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游戏可以赚钱,这听起来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并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其视为理想的职业。
挡刀丸(化名)是其中的一个。他在某竞技游戏中排位达到全区前三,基于此,他曾考虑过把兴趣转变为职业。他的目标是成为游戏主播,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仅仅是一名帮厨。直到半年前,挡刀丸为了实现目标迈出了实际的一步。那时候他辞去了工作,驾车前往另一个地方,他的亲戚为他介绍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月收入近万,并且门槛很低,只要会玩游戏就可以。他觉得,这是个靠近理想职业的机会。
与挡刀丸预想的不一样,那是一个从事 GS(游戏销售)工作的工作室,并非培养主播的地方。面试仅仅进行了 20 分钟左右,他因为不擅长陪聊,就打消了继续的念头。
靠打游戏来赚钱的话,首先得具备天赋。然而,我自身没有相关的资源,并且技术也不够好,所以根本就无法赚到钱。
他后来这样开导自己,并且觉得只有少数人能够凭借游戏“取巧”来赚钱。然而,在挡刀丸看来这是不切实际的事情,实际上却越发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因为,随着产业的升级以及环境的变化,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在职业玩家和明星主播之外,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依靠此来谋生,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出路。
但对于普通人而言,靠游戏来赚钱,真的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吗?这份职业,真的是非常理想的吗?为了获取答案,葡萄君与从事游戏打金、游戏陪玩以及游戏代练的人进行了接触。
传奇私服里的打金者
曹启辛今年二十七岁(化名),他独自居住,没有工作,每天以打游戏来打发时间,很少与外界有往来。他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四年,在母亲和亲戚眼中,他被视为没出息的人。
失业之前,他在亲戚的介绍下,在一所加油站工作了多年,积攒了十来万块钱。回家后,他用九成五的积蓄来报答父母的恩情,并且表示自己想换条路子。然而,他的辞职行为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和质疑。曹启辛说,他得不到支持,又觉得自己“没脸见人”,所以从此深居简出。
曹启辛在四年时间里,未曾主动向家人索要过一分钱。他维持生计的方式,主要是在传奇私服里打金。曹启辛并非仅仅只会玩《传奇》,因为这是他熟悉了十几年的游戏。在那个时候,他的生活十分窘迫,窘迫到不敢购买可乐,一餐仅仅只吃蒸土豆。然而,他不想外出谋求生活,于是在紧要关头,他在自己最熟悉的游戏中,看到了一条“理想”的出路。
曹启辛的经历,让我联想起自甘堕落的伊藤开司
曹启辛是个从事打金的人,他每天的游戏时长在 8 到 12 小时之间,游戏主要内容是“打怪”以及 PK,通过这些行为能获得高价值装备。把打到的装备换成货币后,他会根据物价的高低来决定兑换成现金的时机。他每年只营业 3 到 6 个月,每次赚的钱都不是很多,月收入大概也就一两千元。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在游戏中获得的收入能够保障他一年的开销。
曹启辛的打金收入情况
但我觉得,我已经二十七岁了,去打这个游戏来赚钱,实在是很没档次啊。 我认为,作为一个二十七岁的人,去通过打游戏获取钱财,这种行为真的很低劣啊。 我感觉,二十七岁的我去打这个游戏以赚钱为目的,着实是很Low 呢。 我总感觉,一个二十七岁的人去靠打这个游戏挣钱,真的是很没品位啊。 我始终觉得,二十七岁的我去打这个游戏去赚钱,实在是很没格调啊。
