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默认分类/正文
揭开朱齐红山洞藏酒背后虚假故事,网红博主谎言背后收割流量

 2025年04月01日  阅读 16

摘要:朱齐红目前居住和藏酒的山洞“山洞酿酒人”的虚假故事吸引了来往于此的网红,博主们继续编造谎言,以此收割流量与人心。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文/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韩茹雪发自遵义、贵阳图/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大食编辑/周建平洞窟幽长且狭窄,钟乳石...

朱齐红目前居住和藏酒的山洞

“山洞酿酒人”的虚假故事吸引了来往于此的网红,博主们继续编造谎言,以此收割流量与人心。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韩茹雪 发自遵义、贵阳

图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

编辑 /周建平

洞窟幽长且狭窄,钟乳石倒挂着,形成美丽的石花。红红绿绿的灯光在其间闪耀。一切都按照天庭的布置依次展开,顺着南天门往前走,没走几步就应该能看到玉皇大帝像,接着是观音菩萨像,再往前走几步便是如来佛祖像。

佛教道教他不管,一起玩就好。在朱齐红的指引下,这个溶洞里妖魔鬼怪混杂,被视为“福地洞天”,他打算把这里建成一个旅游景区,虽然目前这里看起来荒废很久,只是用来储存白酒。

朱齐红的魔幻洞窟 图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韩茹雪

朱齐红在网络世界中更为人知的一个身份是“山洞酿酒人”。他曾因一个帖子在短视频平台走红,这个帖子是《90 后小伙放弃东南沿海高薪,和妻子隐居山洞过上神仙眷侣生活》。该帖在逃离风与田园风的流量裹挟之下,屡屡冲上热榜。朱齐红出生于 1986 年。他从未在东南沿海担任高薪管理岗。他在监狱里做过犯人们选出来的管事。他说:“高薪做的是管理,我在监狱里管人也是管理。”

荒诞的是,朱齐红并不美化自我,然而来往于此的网红却不断。他的这段真实经历一直未曾被播出,博主们依然使用着一年前“神仙眷侣”的包装模板,持续编织着谎言,收割着流量与人心。

在与朱齐红以及那些往来的网红相处的两周时间中,我们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网红主播。我们认识了五代住在山洞里的人,探访了藏酒的魔幻洞窟,游览了大发天渠,还参加了茶叶带货等活动,经历了许多光怪陆离的事情。

朱齐红有一个洞窟,这个洞窟也如同时代和人性的洞窟。他经历了多年的监狱生活和游荡,因此对“流量”有更深刻的体会。他在思考如何操控这一切,而这也是普罗大众正在被动经历的事情。流量与短视频正不断入侵大多数人的生活,无孔不入,每时每刻都有一些人在收割,一些人在沉迷,所有人都被卷入其中。

朱齐红在福缘洞

进山洞

我跟着地图导航来到了“山洞酿酒人”所在的地方,然后问站在对面的朱齐红:“山洞能酿酒吗?”他身形高瘦,身着一身黑色,看上去年轻且朴实,和在网络短视频中走红时一样,没有粉饰包装的迹象。

朱齐红挥了挥手,态度直接,他说不能。他认为网上就是要炒作,而来到现场他就会说实在的话。

他身后,弯曲的盘山公路一直伸向山的更深处。一个巨大的洞口赫然出现在拐角处。透过洞口,可以看到里面有简易的桌椅以及散落的酒瓶。这里是朱齐红的客厅。推开侧门后,眼前呈现出电脑桌、沙发和饭桌。火炉被安置在饭桌中间。洞里的温度比外面要低一些。

朱齐红的山洞外景

这并非是“上好”的山洞,一年当中仅有两个月的时间,太阳能照射到洞口。在其余大部分时间里,居住在这里的话,就得与潮湿和阴冷相伴。然而,这个山洞却是让朱齐红迎来人生“巅峰”的地方,如今走红已成为他生存的必要条件。

