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胶片摄影比第一期的基础课程更让我喜爱。我也更喜爱青衫老师赋予这一期课程的文字。
我们开始进行做相机的活动,也开始进行多次曝光的操作,还开始了摄影拼贴以及转印。我们依旧在画舍的小暗房中上课,在下面的时间里依然全篇转载青衫老师的课程发布,并且依然是 10 人满额。
技能进阶| 胡同里的暗房课
二环内,国子监边,闹市中一条静谧胡同,青杉影室就在这里。
拉上窗帘,点起一盏红灯,将自己与外界阻隔开来。街上喧嚣熙攘,人来车往,而屋内只有计时器在滴答作响。屏住呼吸,能够听见银盐在水底挣扎的声音。
过去,制作一张照片需要哪几步?
首先得有一台相机,像单反、旁轴或者中画幅这类的,当然也有简易相机,比如 lomo、估焦以及估计曝光的那种,甚至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在一个盒子上戳个孔,然后就拿去拍摄,只要拍出来能有影像就可以。
那影儿怎么出来?
显影要过药水,停显也要过药水,定影同样要过药水,一共要过三趟药水。这三趟药水的顺序不能混乱,时间也不能出现差错。在过药水的过程中,还需要偶尔晃动一下。晃动的幅度则根据心情来决定。当然,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最终形成的是负像。
想看照片怎么办?
负负得正。这次需借助放大机来把影像从反相宇宙中解救出来。你若要颠倒黑白,那我就会颠倒你。
手工活儿并非简单。别人只需动动鼠标就能将事情搞定,然而我们为何要耗费如此大的力气呢?因为摄影对于我而言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是一种比情怀更具理性的爱好。
暗房给我提供了足够安静的空间,让我能够思考画面构成。观看胶片,能更直观地了解影调与反差。使用放大尺板,可以重新构图。利用蒙板,能够做局部的加减光。甚至还可以进行重曝和拼接。这些都赋予了我类似人肉 PS 的神力。
一卷最多能拍三十六张,不会拍很多。希望大家每一张都能用心去拍,这并非是刻意去做的,只是在慢慢对焦、按下快门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倾注在瞬间的抉择里,而镜头所指向的正是自身看待世界的角度。
强调多样性且要有平衡感。努力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去进行解读,通过照片把多层次的姿态展现出来,不管是拍摄人物还是风景。让色彩影调既和谐,又能打破和谐,从而创造出某种意境,或者对现有的意境空间进行挑战。
进入暗室后,心思却不在暗室之中。学习前人的目的是为了拓展视野,并且要跳出前人的框架。
工作室由两个年轻人组成,他们都有志于摄影。其中一位是高杉,他是北大博士,在国家地理(中文网)/华夏地理杂志就职;另一位是思穎,她是台岛师范大学美术学学士,北京大学艺术硕士,在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就职。
“青杉”曾举办过棚拍布光活动。
本次课程主要是为年轻的摄影爱好者而设。可以体验到不一样的工艺,并且期望从手工方面获取更多的摄影灵感。进阶技能包含加强摄影理论,拓宽思路,练习各种不同的拍摄方法,让学员尝试进行主题创作。
在这里,你可以......
·学习传统摄影技术
·拍胶片、冲胶卷、印照片
·古法印相实验
·制作针孔相机
·布光与构图技巧
·实施拍摄计划
· 制作自己的摄影书
这里有一群小伙伴,他们志同道合。他们一起拍胶片,一起印照片,这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日期:每周六(4/16 4/23 5/75/14 四次)
地点:东城区(雍和宫附近)前肖家胡同
收费:原价1200元 / 24学时,首次七折800元
(每次课程 10:00-17:00,6学时)
4/16 以孔窥相:摄影史+小孔相机制作
4/23 印相设计:加晒与减晒、局部反差
5/07 影调组合:多重曝光、中途曝光
5/14 高级暗房:拼贴、转印、摄影书
课上能够借用工作室的胶片相机,并且胶卷以及药液等都已包含在上述的费用当中。课程所产生的成果有:底片,相纸,拍立得照片,明信片等等,这些成果由学员分别进行保留。
报名方式:
发送 “姓名-电话”至“青杉”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