曹启辛在打金的路途上,内心背负着不少负担。他所谓的低级行为,一方面是那些不合年龄的举动;另一方面,还包括在自己喜爱的游戏里,通过获取他人信任从而换取资源的行为。尽管按照他的说法,这并非是他故意去做的。
曹启辛称,在游戏中打金者不受欢迎,很容易被人“追杀”。正因如此,他觉得自己在游戏中的身份不太光彩。然而,游戏里有一群朋友并不在意他的打金行为,还将他视为“对游戏有追求的人”。尽管如此,曹启辛并未公开过自己现实中穷困潦倒的困境。
他巧立了一个不充钱的“高玩”人设。在“做戏”的过程中,他通过打金来赚取钱财。同时,他从收入里拨出一部分用于强化自身的战力。他不断磨炼技术,积极参与团战,使自己成为一个争强斗狠的打手。并且,他在家族语音频道里以二当家的身份释放热血。然而,他不能轻易将货币卖给同一势力的玩家,因为担心被人识破。他还得依靠一身“垃圾”装备去挑战 RMB 玩家,只有以弱胜强,才能守住自己的人设。
曹启辛说,他在游戏中地位不一般,被朋友喊作“哥总”
曹启辛通过这种特意的伪装行为,在游戏中获得了好友的资源支持。借助这些资源支持,他改善了自身的打金环境,并且提高了收入水平。这个戴面具的行为带来了所谓的后遗症。一方面,曹启辛需要同时兼顾打金和帮会活动,这就需要他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让他感到身心疲惫。另一方面,在好友真诚相待的情况下,他觉得自己愧对好友的信任,所以不敢与其他人有深入的交往。
今年夏天,曹启辛本该再次开张,却没有重新登陆游戏。游戏中的好友通过微信多次喊他上线,他故意保持沉默,希望被人遗忘。他告诉葡萄君,是时候与善意的朋友们保持距离,以此了结这不体面的打金行为。
曹启辛下定决心与游戏中的朋友保持距离
为了游戏里的朋友,我得更加努力地去战斗。每次快要被打得很惨的时候,我都得撑住,持续不断地战斗。
他说,这样很累。
日赚百元的游戏陪玩
专职进行打金活动,每月能有千元收入。在如今这个时代,这样的收入看起来仅仅能够勉强维持生活。然而,有一位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从事游戏陪玩工作的女孩,她告诉我,在今天,通过打游戏赚取一千来块钱,实际上是比较容易的。
女孩在念大学。今年暑假期间,她在某鱼平台开始拍卖“陪玩”的单子。她可以陪玩《王者荣耀》,也可以陪玩《和平精英》,每把的价格是 5 元。这份兼职让她躲避了七八月份的阳光烈焰,并且在家中获得了上千元钱。她最后用这笔所得购买了心仪的衣物。
更多人选择在专业平台上做起陪玩生意,相较于上面那种“野路子”。今年 6 月份毕业的姜酱酱(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她称自己从去年年底开始接触陪玩工作,目前每月收入水平约为 3000 元。
9 月初的一个下午,在一个被号称“超过 1000 万人使用”的陪玩 App 上,姜酱酱收到了葡萄君的订单。这是一个名为“五子棋”的陪玩单子,但我花费的 30 元钱,是用在了一小时的聊天上。整个过程中我们没有玩游戏。
我跟你讲,所有的五子棋实际上都是聊天单。不仅我这样认为,整个 XX 平台上的(五子棋单)也都是用于聊天的。你若想听歌或看电影,也能一起进行。当然,倘若你只想下五子棋,我陪你一起下也是没问题的。
姜酱酱告知葡萄君,游戏并非是陪玩的唯一媒介。并且,除了游戏技术之外,个人的声音魅力以及言谈能力,对于做好这份工作而言,也是很重要的。
聊天的话题大多围绕着对方的工作。姜酱酱先向我讲述了做陪玩的要领和心得,接着解释了做陪玩的缘由,包括在本地找不到对口工作、自己比较懒以及来钱快等,并且还描述了她工作中的小目标,那就是日入 100 元以上。
姜酱酱是以全职的方式投入到这份工作之中。她在平台上开启了三个陪玩项目,其中有价格在 30 元左右的聊天单,还有 10 元一局的游戏单。到目前为止,她的总订单数量将近 700 单。
姜酱酱的订单情况
每天赚一百元并不困难。如果按照一小时 30 元来计算,那么一天只要有四个小时的订单就可以达成目标。她表明,倘若愿意辛苦劳作,从早到晚,那么在 24 小时内能够赚到的钱,会比一百元更多。而对于一个居住在四川南充市的女孩来说,每月能有 3000 元的收入,似乎还能让她感到有一些小小的满足。
