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6 日,国新办举行了一场发布会,主题是“保障残疾人权益 共享幸福美好生活”。该发布会的相关图片由中国残联提供。
9 月 26 日,国新办举行“保障残疾人权益 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新闻发布会。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程凯介绍,到“十三五”末这个时间点。经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举措。有 710 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摆脱了绝对贫困。有 107.5 万残疾人获得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有 1000 多万残疾人被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有 1200 多万困难残疾人领取了生活补贴;有 1400 多万重度残疾人得到了护理补贴。
程凯称,在这同时,残疾人的发展权得以更好地实现。“十三五”期间,新增了 180.8 万城乡就业的残疾人。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借助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灵活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等多样形式,达成了就业并增加了收入。残疾人康复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制定了残疾儿童康复专项救助制度,这使得 96.7 万人次的残疾儿童得到了康复救助。同时,残疾儿童的家长不再承受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并且,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以及辅助器具适配率都超过了 80%。残疾人的受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各类残疾儿童少年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超过了 95%。有 5.8 万名残疾学生进入了高等院校学习。每年有 1 万残疾人能够进入大学读书。城乡的无障碍环境在持续优化。65 万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信息无障碍建设的步伐在加快。这使得残疾人在日常出行以及信息交流方面更加便利了。
近日,国新办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 年)》。该计划提出要对残疾人的权益进行平等保护,并且采取特殊扶助措施。
程凯指出,“十四五”时期会聚焦于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并且会进一步去保障残疾人的各项权益。
一是对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完善,从而为残疾人给予更稳定且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在“十四五”时期,要把巩固并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的成果当作首要任务,同时要提升残疾人,尤其是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民生保障水平。要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品质,就必须织密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建立健全残疾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同时强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以及待遇水平等政策措施,并且积极发展服务类的社会救助。
一是帮扶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助力残疾人凭借劳动生产获取收入,促使他们过上更具尊严的生活。“十四五”期间,会与人社部等部门一同,充分发掘残疾人的人力资源优势。要通过把现有政策落实到位,尤其要会同人社部等部门开展残疾人就业“三年促进专项行动”,持续帮助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达成就业创业目标。同时,要持续完善与就业创业相关的法规政策。要强化对残疾人的就业服务。要提升残疾人的职业素质以及就业创业能力。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来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要协助残疾人达成较为充分且较高质量的就业。要让更多的残疾人凭借劳动以及参加就业来获取收入。要让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要不断提升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一是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提升其康复公共服务质量;二是健全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提升其教育公共服务质量;三是健全残疾人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其文化公共服务质量;四是健全残疾人体育服务体系,提升其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十四五”时期,要健全涵盖残疾人康复、教育、文化体育、无障碍等方面的关爱服务体系,加快推动残疾人慈善事业发展,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促进服务产业发展,建设起点高、水平高、国际化的康复大学。要进一步推动残疾人服务领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进展,进行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信息化建设以及标准研究。持续扩充残疾人公共服务的提供量,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进行创新。提升残疾人服务的质量与效益,增进残疾人享有公共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
三是要加强对残疾人保障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力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