90 后小伙是通过流量构建出“山洞酿酒人”的。他放弃了东南沿海的高薪,和妻子隐居在山洞里,过上了如同现实版神仙眷侣般的日子。无人机扫过一片绿水青山,朱齐红获得了千万的播放关注。两年前,在“乡村阿泰”的一条视频爆火之后,朱齐红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网红,每一条的内容都很相似。他也因这一情况开始研究短视频,亲自下场卖酒,打造出了“山洞酿酒人”的品牌。

朱齐红站在山洞前,一边翻着手机视频,一边向我解释这些故事是子虚乌有。他所在的山洞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此地的茅台酒在市场上很有名。“酱香”酒的酿造工艺在当地是人人都能聊上几句的“致富经”。朱齐红出生于 1986 年,老家在山洞附近的村子,他早早便辍学外出打工了。

最早是在附近的县城和市区,一个月的收入仅有几百块。这时有同伴喊他去偷东西,说是要“搞快钱”。两人一天能够得手两次,然后将所得钱财对半分,这样一天就能收入 1500 元。从那之后,朱齐红再也无法回头了。后来他前往广东一带打工。在那里,当地存在一些帮派。这些帮派彼此看不顺眼,时常会打上一架。朱齐红极为狠辣,他毫不犹豫地将啤酒瓶砸向自己的头部。很快,他便成为了江湖上的“大哥”。由于他常年穿着一身黑衣,所以人们称他为“黑山老妖”。

江湖大哥怎会甘愿过着埋首工厂流水线的生活呢?他时常出去寻找“快钱”的途径。他曾几次入狱,之后又刑满释放。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大哥花钱很大方,会请兄弟们一起吃饭、唱歌、洗脚。当钱花完了,他就会再次去搞钱,然后又进入监狱,之后又再次出来。2018 年已然到来,江湖大哥最后一次走出监狱。他意识到自己没有那样的命,既无法走那条路,也赚不到那份钱。他曾经有过想法,要赚够三四百万就收手不再干了,然而每次当他距离目标仅有一步之遥时,都以惨败而告终。

出狱后,朱齐红的嫂子给他购置了一台智能手机。不久,朱齐红便开始摸索玩短视频的方法,接着他就摇身一变成了山洞酿酒人。

在视频中被称作“自己家山洞”的那个地方,实际上是朱齐红老家所在的丁台村的。他出狱后没有房子,说自己“没钱吃饭没地睡觉”,之后就住到了这个山洞里,以卖酒维持生活。由于用地方面的问题,村里曾多次与他进行交涉,其中一次情况较为严重,他爬上悬崖用死来要挟,而他的妻子则在一旁拿着手机录制短视频,他还说“我不会真的跳,那只是一种方式”。朱齐红回忆,他在交涉过程中表明,要是自己被驱赶离开,就会带着妻儿在露天的环境里吃饭、睡觉以及拉屎,并且会将这些情况直播出去。

当时朱齐红在山洞居住已有两年。他喝水靠山泉水,拉网线是自己找人来拉,用电则接入附近人家的电表。在朱齐红看来,这个山洞能用“占山为王”的观念实现入住,因为他觉得谁先占上就是谁的。最早的时候电路不稳定,夜里他就把汽车的引擎盖掀开,以此来供电。

朱齐红一家在山洞吃饭

遵义市汇川区松林镇丁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蔡涛刚调任到当地不久,就了解到了朱齐红这个人。在蔡涛看来,朱齐红是一个充满干劲且头脑灵活的年轻人。蔡涛多次向上级打电话进行协商,努力为朱齐红山洞的“违建”寻找解决办法。另一户人家与朱齐红山洞相隔,他们五代都居住在山洞里。山洞洞口明亮且温暖,他们拥有合法的手续。然而,在行政上,这户人家属于一河之隔的播州区。蔡涛耐心地向他讲解道:“看看别人是怎样办理下来的,然后再去尝试。”同时,蔡涛建议朱齐红在这之前不要总是进行网上直播。

朱齐红认为蔡书记人好且说得对,同时他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直播和卖酒,因为这是他赖以谋生的方式。

朱齐红和小王在后洞用无人机拍摄

访邻居

我得知山洞不酿酒后,调侃朱齐红应该叫“山洞藏酒人”。他在直播中说“洞中藏一年,等于外面藏三年”。我问他山洞藏酒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

