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时,一方面有不送礼品的倡议书,另一方面有家委会进行众筹送花,对此你持何种看法?
近日,武昌区纪委和武昌区教育局党委向全体教师发出了“绿色育人,廉洁过节”的倡导。武昌区的全体教师郑重地做出了承诺,他们不会收取一朵鲜花,不会收取一份礼品,也不会参加任何宴请。
倡议书向全体家长提出:请勿费心去考虑以任何形式给老师赠送礼品、礼金、鲜花等。您对教育的理解以及您对教育的支持,便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倡议书称,教师节应当蕴含教育的气息。学生饱含热情的一声问候,家长亲切诚挚的一声感谢,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幸福的滋味”。我们教师不在意表面的礼数和客套的言辞。我们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与家长是朋友关系。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次握手以及一声感谢,都是节日最为珍贵的馈赠。
武昌区全体教师发出的这份倡议书,在营造相互理解支持的氛围方面发挥着作用,在营造平等互信的氛围方面发挥着作用,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生态方面发挥着作用。
同一时间,一个班级的家委会倡议:
教师节即将来临,家委会提议以全班集体的名义,借这个机会向每位老师(甘老师、李老师、王老师)送上鲜花,表达热烈欢迎和衷心问候,感谢各课老师在孩子人生的十字路口与他们相遇。希望每位家长积极参与,本着自愿原则凑些小钱表达心意,若钱不够,由家委会成员自行分摊,若活动有剩余的钱则作为班费处理。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一个班级有 51 名学生,在家委会发出倡议之后大约 3 小时,已经有 30 多位家长纷纷送出金额约为 10 元的红包来表示支持。
一、教师节应该给老师送礼吗?
教师节到了,家委会又开始有所举动了。这位网友觉得:每次都说是自愿参加送礼,既然是自愿的那就私下进行吧,为何要在微信群里一个接一个地公开报名呢?而且,家委会要是提出送花送卡之类的倒也没什么,但最终却讨论成送包包、送化妆品、送项链这类的,真让人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有家长表明,从未想过要给老师送礼物。家长认为自己需要做的事情是监督好孩子的作业与学习,对于班级里那些需要家长帮忙配合的工作,要做到积极参与,尽自己的能力替老师分担。孩子如果会画画或者亲手制作一些小礼物给老师,这是孩子用来表达对老师感谢的方式。作为家长,会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会阻止这种行为。
有的家长表示,自身原本并无送礼的念头。然而,似乎周边的家长都在筹备送礼事宜。他们担心若自己不送,老师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看法。基于“不落伍”以及让老师多关照孩子的心理,便打算给老师送上一些小礼品。
家长愁,老师们也有些愁。关于教师节送礼一事,老师称:“不敢收!难道要我不要饭碗吗?”而有些家长认为送了礼后老师会对孩子多照顾些,老师则表示,学生好好学习便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对老师而言,学生都是相同的,收礼后反而不知该如何面对家长和孩子,清爽的师生关系更好。
教育部已经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我们知晓此事。通知明确规定:各地各校不可以收受学生以及家长所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或者其他财物。教育主管部门明确向学校和老师提出了“八不准”要求,其中一条规定不准借助家长委员会的名义,在教学活动或工作过程中接收礼金、礼物、有价证券以及支付凭证。
二、家委会的工作职责是什么,仅仅是传声筒吗?
许多家长认为家委会存在猫腻,有权利化运作的嫌疑。他们觉得学校的很大一块蛋糕被家委会成员切走了。他们担心个别掌握话语权的家委会负责人会在升学推荐、评选先进等方面为自己的孩子谋取私利。家长对学校不信任,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家委会的基本职责和运作机制。他们甚至将家委会官僚化、人情化,没有把家委会定位于沟通家校之间的桥梁,而是让家委会变成了学校的代言人、传声筒。这样就异化了建立家委会的初衷,也模糊了家长与学校各自权利与义务的边界。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规定,家委会具备参与学校管理的权限。它能够针对学校的工作计划以及重要决策,尤其是那些关乎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近些年来,一些家委会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某些学校中,每个班级都组建了家委会,并且对各项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有的负责管理班级的经费,有的负责教室的卫生,有的负责孩子的学习,有的负责各种活动的节目编排。从表面上看,这样的安排似乎是合理的,但实际上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家委会成员是由老师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们俨然成了老师的传声筒,但凡有老师觉得不方便说的话、不方便做的事,都由家委会的成员来说出和做出。家委会中负责卫生的成员安排了一张清洁值日表,既不与其他家长商量,也不管其他家长是否有时间。每天在 群里进行提醒,告知哪几位家长明天放学来搞卫生。一个学期中,一位家长可能会被安排好几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总是为了搞卫生而向各自的单位请假。学校的卫生难道不应该由学校负责吗?更过分的是,老师布置的一些试卷以及阅读练习等,几乎从来都不进行批改。而是直接制作一个标准答案交给负责学习的家长,由这位家长在 群里进行公布。接着,各个家长再对照答案进行批改。这样一来,老师似乎除了上课和布置作业之外,就没有其他什么事情了。
1.什么是家委会
每班的家委会成员人数在 3 人到 5 人之间。在家长会上,家长们进行投票,从而选出令他们满意的成员。家委会的经费是向每位学生家长收取的,并且收支情况是公开的。
2.家委会的作用
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家委会全程参与。比如有春游、秋游、运动会以及各种庆祝活动等。当个别学生出现问题时,若老师不便与家长沟通,家委会会及时联系家长,这样避免了班主任与家长之间不必要的摩擦。对于班里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情况,若家委会不满意,便可反映到学校管理部门,从而督促了教师的工作。家委会时常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以了解班级情况。通过这种沟通,班级凝聚力得以提高。家委会对班级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发挥了建设性的功能。
教师节时,你认为是否需要给老师送礼物呢?对于家委会组织给老师送花这件事,你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8866601
电子邮件
wx888866603@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