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默认分类/正文
半个多世纪来文艺理论虽具权威性 但其相关研究范畴体系等需廓清

 2025年04月03日  阅读 4

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文艺理论”这一名称,(一些文艺美学辞典将其称为“狭义文艺学”),作为约定俗成的学科称呼,在中国学界不但被广泛运用,并且还成为了《辞海》、《汉语大辞典》等工具书的条目,具备不容置疑的权威性。逻辑不够严谨,辞条界定不统一,这导致与“文艺理论”一脉...

半个多世纪以来,“文艺理论”这一名称,(一些文艺美学辞典将其称为“狭义文艺学”),作为约定俗成的学科称呼,在中国学界不但被广泛运用,并且还成为了《辞海》、《汉语大辞典》等工具书的条目,具备不容置疑的权威性。逻辑不够严谨,辞条界定不统一,这导致与“文艺理论”一脉相承的文学基本理论研究和艺术基本理论研究,在范畴和体系规范等方面出现了重大的模糊现象,所以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廓清。

一、文艺及“文艺理论”界说之辨析

西汉戴德在注《礼记·文王官人》时较早将文和艺并用,有“有隐于知礼者、隐于文艺者”。其中,文指的是文章而非文学,艺指的是技能或才干。当文和艺合用的时候,指的是“撰述和写作方面的学问”,或者是“娴熟的文章技能”。刘勰在《文心雕龙·养气》篇中有“是以吐纳文艺,务在节宣”,其意思就是这样。文章包含文学与非文学。宋代之后“文艺”合用,突出的是文学创作的技能或才干。例如《新唐书》和《金史》都有“文艺传”,其内容主要是记载文艺家的事迹,这是纪传体史书的一部分。“文艺家”指的是擅长文学写作的人。在明代,胡应麟的《诗薮》杂编卷四中有这样的记载:“孟后主昶,世人认为他荒淫无道,但实际上他很留心文艺。”曾与花蕊夫人一起纳凉并作词说:“冰肌玉骨,清新无汗,水殿之风拂来,暗香满溢。”在此处,“留心文艺”的意思就是将心思放在文学写作的技能技巧之上。

1919 年新文学运动发生之后,“文艺”渐渐变成了文学的同义词。鲁迅在《坟·论睁了眼看》中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出的火光,并且还是引导国民精神前进方向的灯火。”郭沫若在《文艺家的觉悟》里讲:“文艺常常会成为革命的先导,而每个革命时代的革命思潮,大多是由文艺家或者有文艺素养的人引发出来的。”《郭沫若学术随笔》第 26 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年 9 月第 1 版)提到,梁实秋的《文艺自由》中表明,凡是以政治力量或其他方式的暴力去压迫文艺的这种企图,他是反对的。并且,凡是赞成思想自由和文艺自由的人,对于暴力(不管出自哪里)都是要反对的。(注:出自《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第 410 页,由华龄出版社于 1997 年 11 月出版的第 1 版)上述这些情况,在“文艺”的认定范围之内所牵涉到的人和作品,都是文学作家以及小说、剧本、诗歌、散文等文学类作品,很少能见到音乐、美术等艺术方面的例子。谈论 30 年代北京的“文艺界”各种问题时,其实质是在谈文学界的问题。比如梁实秋的《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在这儿,文艺指的是具有艺术性质的文章,而这种具有艺术性质的文章自然就是文学了。这是古汉语中“文艺”朝着现代汉语“文学与艺术的总称”过渡的一个历史阶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真正把“文艺”当作文学和艺术的总称,且影响广泛。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且有成绩的部门。在十年内战时期,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有了大的发展。我们今天开会的目的,是要让文艺能够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达成这样的状态,我们才能够拥有真正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

严格来讲,“文艺”即“文学与艺术的总称”这种说法不符合逻辑上的属种关系。因为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能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如《现代汉语辞典》第 1205 页,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所记载)。既然文学属于艺术范畴,而艺术又包含文学,就不能忽视属种之间的差异而进行等同论述,就如同不能把男人和人类相提并论一样。当然,语言是人类主要的思维和交流方式,在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艺术家族中把文学推为其首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当一个词汇制约着一个学科的建立与完善时,哪怕是丝毫的偏差,都会导致体系和范畴上的矛盾与模糊,像因文艺而产生的“文艺理论”就是这样。

《辞海》对“文艺学”作出了界定,即研究文艺的各种现象,以此来阐明其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科学,其中包含文艺理论、文艺史、文艺批评这三个方面。同时,还有“文艺理论”的辞条,其内容为有关文艺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作用的原理和原则。《辞海》第三卷(下卷)3515、3518 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年版)显示,这里对于文艺所指的范畴并不明确,是仅指文学呢,还是指文学和艺术呢?

