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成为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之后,双方的对接变得越来越紧密。在 4 月 12 日,华融的子公司华融国际宣布与中信集团旗下的境外机构信银国际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信银国际将会成为华融国际“大不良”业务以及授信资金的重要来源。
来源丨不良资产头条
合作不良资产业务、并购重组等
信银国际提供授信资金
中国华融完成引战增资后,华融国际作为旗下海外子公司和境外战略平台,与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简称“信银国际”)进行了密切沟通,并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不良资产业务、并购重组业务、银行授信、牌照类业务、跨境高净值私人银行业务、现金管理业务等诸多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信银国际将成为华融国际“大不良”业务和授信资金重要来源。
目前,华融金控与信银国际合作的固收存量债券托管业务已进入开户转券这一阶段,同时不良资产受托处置业务也在推进当中。华融国际会依照中国华融党委的要求,加大与中信集团境外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力度,主动地融入到中信集团的产业金融生态链里,展现出与中信集团境外业务板块的协同性以及互补性,借助中信集团的资源优势,积极地去寻找业务机遇。
华融国际前世今生
中国华融经过一年的瘦身行动,成功地将华融消金等子公司进行了转让。从华融 2021 年年报可以得知,目前它依然拥有华融证券、华融金租、华融湘江银行、华融信托、华融融德、华融实业以及华融国际这 7 家平台子公司。在 2022 年 1 月,华融与国新资本签署了《国有产权交易合同》。华融以 109 亿元对价将华融证券转让给了国新资本,转让完成后,华融不再拥有华融证券的股权。
在赖小民所处的时代,华融存在三家境外平台。其中有华融国际,还有华融金控以及华融投资。华融借助华融国际,在 2015 年和 2016 年获取了两只壳股,这两只壳股分别被改名为华融金控和华融投资。华融国际主要持有香港金融牌照,而华融投资主要进行股权等金融产品的投资。
赖小民案发后,华融系开始了内部人事方面的整顿,如同进行“刮骨疗毒”一般。同时,境外投资平台进行了整合,并且实现了私有化退市,到目前为止,仅剩下华融国际这一家。
2020 年 1 月,华融国际参与到多家资产管理公司的竞争之中。在这场激烈的竞争里,华融国际成功地进行了竞标,并且竞得了首个境外银行的不良资产包。
中金固收报告称,华融集团的风险积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华融汇通、华融实业和华融国际这几家非金融子公司;以及持有金融牌照的华融证券、华融信托、华融金融租赁等。这些公司在账面上仍有大额的信用风险敞口,并且杠杆率处于较高水平。债务的偿还依赖于金融资产的变现回收,其资产质量问题值得关注。
2020 年,华融大幅计提千亿资产减值损失。随后,其整体资产质量得到了改善。
年报表明,华融国际在 2021 年的资产规模达到 1462 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了 11.3%。该年度实现的收入为 65.93 亿,相较于上年增长了 2.5%。其主要作用在于围绕华融回归主业的战略,加大了风险化解等方面的协同作用。
中信华融全面对接
几天后,华融内部开始了中信集团企业文化的学习工作。
财政部发挥牵头作用,华融经过一年的引战增资历程,之后正式迈入了中信时代。
中信与华融在业务方面展开了接连的合作。中信银行把其所持有的《债权转让协议》中所列出的金融债权,这些金融债权的本金余额总计 9925 万元人民币,以 4333 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华融。
3月17日,央行宣布中信集团获批国内首张金融控股公司牌照。
华融的境外投资平台与中信集团的境外平台进行了对接合作。在未来,中信集团或许会有更多的资源向华融进行输出。
相关链接
E N D
关注公众号留言「地产」加入“掘金地产不良”群
关注公众号留言「课程」学“不良资产全链条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