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丏尊
夏丏尊出生于 1886 年,逝世于 1946 年,他是一位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夏先生曾担任丰子恺先生的国文老师,同时还是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舍监。夏丏尊翻译了《爱的教育》,丰子恺为这本书配了图,此书在国内广为流传,深深印入人心,如今还有一些学校将其选为必读书。
《爱的教育》不同版本
“爱的教育”爱一生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创作出了许多好作品。
当时,教师们住在春晖中学旁的白马湖畔,几家相邻。他们互相往来很方便。丰先生的“小杨柳屋”隔壁是夏先生的“平屋”,因此他们经常一起做喝酒、谈心、聊天这些事。夏先生很热情好客,时常能听到满屋子都是他那爽朗的笑声。有时会聚集到丰先生的小杨柳屋。买来的绍兴酒都是一坛一坛的,大家轮流开坛。并且据说开了一坛就必定要喝完。
喝着绍兴酒,夏丏尊看着丰子恺“像骰子一样的”小门厅四壁所贴的小画,然后提高了嗓门说:“好!好!继续画!继续画!”在那个时候,这些小画尚未被冠以“子恺漫画”的名号,并且在中国也不存在“漫画”这个名词以及这个称呼。
丰先生在春晖中学参加校务会议期间,他不静听他人发言,而是仔细观察那些同事们倦怠的姿势,有的垂头拱手,有的趴伏桌上。校务会议结束后,他回到家里,就用毛笔把这些人的姿态一一画了出来。夏先生看到后非常喜爱,便邀请丰先生为他的译作《爱的教育》配插图。
《爱的教育》插图 —丰子恺画
夏丏尊先生翻译《爱的教育》极为恰当。因为夏先生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丰先生称他看到世间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会皱眉、叹气。他不仅担忧自家,还担忧朋友、学校、店铺、国家和世界。
夏丏尊先生在教育方面倾心投入,对学生真心相爱。所以可以说他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爱的教育”的理想。在浙一师兼任舍监时,每天清晨起床铃一响,他就来到学生宿舍,把那些喜欢睡懒觉的学生逐个叫起。
舍监夏丏尊画像 —丰子恺画
晚上熄灯后会到学生宿舍进行一遍遍的查看。有时候学生在点名熄灯后偷偷溜出校门去玩耍,当他得知此事后,不会对学生进行责罚,而是以恳切的态度去劝导他们。如果一次两次劝导都不见效果,他就会待在宿舍守候这个学生,不管有多晚都会一直守候着。
见到学生后,他没有给予任何责罚,而是耐心地劝导。他一直劝导,直到这个学生心悦诚服,真心悔过。几年后,在夏老师的督促下,学生们都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爱的教育》插图 —丰子恺画
夏丏尊怀着对待学生那样的爱,怀着那样的满腔热情,开始翻译《爱的教育》。他自己这样写道:
四年前开始得到这本书的日译版本。记得曾经连续三日夜读完它后流下了眼泪。即便后来进行翻译或者随便阅读时,依然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种刺激,不知不觉间眼睛就湿润了。这并非是悲哀的眼泪,而是包含着惭愧与感激的眼泪。
我在家中不仅是人的身份,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我曾执过十余年的教鞭,是一位老师。平日里,无论是作为人、父亲还是老师的态度,读了这本好书后,就如同丑女见到了美人,自己感到难堪,不知不觉间惭愧得流下了眼泪。书中叙述了亲子之爱,还叙述了师生之情,也叙述了朋友之谊,以及乡国之感和社会之同情。这些都已近乎理想的世界,尽管是幻影,却能让读者读到理想世界的情味,让人觉得世间就该如此才好。于是,读者不知不觉就感激得流泪了。
《爱的教育》插图 —丰子恺画
夏丏尊翻译《爱的教育》,参考了日语版本和英语版本。这部小说是日记体的,由九十一篇日记以及九篇教师的“每月例话”构成。每翻译完一篇,同事刘薰宇、朱自清等都会争相成为第一读者,并且夏丏尊常常叮嘱他们一定要尽力完成校正的工作。
丰子恺最后轮到。他在阅读的同时思考着如何完成夏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些任务包括为译作配上合适的插图,画一幅意大利原书作者亚米契斯的肖像,以及设计绘制封面。《爱的教育》先是在《东方杂志》上进行连载,之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
图书出版之后,夏丏尊先生满怀兴致地赶到商务印书馆的门市部准备购买。然而,营业员却告知他:没有!还说什么我们这儿书多得很,谁知道!夏丏尊先生一气之下,与商务印书馆解除了出版合约,转而由开明书店进行出版。
《爱的教育》插图 —丰子恺画
当时开明书店成立不久,《爱的教育》这本书属于书店出版的第一批图书。这本书由书店老板章锡琛先生亲自进行校对工作。在校对期间,章锡琛深受此书的感染。
他在“校毕赘言”里写道:夏先生称曾花三日夜读完此书并流了泪,翻译时也常流泪,我深知这话极为真实。我在校对之时,也流了很多次泪;像夏先生这般感情丰富的人,他所流的泪肯定比我多。
他称自己流泪是因为惭愧自己作为父亲和老师的态度。然而,凡是与夏先生有接触并受到其教育的人,无一不深受他的感动,而他自己却总是觉得惭愧;像我这样不如夏先生的人,读了这本书又该惭愧到何种程度呢?
《爱的教育》插图 —丰子恺画
《爱的教育》为开明书店开了个好头,先前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悄无声息的态势得以改变。它一版又一版地印刷,一直印到数十版都还在热销。可以说它既是畅销书,又是常销书。它为开明书店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资金,也让老板章锡琛和其他参与的同仁增强了信心。这并不奇怪,因为夏丏尊将他一生的爱倾注给了教育,也倾注给了《爱的教育》。
•end•
文字、图片|上海丰子恺旧居陈列室供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