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关于印发学校师生员工健康防护手册的通知》(闽应对疫情领导小组防〔2020〕7 号)、《莆田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会议纪要》〔2020〕9 号、《中共莆田市委教育工委 莆田市教育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预案》(莆委教〔2020〕6 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持续抓好莆田市教育系统在延期开学期间以及开学后的各项防控工作,以保障全市师生员工的健康,维护教育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现把做好应对春季开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开学前防控工作
(一)取消一切与线下教学有关的校内外活动
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各类学校(含教育机构)不能组织培优补差等任何形式的校内外活动,寒假期间的培训课程以及冬令营等各类集体活动一律暂停;校内不能组织校友联谊、聚会等活动;不能组织学生参加寒假研学实践、拓展训练等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在规定的开学时间前不能举行任何形式的线下教学活动;假期返校活动被取消。
(二)抓好留校学生和校园管理
有留校学生的学校,重点要抓好以下几点:
强化校园管理,全面梳理校园的所有进校通道。做好进校通道的管控工作,一般情况下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在必要的时候设置隔离设施。同时加强对校门、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的监管。
严格控制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同时要做好进校登记工作;对于车辆也需进行严格控制进入学校,同样要做好进校登记。外来人员若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校园,并且快递、外卖一律禁止进校。进校的人员必须要经过体温检测,并且要佩戴口罩,还要凭借有关证件才能进校。
做好寒假在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每天要对留校学生的住宿情况进行登记,并且绝对严禁校外人员留宿学生宿舍。
学校要做好卫生安全和学生食堂餐饮保障工作。其一,应尽可能避免学生集中就餐,倡导学生分散就餐;其二,校内各场所必须每日进行消毒,尤其要对食堂、宿舍、自习教室、厕所等场所做好定期消毒。
加强健康观察工作,做好防控物资储备。要避免与来自疫情重点区域湖北(武汉)的人员进行接触。要加强重点部位值班人员的力量,并配备有关设备。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自身的防护,进行体温检测。要为工作人员配备口罩和测温仪等防护用品。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应每天测量体温,要有专人收集测温的情况。
(三)深入细致做好返莆人员医学观察跟踪
学校要对市外返莆人员,尤其是从重点疫区湖北(武汉)返莆人员以及近期去过重点疫区湖北(武汉)的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工作。要按照省防控指挥部的“11 个一律”要求,从抵莆之日起,严格落实居家自我观察或集中观察 14 天的措施。这些人员要自觉向学校报告并接受相关管理。如果无异常情况,到期后就解除隔离观察。
(四)落实好学校师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
班主任需每日对班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跟踪了解。学生要践行班主任负责制,只有获得班主任的批准后,才可以到学校上课。教职员工要落实校长负责制,需经校长同意后,才能够到学校上班。各校需抓好以下五种重点对象:其一,湖北籍在莆田就读的学生;其二,湖北籍在莆田工作的教职员工;其三,被要求居家观察或集中观察的师生;其四,自身报称身体不适(有发热、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或正在住院治疗)的师生;其五,我市确诊病例所在村庄(居委会)或小区附近的学校的师生。
(五)制定和完善防控工作的“两案八制”
两案分别是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和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八制包含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午)检制度、因缺勤登记及跟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及通报制度、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制度以及通风及消毒制度等。
(六)加强防护知识宣传教育
学校需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以多种形式对师生员工展开开学前线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的普及教育。各学校能够依据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宣传提纲(见附件),印制本校的宣传手册,将其作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来进行宣传。让师生学会正确佩戴口罩,学会正确洗手,学会“咳嗽礼仪”。养成食物洗净煮熟的习惯,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在疫情解除之前,避免前往湖北省等重点疫区。如果有不适症状,及时向学校报告,并且及时前往就诊。指导师生员工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来对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工作,理解并支持学校的各项应对措施。
