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字体的“美团外卖城市代理”。然后订阅微信公众号。这样就能获取更多美团外卖千城代理项目的信息。
从日订单量0单到300多万单,美团外卖只用了不到三年。
在外卖这个领域,美团外卖是怎样迅速发展并成为行业领先者的呢?新媒体新经济 100 人发表了《美团外卖两年 300 万单怎么做到的?》这篇文章,将美团外卖成就霸业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披露。小编阅读了这篇文章并进行了整理,现将其总结如下:
我们肯定知道,每个成功的事业背后并非仅仅能用幸运来概括。结合各方面因素可以看出,美团外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依靠以下几个小编总结的重要因素,成就了今天的霸业。
>>>>
NO.1:时机到
美团大众点评的 CEO 王兴持有这样的观点:当一个行业中的某个关键要素出现 5 到 10 倍的变化时,该行业可能会有百倍的爆发。外卖行业便是如此情况。在过去,许多人尝试做外卖但都以失败告终,其关键原因在于智能硬件技术以及其普及程度尚未达到足够的水平。正因如此,在这之前,许多想要涉足外卖行业的人都遭遇了失败。然而,到了 2013 年,这个问题不再成为阻碍。于是,美团外卖决定顺应这种趋势而采取行动。
王兴
2013 年 9 月美团外卖开始立项。起初美团外卖的产品存在诸多不足,其一在于无法实现软件自动接单;其二是没有专门用于上传门店信息的后台;其三是需要员工熬夜加班来录入菜品。美团外卖配送事业群的老大王慧文觉得,早期的业务必须做到尽善尽美才能够发展起来,以此来证明趋势尚未兴起。而当真正的趋势兴起之时,其共同的特点是即便产品较为粗糙,也能够迅速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机会来了你需勇于投入,不可缩手缩脚。在人人提倡互联网+的这个时机里,美团外卖发展得很迅猛。
>>>>
NO.2:人心齐
对于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团队中不能有很多抱怨的声音。首先,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懂得激励大家,把团队的潜力激发出来。团队成员要目标一致,都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样才能够达成目标。
美团外卖在 2014 年初设定了峰值订单为 40 万单的目标。由于有具有诱惑力的奖励,这最终激发了员工的潜能,使得目标得以完成。美团外卖虽然不具备先发优势,但却快速地进行跑马圈地。在 2014 年实现了峰值订单 20 万单。之后,王慧文提出了新的目标,即 30 万单。城市经理们也变得兴奋起来,报出了 40 万单的目标。王慧文承诺,要做到 40 万单。3 年后大家依然在这里。届时每人会得到一个白金戒指,并且还会获得期权。
王慧文
如何实现 40 万单呢?原美团外卖的沈鹏进行了测算,需要开设 60 个核心城市,把 40 万单的任务分配到 60 个城市经理身上,要在 12 月初完成。要计算出每个月订单的峰值应该达到多少,然后以此来制定出 KPI 考核体系。在 KPI 的刺激下,城市经理们想尽各种办法,有的人主动去校园进行推广,并且发现获取用户的成本很低,订单量也能快速上升。最终达成了目标,这些方法被推广开来,同时还被制作成了 SOP(标准作业程序)。
>>>>
NO.3:有效控制成本
美团外卖与同行相比,获得一个用户的成本是最低的。竞对在疯狂打补贴战,而美团外卖没有一味地跟进,而是将控制成本置于首位,最终赢得了更大的市场。
2014 年 4 月,美团外卖从成都的高校开始着手,将高校市场抢占下来。9 月的时候,双方开始进入烧钱的阶段。在最夸张的那个时候,行业当中甚至出现了满 25 元就减去 24 元的补贴。于是,美团外卖决定给出每个月的预算,当钱花完了,就停止活动,直接毫无遮掩地前行。规定出台之后,有些城市在月底就不再有补贴活动了。地推在被逼无奈之下想出了各种招数:努力与商家想尽办法拉近关系,并且说服对方多承担一些补贴;增加发传单的频率,以获得更多的曝光。同时,由于对手在处理刷单问题上出现了策略失误,美团外卖便推出了签订独家商家的策略。总部下达了严格的命令:如果签不了 10 个独家商家就扣除 KPI,如果 10 个全部签下来就会有奖励。美团外卖迅速冲了上去。2014 年底的时候,美团外卖已经覆盖了 2600 个学校院区。在 2015 年 12 月这个时间点,美团外卖的日均订单突破了 300 万单。