朱齐红表示具体有什么不同谁也不清楚。他说洞里温度低,肯定会存在不同之处。然而,对于洞中藏一年相当于外面藏多久,并没有具体的说法。如果接到很大的单子,酒就直接从酒厂拉给客户,根本不会让酒进山洞。

刷流量赚钱_刷流量赚钱_刷流量赚钱

酒有一部分在山洞里,这部分相对稳定。其余的是周转的,通常不在山洞里。一两万块钱的订单,直接在酒厂里包装好就发走,不会经过朱齐红这边。实际上,连藏酒也只是噱头,他既不酿酒也不藏酒,只是将酿酒和藏酒这两者对接起来。

在朱齐红看来,这并非欺骗。他多次以“茅台这里的水很深”作为开头,讲早些年兴盛之时,凭借酒而发财的人有很多。当走在茅台镇的街头,能看到林立的卖酒店铺,其中十之八九都是销售公司。真正想要买酒的人一眼就能明白,这其中也包括朱齐红的“洞酿洞藏噱头”。

朱齐红的逻辑是,大家都在炒作噱头。她认为只要自己的酒比别人的物美价廉,那就是好酒。有一次,在和几位自媒体朋友一起吃饭时,聊到茅台镇的酒,有人说这种酒能治病、延年益寿,朱齐红对此并不认同,她表示:“这种酒能治什么病?不过是虚荣病罢了。”

在离朱齐红不远处,有另一户人家也居于山洞中。驾车顺着盘山公路前行,绕至山的另一侧,处于海拔 1200 米处的,是最近的邻居“洞中人家酒坊”。还有一条路是从山洞中穿过,步行大约需一小时,带上绳子等工具,能够从朱齐红的山洞通往这个山洞,沿途那迷宫般的分岔是千百年地下河冲刷而成的。

我和朱齐红来到了洞中人家酒坊,还有一位背包客小王也在。小王借宿在朱齐红家的沙发上。小王出生于 1998 年,高中毕业后就开始背包旅行了,现在通过发一些旅途视频来赚取流量,以此维持生活。

一个女人弯着腰,背着满满的背篓从洞中走出。背篓里装的是酿酒用过的玉米,那玉米大得像蚕豆,还带着浓浓的酱味。她要把这些玉米背去喂猪。这家人已经五代居住在山洞里,以卖酒维持生计。近几年,由于自媒体的曝光,他们迎来了订单潮。

女人离开之际,小王迈入院子,接着打开手机,随后开始了拍摄直播。女人不愿回话,然而小王礼貌地表达了谢意。他自有其办法,倘若采不到那个人,他就进行编造,只要不诋毁他人就行,即便内容是假的也没关系,毕竟不会有人来找他的麻烦。

朱齐红取出手机,向我展示一段视频。视频里有两块石头,他的画外音在讲述着两块石头的爱情故事,其大意是关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死后化为化石的传统神话。这段视频的播放量达到了上千,甚至还有人被感动并留言,然而,这一切都是朱齐红编造出来的。

朱齐红对洞中人家酒坊的传统模式感到无法忍受。他此前曾与对方进行过商议,提议让网红主播在酒坊门前售卖洞藏酒,并且每月向洞中人家酒坊支付 5000 元。然而,对方并未同意这一提议,担心会损害自己的品牌。朱齐红表示:“他们哪有什么牌子。”对方原本从事酿造粮食酒的业务,但如今已经赚取了一两百万,变得飘飘然了。在前两年,情况还不错,但最近就不行了,一年大概只能赚取 10 万左右。

他有一个想法,即打通山洞。他打算和几个人一起出资,大概 300 万。原本不用那家出一分钱,但那家人不愿意,所以此事只好作罢。

从 2018 年开始卖酒到现在,朱齐红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起初是倒卖粮食酒,没有包装,也没有做品牌,全部都是散装的,以一桶一桶的方式售卖。尽管附加值不高,但朱齐红在附近一带依然是生意做得最出色的。

