上。花生的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积极开展从脱壳拌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工作,同时开展花生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通过这些举措,实现了农机与农艺关键技术的有机融合,进而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也降低了水肥的用量,使得经济、生态效益显著提高。
潍坊农科院为加快“潍花”系列新品种的示范推广速度,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以坚持育、繁、推一体化,创新了“北方区一年两季大拱棚加代繁育”技术,同时强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不断完善示范推广体系,建立起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推广模式,进而加快了“潍花”系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目前,“潍花”系列花生品种在潍坊市的种植面积占花生总面积的比例超过七成。在全国范围内,该品种累计推广的面积达到 6000 万亩以上,为经济带来的效益增加了近百亿元。(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都镇强 通讯员 鲁成凯 邱玉宾 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