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帝都东京(今开封)的生活。此书记载:市井中做生意的人家,常常只是到市店中临时购买饮食,不会置办自家的蔬菜。意思就是,宋朝那些做生意的人家,通常在市场里的饭店把饭菜买好,然后带回家吃,而不是自己去买菜做饭。
书里提到的一百多家店铺中,超过一半是酒楼和各种饮食店。同时,有许多笔记记载了南宋市井生活的热闹景象,像《武林旧事》《都城纪胜》《梦粱录》等。
由上述内容可以得知,“点外卖”并非现代的新创造,也不是现代独有的。在千年前,聪慧的古人就已经体验到了这样的服务。如今不喜欢做饭的年轻人与千年前的古人有相似之处,他们都能够足不出户就享受到美食。
宋代的皇帝喜欢吃“外卖”,宋孝宗吃腻宫里山珍海味后就喜欢民间小吃,还常点些民间小吃,有时采用“自取”方式让太监跑腿,跑腿费少不了。北宋时期为避免食物在外面运送中变凉发明了“温盒”,用来盛装食物起保温作用,这大概是保温饭盒早期雏形。
有一种厚底且专门用于保温的盘子叫温盘,它有两层,双层内部是中空的,在盘帮顶部穿一两个圆孔,这样就能注入热水(类似孔明碗),以此达到保温的效果。所以温盘也被称作暖盘,类似的用具还有温酒壶、温碗、温盏、温盅等,在宋朝的“外卖行业”中作用很大,尤其在北方宴会中很受欢迎。
与此同时,考古材料发现了多种保温用具。这证实了宋朝“外卖行业”的兴盛。在陕西黄堡镇耀州瓷北宋的遗址中,发现了用执壶装酒,并且配有温碗来温酒。在 2004 年于无锡鸿山镇越国贵族的墓葬里,也发现了“温酒器”。
宋朝千年前是怎样送餐的呢?除了步行和骑行这两种方式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交通用具,那就是湖船,也就是所谓的“外卖船”。它是一种在临安城西湖之上游走且载满商品的小船。当顾客“下单”之后,这种小船能够在短时间内抵达,为顾客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就如同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所描述的那样:“撑船进行买卖,有羹汤、时果、酒水、菜蔬、鸡鸭、海螺……以及点茶,供应茶果。””湖船可以说是十分具宋朝特色的运送工具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