(七)做好开学防控保障准备工作
春季开学前开展校园环境清洁整治行动。要做好灭鼠工作,清除越冬蚊卵。清理卫生死角。在校内公共卫生区域设立专门的防护消耗品收集桶。对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厕所等重点区域进行预防性消杀。做好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营造卫生、整洁、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
做好食堂的安全监管,要严格落实食堂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这一要求,同时做好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和晨检工作。做好饮用水的安全监管,食堂进货需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或野生动物。在当地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自备水源的防护,并且做好供水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二次供水设施提供的学生生活饮用水开学前必须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做好防控用品物资的准备工作,要储备足够数量的个人防护用品,像医用外科口罩、手套以及洗手液等;还要储备消毒剂,比如漂白粉、医用酒精、消毒液等;同时要准备好红外额温计。并且洗手间必须配备肥皂或者洗手液。
规定要设置医学防控区域。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应在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划出专门的场地当作隔离空间,并且完善相应的设施设备、配备专业人员、提供医疗条件以及生活条件保障,这些隔离空间主要是用来隔离疑似病例、发热人员的。当出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轻症病例或者无症状感染者时。
需要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并且要保持信息联络渠道的畅通。
(八)加大校园安全工作管控力度
1.强化校园管理,组织开展开学前安全大检查,重点对食
堂、饮用水和传染病防控工作等方面开展检查,对问题隐患
建立台账,有针对性地制定化解、稳控方案。
加强对留校师生员工的管理,增派值班人员。完善学生出入信息的登记制度,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宿舍。强化对宿舍楼面的巡查工作,提高楼内巡查的频次。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置,避免因违规用电而引发安全事故。
3.加强实验室安全控制和危险化学品管理。
做好校车的安全检查工作,要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提醒,以此来确保校车在通行过程中的安全。
加大对校园巡查的力度,加大对校内空置房等场所的监管力度,加大对重要设施的监管力度,加大对重要部位的监管力度,做到安全管控没有任何遗漏的角落。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将食堂从业人员出入的健康信息进行登记制度的完善,以防无关人员进入食堂。在开学前,要做好食堂的卫生消毒工作,同时也要对库存的主副食品以及调料品的保质期进行检查。
(九)完善教学保障方案
各学校要确保全面实施网络教学能够落到实处。
(十)运用信息化手段形成防控合力
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等工作,以提高校内管理和服务效率,防止交叉感染并控制疫情传播。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加强校园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如卫生、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卫、宣传等部门,从而实现开学保障与疫情防控的合力。
二、开学当日防控工作
学校需在开学前向全校师生员工发放《告知书》,将本校的开学时间以及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相关要求告知大家。存在以下情形的人员,暂时不适合返校:
市外的师生,尤其是来自湖北(武汉)等重点地区的师生,按照相关要求,若未达到隔离观察 14 天,就需要继续居家观察或集中观察。
出现腹泻这种身体症状体征的人。
各班主任需向校长汇报班级学生的健康状况,学校人事部门要向校长汇报全校教师的健康状况。校长要及时知晓开学当日师生缺课缺勤的情况,并且对其进行研判分析。同时,不允许带病的人员或者未解除居家观察和医学观察的人员返校返岗。
(三)开展体温检测,师生应在校门口指定地点接受体温检测。
统筹安排教学人员,若有教职员工因疫情防控缘故未能按时返莆到校上班,可不对其作缺课处理,不过学校得做好登记报告工作。要是教师不能准时到岗上课,学校应及时知晓情况,进行统筹协调,以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
