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戴上智能头盔,建筑工人“扫”出作业安全感——
劳保用品添“智” 劳动安全加“码”
专家建议,劳保用品的配备工作要与时俱进,发放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职工在岗位上的需求,以及满足职工的个性化需求。
阅读提示
智能头盔、5G 智能安全帽以及“自带”安全培训功能的安全帽等。随着科技持续发展,劳保用品在不断进行更新换代。在各项新技术的助力下,除了具备保护作用之外,能够满足不同工作需求的高性能劳保用品不断被研发出来。职工期望,劳保用品的配备与发放都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劳动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6 月是全国的“安全生产月”。安全帽这种劳动保护用品,关乎职工的作业安全;防护口罩这种劳动保护用品,关乎职工的作业安全;防护手套这种劳动保护用品,关乎职工的作业安全;防护眼镜这种劳动保护用品,关乎职工的作业安全;安全带这种劳动保护用品,关乎职工的作业安全。
连日来,记者进行采访后发现,因为新职业和新工种的出现,还有生产作业环境发生了改变,所以职工对劳保用品有了新的需求,他们期待劳保用品的配备以及发放都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受访专家提出建议,利用新技术给劳保用品增添“智慧”,为劳动安全增添“保障”。一方面提升劳保用品的功能性与舒适度,另一方面在劳保用品的发放、使用以及管理等环节实现智能化。
外卖骑手戴上智能头盔
为保证速度,在送餐路上,骑手常常需要接听电话或者接单。广东省佛山市美团外卖骑手张军向记者讲述,骑手们通常会把手机用相机绳挂在脖子上,也会用支架将手机固定在电动车车把手上,这样就能方便地随时接听电话以及查看订单信息。
张军出生于 1974 年,他当骑手已经有 5 年了。在送外卖的过程中,路上的安全隐患一直是他和家人最为担忧的事情。在接电话和接单的时候,他不得不单手骑车,既要看着手机,又要兼顾路况。如果遇到突发情况,他往往会来不及刹车。
张军得知,时常有骑手在进行送餐的途中,由于操作手机以及接打电话而分散了注意力,进而导致发生了车祸。
最近,一顶智能头盔让张军有了这样的感受,那就是跑在路上的日子变得更安心了。
即将到达目的地,是否需要联系顾客呢?6 月 20 日,在佛山市禅城区的街道上,智能头盔向张军头上发出语音指令。张军无需动手操作,口头回复“确认”,头盔便直接拨通了顾客的电话。
今年 4 月开始,该公司在多个城市试点投放智能头盔。这些城市包括北京、珠海、佛山、苏州、东莞等。共投放了 10 万顶。这款头盔运用了物联网传感器检测技术、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以及 5G 通信技术。它搭载了语音通话和接单功能。这些功能大大提高了配送的安全性。
不戴头盔就如同没打卡一样。如果戴头盔的时长未达到标准,那么就会被视为缺勤。当谈到头上的智能头盔时,张军表示,在夏天,总是有骑手觉得戴头盔太热而不愿意戴。而现在的智能头盔能够自动监测骑手戴盔的情况,这就相当于有了强制性要求骑手戴头盔的措施,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
“扫”出来的安全感
在煤矿、建筑等行业,工人“头顶上的安全”尤为牵动人心。
20 多年前,安全帽的质量不佳,容易被摔坏,有些甚至无法起到防护的作用。52 岁的游弋,身为有着 31 年工龄的老矿工,他向记者讲述,如今,矿工的安全帽质量更优且更轻便,下井时必备的自救器,其设计也更加人性化。
他更为憧憬的是,矿工能够用上具备通话功能和定位功能的智能安全帽。因为这样一来,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就能够及时获得救援。
期待为劳保用品增添“智慧”,这种期待在一些地方正逐渐“梦想照进现实”。劳保用品不仅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在新技术的加持下,高性能的劳保用品和装备不断有新的产品推出。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的高级技师杨杰以及高级工程师杨杰,在煤矿工作了 30 多年。他所在的那个矿井,为每一位下到井里的矿工都配备了定位系统。并且,这个定位系统的芯片,就被安装在矿工们必须携带的矿灯里面。
以前煤矿事故的教训被吸取了。有了定位系统后,电脑监控屏能清楚地显示出矿工所在的位置。杨杰说,这也是为了满足井下生产管理的需求。如今,他所在的矿井已经实现了井下图像识别,能够通过视频找出违章行为,从而大大提升了井下作业的安全性。他了解到,目前有一些煤炭企业正在推行 5G 智能安全帽,这种安全帽能够将定位功能、感知功能、预警功能以及音视频通信功能集于一身。
在一些建筑企业,升级后的安全帽让工人“扫”出了安全感。
走进中建科工集团深圳公司大鹏医院项目,记者留意到,项目人员的安全帽上有一个特别的二维码。这个二维码是“定制”的。通过扫描这个二维码,能够快速了解到人员的姓名、工作区域、特种证件以及工种操作规程等信息。就好像给安全帽装上了“智慧大脑”一样。
中建钢构深圳自贸时代中心项目的工人杨建锋对一则新闻印象极为深刻。有一个工地发生了事故,钢筋径直戳穿了工人的安全帽,而这顶安全帽仅仅只需 3.5 元。他告知记者说,如果安全帽的质量能够过关,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他所在的工地所使用的安全帽,通过集体采购的价格是 50 元。
杨建锋告诉记者,戴上智慧安全帽后,心里会踏实许多。扫描安全帽上的二维码,一方面能够查阅工人交底资料,以此帮助管理人员判断工人是否适合上岗;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取培训视频以及安全帽的厂家和出厂时间等信息。
劳保用品发放也要与时俱进
领取劳保用品需前往指定办公室,然而工人的上工时间与办公时间不一致,经常会出现到达办公室却无人的情况。在采访中,深圳某一处工地的建筑工人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不满。
记者了解到,一些企业在发放劳保用品时,数量方面有规定,频次上也有要求。这些企业不仅会定时定量地发放,而且发放手续较为复杂。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任国友认为,劳保用品的配备需与时俱进,同时劳保用品的发放也要更加人性化。
中建钢构广东厂的工人游润东向记者讲述,如今只需扫描一个二维码,接着填写领取需求,便会有专门的人员将劳保用品送到工人手里。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部分企业设立了“劳保超市”,职工能够借助手机软件,提前进行预约,然后轻松一键完成领取的整个过程。
劳保用品是否好用,职工最有发言权。在任国友的观念里,在选购劳保用品这件事上,应该更重视听取职工的意见。在挑选产品时,要根据职工的工作性质以及劳动条件的不同,更多地去满足职工岗位以及个性化的需求。
任国友强调,劳保用品在升级换代和功能提档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持续保证劳保用品的资金投入;二是选择有“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的供应商进行足量采购新型劳保用品;三是不得用货币代替物品发放劳保用品。同时,对于采购到的劳保用品,要做到专物专管专用,并且妥善进行管理。
劳保用品的选购需要与时俱进,劳保用品的发放也需要与时俱进,这考验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也考验着企业的人文关怀意识。任国友说。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8866601
电子邮件
wx888866603@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