刚刚接触陪玩不久的天天(化名),对 3000 元没放在眼里。9 月 7 日,22 岁的她在某陪玩 App 上更新了动态,记录了自己做陪玩的第十天。她从业的时长有限,却已有超过 250 单的收获,这收获中不乏一连好几个小时的大单。而这个成绩,或许是因为她是同龄女生中少有的“荣耀王者”。
在交流过程中,天天把做陪玩的原因归结为“玩游戏”以及“有收入”这两者同时具备且具有便利性。她认为,当自己的游戏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相较于“免费”地跟人组队玩,以“收费”的形式来发挥自己的特长会更好。她甚至能够很有底气地对自己的朋友说:“你们没有理由不花钱跟我玩。”
天天表明,这并非是只看重利益。她仅仅是性格傲娇,做事随性。她讲道,自己从事陪玩工作比较看重心情,当所谓的顾客或老板在平台上挑选对象的时候,她本人也在坚守着一套标准,以此来过滤掉让她感到反感的人,像那些没有合作意识的玩家,或者是缺少素质的用户,还有那些另怀目的的人。
天天向我展示了一些被她过滤掉的顾客
“我们虽然是陪玩,但不代表我们没有尊严,没有底线。”
天天一直强调,在陪玩平台上存在“舔狗”这类人。然而,她不愿意和“舔狗”们混在一起。她表示自己看不起这样的人,并且认为在给人做陪玩的过程中,对方其实也在陪自己玩。对于她认可和喜欢的顾客,天天常常会反过来给予对方打赏。
另一位做陪玩将近一年的八日月(化名),他月入过万的心得是,只要尽量去满足老板的心情。
八日月是 95 后,拥有中专文凭。他曾从事过滴滴司机工作,也当过餐厅服务员。如今,他与对象一同开展《王者荣耀》的陪玩工作。一局的收费大概是 15 元。所谓的配合,就是男方充当打手,女方担任商务,或者说男方负责陪玩,女方负责陪聊。
八日月在他所追求的价值方面,似乎获得了不少。他向葡萄君表示,他在某陪玩平台上,大概有 1 万 5 千的粉丝量,并且人气排名处于前三的位置;而他所说的照顾他生意的那些老板,至少有六七百个被添加到了微信联系人列表中。
八日月表示,自己在某平台的人气曾一度位居榜首
一方面会让顾客感到开心,另一方面通过对粉丝的运营,这使得八日月有底气宣称:“我觉得每天轻轻松松让粉丝刷个一两百块钱,是特别容易的事情。”
对方或许在吹牛。在新偶像时代,与电竞明星和网红主播的收入相比,他所说的那点经济效益是很微小的。而我在意的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游戏陪玩,竟然跟你聊起了粉丝经济的相关话题。
坚决不再干代练的工作室老板
八日月在从事陪玩之前,做过游戏代练。他觉得游戏代练的收入比陪玩的收入低很多。天猫上有一家代练店铺是老温经营的(化名),他对此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这个行业中,代练处于最底层。无论你属于技术型还是苦力型,只要从事代练工作,最终都只会面临死路一条的结局。
老温已经入行十年了。他从代练生意链条的最底层开始做起,现在成了类似中间商的角色,把上线收到的代练需求分配给下线的打手,以此赚取差价。他跟我讲,在代练这个行业,“竞争力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价格。”并且他觉得,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廉价的代练员。
老温在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意识到打游戏可以赚钱。那个时候,有一个网吧老板用 200 元钱从他手中收购了一件《传奇》的稀有装备。他当时感到很不可思议,他觉得这很荒谬,因为他那时候每天只有 5 元钱的零花钱。然而,老板真的把钱给了他。他特别高兴,还给他爸爸买了一条烟。
老温先通过打游戏赚了钱,之后不断给家里添置新家具。上大学期间,他与朋友合伙做代练,每天的收入大概在 2000 块钱,不过具体能赚多少是跟着项目而定的。到 2009 年大学毕业后,他创建了一个专门做代练的工作室。
但“代练就是个苦力活,人不能一直做这个”。正因如此,老温觉得自己有些不好,在他看来,所谓挣钱就是压榨身边人的劳动力。他举例说,若员工每天能挣 300 元,那他或许只会给 100 - 150 元的薪水。员工当中有与你关系好的,也有你的朋友来帮忙的,你会觉得自己仿佛在割他们身上的肉,喝他们的血。