《汉语大词典》对“文艺学”作出了界定:它是研究文艺的各种现象的科学,并且要阐明其发展规律以及基本原理,其中包含文艺理论、文学史和文艺批评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汉语大词典》第六卷第 1545 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年第 1 版)表明,同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的范围应当与学科内容的涉猎范围相一致。然而,这里却出现了“文艺理论”“文艺批评”与“文学史”杂糅的指向,这样一来,其范畴和体系的建立就难免会出现重叠和模糊的情况。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分卷》中的“文艺学”有所不同,它明确指出是一门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以及其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并且,它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也被明确规定为“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这里还介绍道:有人对文艺学的对象进行广义的理解。他们认为文艺学的对象不仅包含文学,而且还涵盖其他艺术,像绘画、雕刻、戏剧、电影、音乐、舞蹈、建筑以及工艺美术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第 2 卷第 970 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版)显示出两个信息。其一,承认文学从属于艺术;其二,承认文艺学的界定存在歧义。基于此派生出来的“文艺理论”,自然难以避免多义的模糊性。

近些年出版的文学基本理论类教材,因为上述原因,名称方面有《文艺学新论》《文艺学原理》《文艺学当代形态论》等。在内容上,也对文学之外的艺术门类进行了诸多论述。与文艺学即文学学、文艺理论即文学理论的传统相比,综合与交融的倾向非常鲜明。文艺理论、文学理论、艺术理论在逻辑上的关系究竟如何,目前仍未被严格区分清楚。与之相关的文艺学、文学学、艺术学之间的关系依然很模糊。

二、文学原理到艺术学的逻辑构想

不少先哲对“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那个“关键”进行了探索,最终他们发现,这个“关键”不但适用于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还非常适用于文学,然而却不适合艺术之外的人类文化现象。由此可见,艺术包含文学这一事实是不容置疑的。文学对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艺术、曲艺、书法等都有影响和制约。但从根本上来说,它改变不了这样一个定论,即文学与任何一个艺术门类一样,只是艺术家族的一个成员。文学与艺术的种属差异是十分清楚的。

在此提供两个思路。其一,将研究各种艺术现象及规律的艺术学独立建设起来,接着再分别建立不同艺术门类各自的科学。其二,把研究艺术共同性的艺术学与门类不同的艺术的个性研究相结合,形成包容的结构,以此消除“文艺”并称所导致的逻辑上的失当。具体构想如下:

1.艺术科学与艺术门类不同的科学分别建立:

文学学主要研究文学的现象和发展规律。它包含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包含文学原理和专论;还包含文学史以及文学批评学。

音乐学主要是对音乐的现象以及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音乐理论,这里面涵盖了音乐原理以及相关的专论;二是音乐史;三是音乐批评学。

美术学主要是对美术的现象以及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美术理论,这里的美术理论包含了美术原理以及专论;二是美术史;三是美术批评学。

舞蹈学主要是对舞蹈的现象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舞蹈理论,这里面涵盖了舞蹈原理以及相关的专论;二是舞蹈史;三是舞蹈批评学。

戏剧学主要研究戏剧作为综合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戏剧理论,其中涵盖了戏剧原理以及相关的专论;二是戏剧史;三是戏剧艺术批评学。

电影艺术学主要研究科技与综合艺术结合的特点和规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电影艺术理论,涵盖原理和专论;其二,电影艺术史;其三,电影艺术批评学。

电视艺术学主要研究传媒与综合艺术结合的特点和规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电视艺术理论,涵盖原理和专论;其二,电视艺术史;其三,电视艺术批评学。