其他人主要做本地的生意,在附近进行售卖。而朱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将商品卖给外地的人。

他先是在快手开启直播来卖酒,当时已经拥有 3 万粉丝了。然而,由于不了解平台规则,他的账号被封禁了。之后他总结出经验,即不能直接卖酒,通过私信可以进行卖酒的操作。在那时候,他所售卖的酒名为“朱氏苞谷酒”,之后又注册了“山洞酿酒人”的商标。

两年前他的儿子出生,因为在山洞里,所以干脆给他起名“洞生”。眼下他正在准备注册新的商标,即“洞生洞藏酒业”。无论在什么时间,他都先把商标和品牌抓在自己手里,这就是产品的人设。只要能够吸引流量,他就不用担心销路的问题。

过天渠

流量无处不在。在朱齐红的眼里,走到哪里就能拍到哪里。在朱齐红的眼里,走到哪里就能编到哪里。在小王的眼里,走到哪里就能拍到哪里。在小王的眼里,走到哪里就能编到哪里。

小王时常陷入困惑,他不清楚什么样的视频能够走红,目前他在网络世界中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存在。答案很快就呈现在眼前:

马路上有一辆黑色林肯车,它突然撞向路边的石头后停在那里。小王赶紧上前准备拍一拍。朱齐红开始出主意,他可以用第一人称说这辆车是自己的,自己开着开着就撞了,还可以渲染一下当时的惊险情况,这样流量会更高。

朱齐红继续分享他的方法论,他说所有的视频都是剧本,99.9%网上自驾游撞车的情况都是自己编的。他还告诉大家一个能获得大流量的事情,上次他在网上看到有个人开车把一头羊撞死了,接着赔了一千块钱,就这个过程被拍成了视频,通过流量分成赚了一两万。

在短视频领域,流量是衡量万物的标准。朱齐红带领小王去获取流量的下一个地方是大发天渠。大发天渠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这里是黄大发的故乡。村民们花费数年时间,凭借原始工具在悬崖边上开凿出一条水渠,这条水渠地跨三个村,经过三座大山、九个悬崖、十多处峻岭,全长 9.4 公里。

朱齐红和小王采访黄大发

在他的家中见到了黄大发。他身着黑色外套,其内部有一层红色,再往里是一层白色。那身工整的外套上挂着勋章。他问:“要不要拍照?”对着镜头,黄大发向我伸出一只手,我握住了他的手,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镜头。

最后要亲自去走一走大发天渠。在几百米的陡峭悬崖上,小王多次来回走动,并且开启无人机进行跟拍,全程只是说了一句“大家好,我现在在大发天渠”。收工之后,他右手拿着飞机,心中既有喜悦又带有后怕,说道“挑战成功,安全安全”。同时他又有一点担心,觉得这个视频发到网上,肯定会被爸爸骂,因为实在是太危险了。

小王用无人家拍摄大发天渠

附近住着一位独居的失明老人,朱齐红建议小王去看望他。许多网红都去看望这位老人,并且拍摄视频,以此获取同情和流量。那位八九十岁的失明老人独居,生活条件艰苦,这些标签本身就带有流量价值。朱齐红自己没有拍摄过,他只是带领网红们前往,并提醒他们买些鸡蛋、牛奶再过去。

我若以老人为题材创作内容,每个月起码能从他身上赚取 5 万块钱。那我只需做些什么呢?“如今我们的粉丝来自××,前来探望老人。”要是我每天都做这样的事,就只是蹲在那里,流量也会很高。然而,我不愿意去做这些,我有自己坚守的底线,也有自己赚钱的途径。

朱齐红带着小王去看望那位独居且失明的老人。图是由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韩茹雪拍摄的。

朱齐红凭借流量来卖酒以获取收益。没过多久,他的山洞将会迎来十多个自媒体大 V,这些大 V 的粉丝超过千万,能够对其进行良好的宣传。其销售模式已经具备:

之前有一对贵阳夫妻在做自媒体,他们在全网拥有两百多万粉丝。原本他们做的是旅游号,后来在山洞里待了三个月,通过各个平台售卖酒类产品,赚了 30 万。现在他们的认证后面都有“山洞酿酒人”的后缀。他们开始专职卖酒,其中朱齐红负责进货和发货,而另一方只需负责引流并获取分成。他们觉得卖酒相对更舒服一些。他做了两三个月后回去了,回去后什么事都不做。他靠原来的老客户回购,每天都在接收订单。他很久没发布视频直播了,但每个月仍能有一两万的收入。

大发天渠的游客

游茶园

桌上摆着几瓶不同包装的酒,闻香杯依次排好。朱齐红倒出一杯酒,先进行闻香的动作,接着尝了一口。因为他酒精过敏,所以并不将酒喝进去,只是浅浅地尝了一口后,便立刻将酒吐到垃圾桶里,随后迅速拿过茶杯开始漱口。

正在品鉴新做的几款洞藏酒。坐在朱齐红对面的是“乡村阿泰”。他最早拍摄了以“90 后小伙放弃东南沿海高薪隐居山洞 过上神仙眷侣生活”为题的视频。此后,诸多网红跟拍都在沿用阿泰的模版。朱齐红并不讳言这种故事是子虚乌有。

朱齐红认为自己刑满释放后创业卖酒是积极的,也不回避那段监狱经历。然而在小王快速上传的视频中,依旧采用了阿泰版本的故事。就像那些来往于此的网红们一样,他们仅仅关注噱头和流量。

朱齐红与阿泰现今为合伙人关系,一同售卖洞藏酒,他们正在商讨怎样能更有效地进行营销。今日的新想法是添加防伪标识。通常情况下,一个特别正规的产品会带有防伪标识,这能给外行人一种该产品很高端的感觉,并且这个标识就如同某种由第三方机构认定的统一标准。实际上这个防伪标识是商家自行去操作的。商家通过一个系统将防伪码全部放置上去,接着把它们打印出来。每个对应的防伪码都是自动生成的,其成本十分低廉,然而那种所谓的高端的感觉却仿佛就在眼前,即将呈现出来。

阿泰从事乡村题材短视频拍摄已有数年。他在平台上对互相模仿抄袭的现象习以为常,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有些团队靠此维持生计。像一个大团队,会发布各种类型的视频来测试播放量,一旦发现某个文案或故事有流量,就会更换账号继续发布,直至把流量消耗殆尽,“要是你吃不干净,就会被别人白白利用。”

刷流量赚钱_刷流量赚钱_刷流量赚钱

车子向前行驶。我们首先要前往一个工厂去拿辣椒面,因为这是阿泰正在进行直播带货的产品。阿泰在沿途指导如何拍摄视频,比如哪些可以拍进去并编故事,甚至对着一个石头说几分钟话也是可以的。他说:“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我每天会对着动物或者植物讲话,塑造这样一个人设,慢慢地就能够火起来。”

阿泰推荐了一种挣快钱的模式,即前往农村中非常偏僻的地方,每天进行借宿。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多两个月,最少一个月就能收入两万。如果做够两个月,流量会很快提升起来。他曾多次亲眼看到这样的号从无到有地做起来。

会赚钱的人会疯狂地赚钱,而不会赚钱的人则赚不到钱,这其中体现的是格局,格局很重要……狮子会去吃肉,兔子会去吃草,这就像是高维度对低维度的打击……有钱人觉得钱很好赚,因为钱对他们而言只是数字;没钱的人则不能和他们做生意,因为赚不到钱……最后,两人将这些赚钱的心得调侃为:既然吹牛就能赚钱,那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聊完酒的事情,他们要去趟茶园,开启新一轮带货之旅。

目的地为遵义市湄潭县,此时正值采茶季,湄潭翠芽刚刚成熟。一同前往的还有朱齐红、阿泰和吴启林。吴启林原本是记者,如今加入了自媒体大军,其简介中写有“中国好网民,短视频运营,网红培训基地”。

到达茶园之后,一行人分别拿出自己的设备。有的拿出手机,有的操控无人机。他们一会儿俯拍茶园,一会儿自拍讲解。他们都在期待着上传之后可能会非常火爆的流量。

聊天围绕着流量展开,朱齐红无法完全摸清流量的走向。有时候她想要火起来却未能成功,而有时候她未曾想到却意外地火了。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10 万播放量并不能算作大火;但对于朱齐红来说,小火就已经足够了。

