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帮信罪”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也就是帮信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之二确定了此罪名。本罪指的是,自然人或者单位如果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就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撑,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 法条链接——法条依据和量刑标准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以下行为之一,且情节严重的,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设立这样的网站和通讯群组:用于实施诈骗活动;用于传授犯罪方法;用于制作违禁物品;用于销售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
发布有关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单位若犯前款之罪,那么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于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依照第一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存在前两款的行为,并且同时构成了其他犯罪,那么就依照处罚更为严重的规定来确定罪名并进行处罚。
这些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包含第十一条至第十四条的相关内容。
※ 犯罪构成
正犯的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且违法时,无论正犯是否有责任,也就是不论正犯是否具备责任能力以及是否有故意,只要帮助行为与正犯的不法存在因果性,并且帮助者知晓正犯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够认定帮助犯的成立。
简单来说,现有的证据表明他人(正犯)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的不法行为时,依据限制从属性说的原理,实施帮助行为的人会成立帮助犯。他人是谁、他人是否被查获、他人是否具有责任,这些都不会影响帮助犯的成立。在此意义上,即便不增设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也完全能够妥善处理所有的帮助行为。
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披露的数据显示,审结了 3.1 万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及 6.4 万人。与去年相比,增长了 48.4%。这组数字令人心惊,表明电信诈骗的案件量仍在持续上升。
请提供需要改写的句子呀,你没有给出具体的内容呢。
常见的犯罪情形
明知他人进行违法赌博游戏,却为其提供玩家充值通道以及支付结算业务,并且按照比例收取手续费;
明知他人开办的银行卡有可能被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然而还是帮助其开办银行卡。这种行为较为常见,通常是违法犯罪分子要求你凭借自己的身份证去办理几张银行卡,并且还会承诺给你一张银行卡支付一定的费用。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他人的上线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你却为其提供支付结算业务,这就是常见的为他人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的情况。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要为其犯罪提供技术支撑,像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方面的支持,例如常见的帮助微信解封这种行为。
租用服务器,在特定电脑上安装偷盗软件,将其伪造成网吧电脑,以此获取网络游戏中的特权服务,这种行为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了非法控制,且情节严重,构成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另外,有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还为其犯罪提供技术支撑,情节也很严重,其行为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近几年这种行为比较常见,因此有很多被害人被骗,被骗的被害人数量数不胜数。
时刻敲响警钟
近期,包铁法院审结了一些帮信罪的刑事案件。这些案件中,被告人为他人的网络犯罪活动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或者银行卡,还有的从一些地方收购银行卡等,以此来帮助犯罪分子。几起案件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三低”,也就是被告人的年龄低,收入低(没有固定工作),学历低。他们只想到能够快速获得钱财,却忽视了背后的“高成本”。
最高法的工作报告提出,对于受蛊惑而涉及帮信罪的学生依法予以从宽处理,这样取得了更好的办案效果。这充分体现了,办案就是一种治理方式,要将治罪与治理相结合,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在该宽的时候宽、该严的时候严,做到宽严有度、罚当其罪,从而实现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孩子们陷入电信网络诈骗让人心痛。在校大学生通常涉世不深,且法律意识较为薄弱,他们往往难以抵挡蝇头小利的诱惑,从而滑向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深渊。此外,帮信罪等轻罪案件数量和比重的上升,会导致司法资源出现失衡和浪费的情况。
最高法工作报告提及,对于受蛊惑而出售出租“两卡”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以及沦为电诈“工具人”的在校学生和刚毕业学生等,依法予以从宽处理。如今,在深化治理帮信罪方面,适度提高帮信罪的追诉门槛以及设置帮信罪的出罪标准,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条件,也正处于恰当的时机。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犯罪分子的手段非常多且不断变化。只要我们不贪图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便宜,也不期望能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保持时刻警醒的状态,就能够让骗子没有可乘之机,同时也不会让自己变成“电诈工具人”。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