这样,书法有其独立的科学,曲艺有其独立的科学,摄影艺术有其独立的科学,杂技有其独立的科学等诸门艺术均有独立的科学。需要说明的是,艺术学如同总论,将各门类艺术当作研究对象。不同门类艺术的科学属于分支理论,二者属于母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再者,一切“原理”都以哲学作为基本方法,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点、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功能等一系列最为根本的问题,并且在方法上与文学原理、音乐原理、美术原理等“原理”的建设具有一致性。在对艺术科学和门类艺术科学分别进行研究时,其核心界定必然是紧密相连的,但却不会再模糊不清且盲目重叠。艺术理论、文学理论、音乐理论等所属的“专论”是什么概念呢?以文学理论为例:文学原理是通过选用哲学方法对文学进行研究而得出的基本理论。此外,选用任何一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文学现象,都会形成文学研究与特定科学相结合的文学理论中的“专论”。运用心理学去研究文学,就能形成文学心理学;运用社会学去研究文学,就能形成文学社会学;运用美学去研究文学,就能形成文学美学等等。这是其中一种情况。另外,从研究不同的艺术样式来进行划分的话,会有艺术门类的专论(从艺术理论的角度来看)以及艺术体裁的专论(从文学理论、美术理论等门类艺术理论的角度来看)。以文学理论和美术理论作为例子:文学理论方面,可划分出研究诗歌(包含词)的诗论,还有研究散文的散文论,以及研究小说的小说论,以及研究剧本的剧本论等等。美术理论方面,可划分出研究绘画的绘画论,还有研究雕塑的雕塑艺术论,以及研究建筑艺术的建筑艺术论,以及研究工艺美术的工艺美术论等等。从立论主体和研究对象的差异出发,能够划分为人物专论。从不同的立论主体来看,有别林斯基对文学的论述,有托尔斯泰对文学的论述,有韦勒克对文学的论述,有郭沫若对文学的论述等等。从研究对象的差异来说,可分为对李白诗歌创作的论述,对贝克特剧本创作的论述,对朱自清散文创作的论述,对马尔克斯小说创作的论述等等。以断代史作为逻辑线索来研究不同国家(或地区、或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理论成果以及它们承袭的发展情况,这样就形成了研究文学理论发展史的理论,并且这种理论属于专论类。

2.艺术学与不同门类艺术学相结合的构架体系:

艺术学包含艺术理论、艺术史以及艺术批评学这三块内容。每一块都能够进行总→分→总的框架设计。在此仅以艺术理论当中的艺术原理部分作为示例:

(1)艺术原理总论:

艺术原理是对一切艺术现象的本质特征等进行研究得出的基本理论;艺术的基本原理也是如此;艺术哲学同样如此。它们辐射每一个门类的艺术原理,且各门类的艺术原理又有所不同。

(2)门类艺术原理分论:

文学原理与艺术原理的同异;音乐原理与艺术原理的同异;美术原理与艺术原理的同异;舞蹈原理与艺术原理的同异;戏剧原理与艺术原理的同异;电影艺术原理与艺术原理的同异;电视艺术原理与艺术原理的同异;(其它如书法、曲艺等原理与艺术原理的同异情况如同上述,不再赘述)。

(3)门类艺术原理与创作技术理论之比较:

文学原理和写作技术理论进行比较;音乐原理与作曲理论以及演唱(奏)理论进行比较;美术原理和造型技术理论、色彩技术理论等进行比较;影视艺术原理与导演创作理论进行比较;(其他像舞蹈、曲艺、书法等也都如此,不再赘述)。

(4)结论:

“原理”是以哲学方法为主导思想而建立的学科系统。艺术原理总论与门类艺术原理存在不同,然而在以哲学方法为主导思想建立这一基本点上应当是一致的,并且要以此与各类艺术专论相区分。

至此,文学基本理论的学科属性十分明确:文学基本理论就是文学原理,它是文学理论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文学理论属于文学学,是文学学的组成要素之一,并且从属于研究一切艺术的艺术科学(也就是艺术学)。艺术学应当是社会科学的成员之一。

作者简介:李树榕 内蒙古艺术学院

原文出处:《语文学刊》(呼和浩特)2000年第06期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15503.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博览广文网,让阅读更简单,让知识更有温度。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博览广文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8012600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