老温因为工作辛苦且收入不稳定,又加上自己结了婚,所以中间有过两年的停歇。到 2017 年左右的时候,他转换了业务模式,从利益链条上升到了中间商的位置,并且尝试着把代练经营成长久稳定的事业。
现在像我们这样的人,都有着奔头。我们清楚,这个事业还能持续好几年。老温的公司位于河南南阳。他表示,他们公司员工的保底收入为七八千元,收入好的能月入过万,而这些收入数字在南阳,会让很多人觉得是不错的。
老温觉得自豪的地方,一方面是让自己和员工致富;另一方面在于间接改变了别人的价值观。
很多员工和朋友在相亲时,当别人问他们是做什么的,他们绝对不会说自己是游戏代练。这是因为一旦说自己是游戏代练,别人就可能看不起他们,或者在心里会有看法,而这些看法是多种多样的。
老温在相亲时亲身经历过类似的尴尬。当他告知别人自己做代练一个月能挣七八万时,对方的态度会变得不同。老温对员工说,如果做代练让自己感到不好意思,那就是能力的问题。一个月只能挣 3000 元的代练,就活该被瞧不起,这话确实很真实。
靠打游戏赚钱,真的是理想职业吗?
今年 4 月,国家把电子竞技员和电子竞技运营师列为正式职业。此消息一出,有网友在微博写下评论,称“目测小学生们的理想职业,不再只是科学家”。这番言论背后,似乎反映出一种曾经偏离“主流价值”的兴趣,正越发与现实意义相衔接。
玩游戏不再容易被定义为浪费生命的行为,所谓的“无用论”也不太站得住脚。抛开所谓的天赋不谈,人们在一定程度上都能通过打游戏获得一份收入。葡萄君接触过靠代打游戏赚取零花的高手;也见到过闲来无事帮人挂机从而获利的学生;还有一些人,将游戏存档和下载资源进行整合,在二手交易平台开展买卖。
对于普通人而言,打游戏能够赚钱,真的能成为理想职业吗?至少在我所接触到的那些人的看法里,这件事始终存在着不靠谱的地方。
挡刀丸认为,除了主播和职业选手之外,其他人靠打游戏赚大钱是不可能的。他跟我说,他有一位同乡曾做过游戏工作室,两个月赚了 3 千块钱后就离开了,去做其他生意了。他判断,这点钱是没人会看上的。
曹启辛好像没有什么野心。他凭借着那种“没人会瞧得上”的打金所带来的回报,仅仅是勉强维持了几年的生活。不过他表示,如果不是因为个人方面的问题,他绝对不会去做这样“很没档次”的事情。
姜酱酱未告知父母自己在从事陪玩工作,她担心说出来会遭到严厉斥责;她每天怀着兴趣,开启了新的兼职生活;然而,她也认为做游戏陪玩并非长久之计,一旦觉得无聊,就会停止;八日月的主账号因违规被平台封禁,所以他在交流中向葡萄君感慨,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心怀诡计的人也增多了,这使得他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八日月表示陪玩的生意有些难做了
我问业务趋于稳定的老温,他接触的代练员是出于什么原因参与这份工作的。老温说,他可以负责任地讲,做代练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兴趣;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不擅长正常的交际,这是代练员的普遍问题。而这种普遍问题似乎让从业者无法获得更多的进步空间。
一个代练员,即便你游戏玩得极为出色,对我们而言也是没有价值的。我们所需要的是销售型人才,或者是管理型人才,又或者是运营型人才。然而,恰恰是这些具备能力的人,他们宁可选择去从事卖车的工作,也不愿意选择到淘宝(代练工作室)担任一个客服。
老温在这些人当中算是较为成功的。他曾这样对我说:“在这个行业里,对于别人的情况我不清楚。但就我自己而言,我肯定是要夹着尾巴做人的。”
他称自己并非在意社会偏见,只是内心存有不安,觉得当下的大环境尚未好到能让人安心的程度。
很多人已经借助游戏达到了娱乐身心和赚取钱财的目的。然而,即便如此,这份“理想职业”似乎还没有完全成为现实。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8866601
电子邮件
wx888866603@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