他从事的卖酒属于垂直领域。只要有人有意向添加联系方式,且存在信任基础,成交率就会高很多。朱齐红打开手机给我看,在生意火爆的时候,他连续几天都在回复信息,添加了几百个微信,“每个微信至少价值 100 块。”

他不仅自己卖酒,还想打造自己的流量人设。他要做自媒体、当大 V,走到哪儿就拍到哪儿,这样能带动别人的东西火起来。朱齐红表示,“做自媒体的吃饭不应该收他钱”,让他们拍视频宣传,自己能获利更多。之后他打算做民宿,所有自媒体人只要来了都能免费吃住。现在柴火鸡在网上很火,于是他就做起了柴火鸡。即便客人不喝酒、不买酒,他也不会收钱,这些都是为了进行宣传。

这些“宏图伟业”带有真真假假的色彩,并且与朱齐红的理论一同在山洞一带流传。那就是在互联网时代,流量意味着金钱,只要拥有流量,金钱就会自动来到身边。

我询问今天的营业状况是怎样的,朱齐红告知今天已经增加了五个人。接着查看是否有付款过的订单,结果是今天没有。

逛完茶园后,一行人来到街边找店准备吃饭。偶然碰见一家店名叫做“牛牪犇”的火锅店,接着大家都纷纷拿出手机,开启了新一轮的短视频拍摄,并且说道:“这是我见过牛数量最多的店。”

火锅店招牌 图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韩茹雪

席间,大家都在各自刷着手机。朱齐红的妻子调侃道,他们一看就像是做自媒体的。朱齐红一边发着今天新拍摄的视频,一边回应说:“要想想怎么把今天花的钱赚回来。”他正在朋友圈撰写卖茶的文案。

话题在赚钱与流量之间来回转换,直至饭局结束。之后,每个人的朋友圈以及短视频号上,都呈现出了茶园相关的明码标价。

探洞窟

黑色的红旗车再次踏上行程,此次的目的地是“神秘洞天谷”。洞窟藏匿于群山的深处,沿着盘山公路蜿蜒前行,魔幻洞窟为我们打开了大门:在红红绿绿的灯光闪烁之下,直播卖酒的大红条幅横向竖立在上方,桌子上摆放着各种酒瓶,闻香杯依次排列,一台简易的手机设备就能够将这魔幻空间与网络世界中的众多人心连接起来。

这里是朱齐红最先开始直播卖酒的场所,同时也是“山洞酿酒人”的洞窟主要基地。他与四五个合伙人一同对这片山林进行经营。在那广阔的空间当中,关于发展农业、林业以及旅游观光等的想法不断涌现,而朱齐红唯独将目光锁定在了这个溶洞上。

天然钟乳石倒挂着,形成了美丽的石花。朱齐红在其间熟练地穿行,突然在一块巨大的石头面前停下。他敲了一下,石头发出清脆的声响,然后他给这块石头起名为“神钟”,还说“敲一下招财进宝,敲三下长命百岁”。讨巧的词汇他张口就来,同时他还有着雄伟的“商业计划”。他说:“这石头一年能赚几十万。”并且还表示要给它做文化。朱齐红虽未受过很多文化教育,然而文化却一直挂在他的嘴边,也是他打造卖点的核心。与之对应的是美好的长寿发财词汇,而敲一次需 30 元。在朱齐红的设想中,就在那狭窄的洞窟里,每个人依次排队挨个敲。景区可以免费进入,但是进入洞窟后,以保护为名每人需戴一次性鞋套,收费 1 - 2 元,免费门票是利用人们贪便宜的心理来做广告。

安排一个人在旁边负责收钱。朱齐红最后补充说,那些所谓的饥饿营销、网红文化以及消费者心理等,各种繁多的理论在他的那块石头上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朱齐红走到另一个倒挂的钟乳石面前,他说准备用这个钟乳石去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即“世界上最大的有石花的钟乳石”。大约四米高的石花倒悬在半空,他表示也许有更大的钟乳石,但目前还没被发现,这个就是最大的。凭借经验,朱齐红知道只要和“最”字沾边,就会有流量,也会有来客。

