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系八方/正文
Grayson Perry探讨英式男子气概与男性衰落:异装癖艺术家的独特视角

 2025年03月18日  阅读 23

摘要: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思考和讨论男人相关的事情,尤其关注他眼中那种可怕的英式男子气概。凭借他一贯具备的睿智以及愤世嫉俗的态度,从BBC第四频道他所制作的系列节目《AllMan》,到这本《男性的衰落》,再到他在各个艺术学院所开展的讲座。显然,在谈及男人时,他将...

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思考和讨论男人相关的事情,尤其关注他眼中那种可怕的英式男子气概。凭借他一贯具备的睿智以及愤世嫉俗的态度,从 BBC 第四频道他所制作的系列节目《All Man》,到这本《男性的衰落》,再到他在各个艺术学院所开展的讲座。显然,在谈及男人时,他将自己置身事外。他也并非女人。这种找不到身份认同的尴尬,是他在艺术圈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里需要去面对的。对于这个喜欢泰迪熊的异装癖男白人,人们并没有这么友善。

异装癖与标准男性的行为相悖。男性力量从远古时期就开始塑造我们的社会。在英国,白人中产阶级男性被视为标准男性,他们是社会权势群体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人,是精英和权力的象征。他出生于工人阶级家庭,却穿着女装,正是通过与权力之塔保持距离,来审视男性问题。让男人讨论男权就如同鱼在水中却无法觉察水一样,是难以察觉的。

读书时,我和班上的两个男同学一同去了伦敦时装学院关于性别的讲座。在我班级为数不多的男生里,他们俩都属于异装癖。其中一个男生在结束前用微弱的声音问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说性别是流动的?他进行解释,生理性别(sex)具备绝对性。而社会性别()是通过后天教育逐步塑造形成的。社会性别的男女不应当如同相对的南北极那般。并且,每个人都有机会同时具备一定比例的男女性气概。

校长在毕业典礼

两性平等教育_两性平等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_两性平等与教育

哲学家朱利安·巴吉尼称:“‘我’实际上是一个动词,然而却以名词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整个人生历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如同在捕鱼一般去捕捉自我,因为自我的变化极为迅速,所以很难对其进行确认。让女人展现出更浓厚的女人味,让男人具备像男人的特质,这样社会就会变得更好吗?显然,男权思维与启蒙运动开始之后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理智是相互违背的,并且与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平等以及包容是相互矛盾的。随着男女平等的推进,女人获得了她们应有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男人的地位出现了下滑,他们的自尊受到了创伤,还遭受了很多羞辱。这并不是说女人的平权运动伤害了男性,而是从远古时期开始的男权观念把男性推到了危险的境地。

在他的眼中,大多数暴力狂是男性,大多数强奸犯是男性,大多数罪犯是男性,大多数杀手是男性,大多数逃税者是男性,大多数腐败的政客是男性,大多数掠夺星球资源的人是男性,大多数性虐待者是男性,大多数晚宴上的讨厌鬼也是男性。他曾说:“我有时会观看电视晚间新闻,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能够归结为一件事,那就是有 Y 染色体的人的行为。”

实际上并非是 Y 染色体有毒,而是男人们所扮演的性别角色导致了犯罪。我们并不厌男,而是对男性的处境深感同情,无论男女都无法逃脱男权的惩罚,男性气概既伤害了男人自身,也伤害了他的伴侣。他运用一种反向思维,不鼓吹女权,而是悲悯“男人是不被珍惜的性别,他们被送上前线战斗、被派去营救他人或在艰苦环境中工作”。

这让我想起了海明威的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麦康伯与妻子前往非洲打猎,在搜寻一只受伤的狮子期间,他吓得临阵逃脱。这一“缺少男子气概”的行为,令他的妻子感到鄙夷。当晚,他的妻子就与陪同的猎手偷情。一向崇尚硬汉气质的海明威,在自己的作品中不经意间探讨了男性的性别角色。并非只有女性,男人在性别角色方面也吃尽了苦头。

只有让男人看到变革能带来的益处,他们才会投身其中。他们无需再为了维持权力的形象而伪装超级男人气概,无需再与同伴比拼财富和地位,无需再通过训练愤怒和暴力来掩盖懦弱。可以允许他们展现脆弱并哭泣,像女人那样拥有情绪弹性。无论男女,都不必被束缚在身份的牢笼里。减少男子气概方面的竞争,男人也能够彼此善待。

在我们亚洲国家中,“厌女症”仍在公然地展现。无论是在企业招聘方面,还是在两性关系中,亦或是在收入方面,以及涉及性暴力、生产“圣女”“娼妇”这样的标签时,甚至在综艺节目里对女性进行调侃,仿佛处处都在凸显女性比男性低劣,都在强调从属的关系。女性的身份和欲望一直都在被改变其原本的状态。任何身份和性别都是由两性共同创造的。女性不仅会遭遇男性给予的不公待遇,还会有被说服的女性自身产生歧视。“大男子主义”早已悄然融入日常观念之中,并且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一方面,近期存在针对青年“阳刚危机”的相关论调。此论调不仅引发了男性集体身份方面的焦虑,还把男女性别置于对立的位置。它将勇敢、正义、独立等品质归为男性气概,把谦卑、弱小、温柔等品质归为女性气质。这不仅是一种性别偏见的变体,而且是在对男性进行压迫,不允许他们保持自身的真实状态。

两性平等与教育_两性平等教育_两性平等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也许眼下无论男女都迫切需要看到这本书,在女权运动发展了 200 多年的今天,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鲜的思路,即废除性别角色,认同社会性别的流动,男性的衰落是回到男女平等的开始。

作为伦敦艺术大学联盟的校长,我除了专注于艺术领域,最为关心的就是男性相关的话题。要将校长的展览引入国内,可能如同书籍出版那般艰难。一方面,难在其前卫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难在他主要从事罐子的制作。尽管我已经与多家美术馆取得了联系,但陶瓷毕竟不同于软雕塑或油画布,总是给人一种一触即碎的不安全感。校长在艺术领域的成就无需多言。每次被介绍时,都会提及英国最权威的透纳奖,仿佛透纳奖都快和他的名字长在一起了。最近还有人称赞他是英国的“国宝”。而说到写作,他曾说:“写作这事儿可太难了,比做罐子难多了。”

穿女装只是他观念的一种简单体现;这也是他解放自身性别束缚的起始步骤;在书中,他的观点在种族、阶级、性别、性取向、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诸多问题间来回穿梭;温和的讽刺与冷静的分析,以及恰到好处的举例和比喻,使得这本书易于理解且幽默机敏。轻松语句背后隐藏着对僵化观念的抨击,这种抨击暴击了那些怀有性别歧视和虚荣的人,甚至有些男人读完此书后有被狠狠揍了一顿的感受。凭借此书,他获得了英国《GQ》的年度作家称号,他穿着中央圣马丁同学设计的女装去领奖,硕大的蝴蝶结顶在脑门上,结果年度作家的风头不经意间又盖过了年度着装奖的各位明星。

《男性的衰落》中文版上市。抽取评论转发,赠送五本。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11147.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