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系八方/正文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杜威与克伯屈的代表作及其对美国教育的影响

 2025年03月20日  阅读 18

摘要:出自MBA智库百科()目录[编辑]什么是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在美国兴起。它是一种教育思潮,属于典型的美国式教育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威(John,1859--1952)和克伯屈(W.H.,1871--1965)。杜...

出自 MBA智库百科()

目录

[编辑]

什么是实用主义教育学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在美国兴起。它是一种教育思潮,属于典型的美国式教育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威(John,1859--1952)和克伯屈(W.H.,1871--1965)。杜威的代表著作有《民本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的代表著作是《设计教学法》。实用主义是在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进行批判后提出的。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他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相互对立。他的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在体系方面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有很大差异。杜威吸收了现代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成就,从而形成了其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编辑]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内容

实用主义教育学思想_主义实用思想教育的特点_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认为教育应为当下生活服务,且教育就是生活,就是生长,就是经验的持续改造。从教育的纵向来看,因为生活是一个发展以及生长的过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长。从生活的横向来讲,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个体和集体的经验,由于生活环境始终在不断变化,人若要适应环境,就需要对经验不断进行改造或改组。教育实际上是对经验进行改造或改组,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经验。所以,他强调教法与教材要统一,目的与活动也要统一,主张“在做中学”以及在问题中学习。教学的任务不只是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关键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包含两个因素。其一为智慧,其二为探究。智慧与冲动是相对立的。因为运用了智慧,所以人对问题的解决就和动物的“尝试与错误”有所区别。探究与传统学校的“静听”方法不同,它是主动且积极的活动。这种活动能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获得“有意义的经验”,把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的情境转变为清晰、确定、和谐的情境。所以,杜威以儿童中心主义闻名,他强调儿童在教育里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依据学生的需要和活动来组织教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如同实验教育学一样,是在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得以提出和发展的。显然,实用主义教育学将实用主义当作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基于此,实用主义教育学提出了自身的基本观点:其一,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的进程与生活的进程是融为一体的,并非是为未来的某种生活而进行准备。第四,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作为核心的,打破了以往以学科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第五,教育教学不再将教师置于中心位置,教师仅仅是助力学生成长的角色,而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第六,在教育教学的进程中,需重视儿童创造性的展现,倡导让儿童在学习期间能够独立进行探讨和发现。实用主义教育学是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作为根基的,它针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进而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编辑]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实验教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学只是教育学多样化发展情景中的一个部分。它体现出教育理论尚未成熟以及教育学科自身的复杂性。实际上,除了这两种教育学之外,还有诸多教育理论流派,像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等。这一时期,教育学在教育理论方面存在诸多争议。同时,在教育研究方法以及一些具体的教育主张方面,也存在大量分歧。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教育学的发展呈现出学派众多的态势。教育学正是在这种持续不断的喧闹声中逐步向前推进,依据不同的逻辑体系和框架结构来进行构建。

实用主义的教育作用论中,不同的教育学说对于教育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反映出了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关系上的唯心或唯物的看法。如果夸大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可以决定经济和政治,这就是肯定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历史唯心主义谬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教育由经济基础所决定,能够反映经济基础,并且会为经济以及作为经济集中表现的政治提供服务。

杜威在 20 世纪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学,他是现代教育的首要代表人物。杜威的教育思想包含以下内容: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_主义实用思想教育的特点_实用主义教育学思想

杜威把教育的本质归结为“教育是生活、教育是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与改组”。在教育目的方面,他觉得教育“在其之外不存在目的”,学校教育的目的便是借助组织的力量来确保儿童的成长。在师生关系上,他倡导以儿童为中心。与他的教育基本观点相契合,在教学方面他大力倡导“做中学”这一理念,积极提倡活动课程。同时,他还强调教法与教材需保持统一,目的与活动要实现统一,智慧与探究也要达成统一。最终,形成了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课程为基础、以做中学为特色的教学思想。

[编辑]

参考文献

余文森和王晞合著了《教育学》,这本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地点在北京市,出版时间是 2009 年 11 月。

来自""

页面分类: 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11408.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