>>>>
NO.4:诚信最先
诚信与否决定着一个企业能够前行的距离。2014 年 10 月的烧钱大战期间,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双方每天的订单量都达到了八九十万单。无论是哪一方先达到百万单,都能够振奋团队的士气并且提升公众的品牌形象。美团外卖接近百万单的时候,发现了有刷单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些犹豫,不知道是先把反刷单的事情研究清楚,然后再去冲击百万单,还是先冲击完百万单,之后再进行反刷单的工作。
这时候,双方的数据差距较为微小,谁率先公布数据,就能够在士气方面给对方以打击。美团外卖内部进行了多次讨论,他们认为必须要秉持实事求是这一原则。对于刷单这件事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将其杜绝。于是,他们放缓了活动的力度,不再与竞争对手争抢,而是快速地梳理清楚如何进行反刷单的工作。2014 年 10 月 8 日(周三),竞争对手公布了超过百万单的成绩。就在这个周末,美团外卖的订单量是 98 万单;到了第二个周末,订单量为 99 万单。沈鹏当时还在美团外卖,他说大家要加油,每天多付出 10%,下周末一定能达到百万单。然而,结果数据显示是 99.9 万单。很多人提出,我们能不能说自己过了百万单呢?都已经两周了,如果还没达到,大家会很丢人的。内部经过讨论后得出结论,还是应该实事求是。
2015 年年底在冲击 300 万单之时出现了这种情况。第一次差 1 万单,第二次差 1000 单。此时团队已扩大至 5000 人,很多人未曾经历过冲击 100 万单的事,于是便将此事拿出来讨论,为何不能说已经冲到了 300 万单?最后的结论依然是实事求是。我们不能欺骗。必须依靠双手去取得结果,而不能仅仅依靠嘴巴去获取结果。倘若每次都差那么一点儿,即便你吹牛说实现了,我认为这个团队在未来面对任何事情时都不会竭尽全力。沈鹏这样说道。
>>>>
NO.5:找到对的人
2014 年底,美团外卖有改善运营体系的需求。然而,在那个时候找到合适的人来推动这一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王慧文称:他耗费了 8 个月的时间才招来运营总监。起初他打算在零售行业进行寻觅,然而却未能找到能够胜任的人。接着他又想在互联网行业找寻,却发现那些能够胜任的人都已经晋升到了很高的职位,根本无法打动他们。受到启发后,他决定前往麦肯锡、贝恩、波士顿这三家咨询公司去挖掘人才。对于这几家咨询公司的人而言,他们的职业规划较为清晰。他们可以选择成为咨询公司的合伙人,也可以选择去从事投资工作,还可以选择进入大公司的战略部门。而加入公司做运营岗位,这并不是常见的职位选择。
王慧文觉得,这属于很关键的成本控制以及精细化运营,或许还不是极其精细的程度,但在这个行业的这个阶段,已经比其他方面要精细许多了。
王慧文表示,当战略和人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后,他就能够去睡觉了。王慧文称现在没有补贴的订单占比超过一半,他说:“倘若一单补贴 5 元钱,王兴难道不会把我解雇吗?你别以为我们俩仅仅是靠兄弟感情维系到现在的。”补贴在初期是有作用的,然而其效果在不断下降,最终比拼的还是服务体验。美团外卖找到了合适的人,并且运用了正确的策略,由此步入了发展的快速轨道,之后成为了行业的领导者。
以上是小编依据文章内容总结出的五个关键要点,它们缺一不可。美团外卖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发展,是因为团队中所有人都付出了努力。希望在后续的时间里,我们的“美团外卖千城代理项目”能够最终实现目标。美团外卖的良好发展,也离不开广大代理商的辛勤付出。让我们一起抛开过往的眷恋,勇往直前!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8866601
电子邮件
wx888866603@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