开展应急演练。需依据我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及上级部门的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教师为主对已制定的应急预案再次进行演练,涵盖组织管理、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及内容等方面。尤其要熟悉当本校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时,应如何及时进行报告、送医、消毒以及隔离等工作流程。
三、开学后防控工作
(一)继续严格控制各种校内外聚集活动
各学校在疫情解除之前,需严格地压缩各类会议的规模,减少会议的数量,降低会议的频次。各类跨校、跨地区的人员聚集性活动一律要暂缓进行。师生们一律要暂缓前往重点疫情防控地区参加活动。
(二)落实应对方案规定的各项工作
落实学校的防控方案。加强以下预防措施:师生日进行健康报告;对返莆的师生员工进行来源查验;学生及教职员工在寒假期间进行健康状况申报;开展健康教育;进行晨午健康检查;进行日健康巡查巡检;做好缺勤缺课登记;宣传并落实洗手工作;进行预防性消毒;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落实师生入校前需测量体温以及报告有无可疑症状的情况,托幼机构严格落实幼儿来园时的洗手环节,师生在校期间若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人员,应立即报告并进行核查,及时将其隔离送医。原则上家长不进入校园,在学校门口接送学生。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管理以及对饮食饮水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
及时且规范地处置突发情况。要掌握本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隐患就立即排除。针对预案,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的流程以及责任,做好应对事件的物资准备工作。一旦出现事件,应立刻向上级教育和卫健部门进行报告,并且在属地卫健疾控部门的指导下采取处置措施。
学校要加强校园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的宣传与教育。要不断依据最新公告来完善宣传内容。需充分利用广播、晨会、午会、班会、健康教育课、宣传栏、告家长书以及网络媒体、电视电话会议等形式。这样能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的健康意识和能力。并且要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三)落实晨午检和健康巡检工作
每天午第二节课下课后,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加测一次体温。中学和中职学校在每天早晨第一节课前,班主任会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以及观察。倘若发现有传染病相关的症状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就应当立刻进行报告并且做好相关记录。要是在晨检过程中察觉到学生出现各种感染症状,那么要立即给学生发放一次性口罩,接着把学生转移到隔离房间等待处置,同时还要通知学生的家长。
做好学生的日常健康观察以及健康巡查工作。幼儿园儿童在园期间,需在卫生保健人员的指导下,由班主任和保育员负责进行全日的健康观察,同时要做好相关记录。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同样在卫生保健人员的指导下,由班主任负责开展全日的健康巡查工作,并做好记录。倘若发现有症状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应当及时进行报告并且做好记录。教职员工在校(园)工作期间若出现疾病或有不适症状并离岗,这类人员应当及时报告并请假,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各学校(幼儿园)需专门安排人员来收集每日的体温测量情况。如果体温达到 37.3℃及以上,应先将其隔离,并及时安排就医。待病愈后,凭借返校证明方可入校。
坚持实行因病缺课缺勤报告制度。对于缺课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通过电话等方式直接去调查了解学生缺课缺勤的原因,如果是因疾病或不适症状而缺课缺勤,就应当继续询问所患疾病或症状的相关信息。对于疾病方面的信息,需要让家长提供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材料并且要记录完整。校办公室(或人事部门)每天对缺勤的教职工进行登记,追踪缺勤的原因,并且要做好记录。学校值班员需每天核实学生因病缺课缺勤信息以及教职员工因病缺课缺勤信息。之后要及时将这些信息报告给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如果当日没有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课缺勤的情况,就需要进行零报告。
(四)加强学校重点防控区域管理
卫生保健室进行卫生管理。在疫情控制期间,若卫生保健室接到师生发热或有疑似症状等信息,就应立刻上报,同时要迅速做好临时隔离、转诊以及记录的工作。
2.学校门卫管理
加强校内人员的管理。按照防控的需求,能够适当地关闭一部分校门,或者对校门的开放时段进行调整。在学校门口增加人员,设立检查通道,进入学校的人员要逐一进行核查登记以及测试体温。
加强本校学生进出校的管理。学生在进入校园报到之后,通常不会离开校园。倘若需要离开,就应当向班主任进行报备,并且凭借有效证件出入校园,同时还要测试体温。
加强对其他人员的管理。按照防控的需求,及时减少驻校服务单位的人员数量。将服务人员的名单进行报备。学校依据人员信息,每天准许服务人员入校,并对其进行晨检。除此之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准许入校。