朱齐红的这些想法没有获得合伙人的认可。洞窟现在处于闲置状态,仅剩下当时直播所留下的“遗迹”,它在宣告着曾经的一时辉煌。

洞窟已经成为过去,然而捕获流量与人心的方式却深深印刻在朱齐红身上。有买家发来疑问,询问购买的十年陈酿的酒为何不如五年的好喝。

朱齐红回复:你需要慢慢细细品味。因为长期饮用的是五年的酒,味觉已经适应了那一款。突然喝到其他品质的酒,一时之间没有适应过来。

对方听完又下了一单。

信息提醒一直响着,有客户前来询问价格,还问是否可以优惠。朱齐红瞥了一眼,就把手机放下了。他表示先不进行回复,等两个小时之后再说,这样能够吊起对方的胃口。

我卖酒,重点不在于我自身是否会喝酒以及品酒。我的目的是想办法让你在我这里下单。他顿了一下后又说道,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养鱼人

朱齐红有个朋友在山里从事养殖工作,开了一家原生态的鱼餐厅,极具当地特色。小王拿着手机走进餐厅,先是询问是否有其他网红前来拍摄过,他打算“照着做”,接着马上改口并补充道,“参考一下。”

朱齐红坐在一边吸烟,然后向这位初出茅庐的博主懒散地传授“秘诀”。他说,在视频最前面说上具体的钱数就容易火,例如“花 50 万建造,最后年入百万”。小王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朱齐红和小王在山洞与山洞之间奔波的途中,三句话不离短视频。他们会把一份素材传至各个短视频平台,而不同平台的播放量可能有很大差别,谁也无法确定百分百有效的流量密码。如今是朱齐红使用某视频平台账号的第二天,他说:“再给它 15 天时间,如果火不起来,我就卸载。”他依赖短视频平台,而短视频平台也依赖这些博主上传的素材。似乎双方都不需要更多的耐心。

他们总结,3 万播放量左右的视频,其流量分成单价是最高的。接着,随着播放量不断增加,钱的增长速度会逐渐变慢。在与朱齐红相关的内容里,流量最高的视频依然是那个“90 后小伙放弃东南沿海高薪”的视频,该视频的播放量达到了 800 万,对应的单条收益约为 5000 元。

旅途是要有下一站的,小王要离开山洞了。他打算去附近的万亩樱花园。在短视频平台上,粉红色的樱花雨缓缓地落下,播放量在不断地上涨,小王想试试这样做会不会让他火起来。

小王很快发来他亲眼见到的景象,那是稀稀落落的树木以及快要开败的花朵,远看过去呈现出白乎乎的一片,与想象中的唯美浪漫相差甚远。流量制造者也被流量所蒙蔽。我回想起小王对他所理解的短视频创作的总结,即“一个是夸大其词,一个是编造虚构,一个是厚颜无耻”。

后来,我询问朱齐红茶叶的销售情况。他告知我,茶叶的进货价是 600 元一斤,而他以 1500 元一斤进行售卖。他说有两三个人来询问过价格,但之后就没有了后续。他表示不会降价,因为“做生意当然是为了赚钱,赚不到钱还做什么生意”。然而在前一天,他卖酒赚了 2000 元,并且觉得很轻松。

朱齐红在离开山洞一个月后给我打电话,告知洞藏酒的商标注册存在问题。接着,陆续有其他的麻烦出现。我们心里都明白,在他亲手搭建的这个山洞之外,流量和人心每一秒都有可能发酵出新的问题。他必须时常走出山洞去寻找答案。

无论长久地游荡和遭遇困顿,还是短暂地拥有辉煌和拥趸,最终都将消逝。在这因曲折而显得更为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朱齐红正在摸索如何吸引数以千万计的人心,他不会停下脚步。在流量的世界里,总有人在捕获,也总有人被捕获。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14494.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