加强对来访人员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交流,倡导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对于必须进校的人员,由对口部门提前进行报备。在到校当日,按照名单准许其入校,并为其进行体温检测。进校人员需自行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没有口罩的人员不得入校。进校人员应尽量减少在校内的流动,尽量不在校内就餐。
加强临时进校服务单位人员的管理。临时进校服务单位人员需提前 1 日报备,学校会依据人员信息进行清点核对,在进行体温检测后准许其入校。服务人员进校后要自觉进行手卫生,在校期间要自觉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仅在需服务区域行动,不可离开服务区域。
加强安保保洁人员的管理。安保人员要佩戴口罩,若发现入校人员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登记报告。只有在没有湖北(武汉)接触史且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时,才可以从事安保工作。清洁人员每天在工作前需接受体温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开始工作。工作时必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或乳胶手套,工作结束后要洗手消毒,并按要求对场所等进行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 食堂员工要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加强实名晨检,并且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手套开展工作。工作服需保持清洁,要增加日常清洗的频次。一旦工作服被污染,就应立即进行更换和清洗。之后将其置于阳光下暴晒,使其清洁且干燥,以备后续使用。
食堂用餐的教职员工需注意饮食卫生,在选餐时减少飞沫对食品的污染。对于学生用餐的情况,要督促他们先将桌子清理干净,饭前洗手后再用餐,以此减少飞沫污染。
4. 要向学生提供个人消毒及防护的宣传品,并且督促学生每天进行自我消毒。寝室需要建立起健康观察以及报病的相关制度。要做好通风工作,保持卫生整洁。寝室设立寝室长,由寝室长负责室友的健康观察和报病工作。
其他校内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如下:公共教室仅用于教学,暂停活动和自习;公共教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共用空间以及学校行政办公窗口部门,全天保持通风;中央空调暂停使用;每日夜间对公共设施进行喷洒消毒;对话筒、键盘、电子教鞭、考勤机、讲台把手、校内 ATM 机等设备用 75%酒精或 1%过氧化氢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规范处理各类垃圾。卫生保健室产生的垃圾要用医疗废物专用袋及时清运,独立的隔离场所产生的垃圾也要用医疗废物专用袋及时清运。未清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要用消毒液喷洒垃圾桶的内外表面等,做好不同垃圾分类处理。
- 乘坐车辆的师生也需要佩戴口罩。校车需要配备医疗废物专用袋。
(五)落实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各学校需高度重视开学后疫情防控中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要制定应急心理干预方案,实现信息共享。要动态了解和监测准备返校以及已经返校学生受疫情影响的状况和心理状态。需依据校情,进行分层分类应对。要充分认识到抗疫期间应急心理危机干预具有特殊性和针对性。要充实专兼职心理辅导人员的队伍。还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督导。同时要强调规范、专业以及遵守专业伦理。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并且要为学校心理教师的应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关心和支持。
各学校要依据自身特点,结合学校整体部署,编写疫情期间开学准备及开学后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宣传资料,要将其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要及时排查返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要尽可能开通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或求助通道,针对共性心理困扰和个别心理问题,开展面向学生的疫期心理宣教。
各学校需发挥学校心理健康专兼职队伍以及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的作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进而开展疫情专项心理援助服务。提倡并鼓励开展线上辅导和咨询。可以通过电话或视频的方式,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线咨询以及邮件答疑的方式。面向全体师生开展疫情相关的心理支持和危机援助服务工作,以帮助师生树立积极、平和、理性的心态。在疫情期间,对于住院的学生、隔离观察的学生、与住院或隔离观察学生同宿舍的学生、同班同学以及来自重点疫区的学生等特殊对象,原则上应避免面询,而进行心理干预。如有面询必要,需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附件: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宣传提纲
莆田市教育局
2020年2月11日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