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系实际试述做好一名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2.教师应如何提高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质量?
3.教师应如何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4.教师应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
5.教师如何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6.结合实际谈谈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7.结合实际谈谈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应遵循哪些原则?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
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方面。一名幼儿教师要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热爱幼儿,需把自身的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
健康的身心素质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有健康的身体,因为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根本不可能搞好幼儿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则需要具备宽阔且慈爱的心胸、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感情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等健康的心理素质。
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这样才有可能完成教育任务。
2.【参考答案】
要提升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质量,最为关键的是教师需从权威的位置转变为与幼儿平等地交流以及共同分享的位置,并且要切实地面向幼儿。在此基础之上,一些具体的技能是不可或缺的,比如:
引发交谈的技能:能够敏锐地抓住时机,以此来创造气氛。还能够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把幼儿自然地引导到交谈当中。同时,也善于用多种办法让幼儿对某个特定话题产生兴趣。
倾听的技能包括:以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幼儿的谈话和提问,让幼儿能感受到“老师很喜欢听我说”,从而产生喜悦感;同时也让幼儿觉得“老师觉得我的问题很有意思”,进而拥有自信心。并且要让幼儿相信,老师是自己随时都可以与之交谈的对象。
扩展谈话的技能:以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幼儿提供合适的信息、词汇或问题,促使幼儿将谈话延续下去,让谈话深入下去。
面向全体幼儿,要注意到他们的差异,具备有针对性的谈话技能。能够激发那些沉默寡言的幼儿以及说话不清的幼儿的说话积极性,耐心地去倾听他们的话语,并且尽量多地给予鼓励。还要根据幼儿各自的特点,使用不同的话题、方式、词汇以及语速等,以此来有效地刺激幼儿进行交谈。
结束交谈的技能:在合适的时间结束谈话,使幼儿能表现出满足感。倘若因为时间或者其他原因必须结束谈话,也要让幼儿觉得,老师非常想听他讲述,只是可惜没有时间了,以后还有机会。
3.【参考答案】
幼儿园的空间有利于引发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幼儿园的设施有利于引发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幼儿园的活动材料有利于引发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幼儿园的常规要求有利于引发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
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幼儿园教师集体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同样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教师的举止言行可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要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去争取家长的理解,争取家长的支持,争取家长的主动参与。同时,要积极支持家长,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与此同时,幼儿园要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4.【参考答案】
时间安排需要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样有利于形成秩序;时间安排也需要有相对的灵活性,这样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同时,时间安排还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教师指导的活动分为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两种。这两种活动要相结合,以此来保证幼儿每天都能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同时,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够确保幼儿积极参与其中,防止出现时间的隐性浪费情况。
尽量降低不必要的集体行动的频次,减少不必要的过渡环节的设置。同时,要减少消极等待现象的出现,并且将其消除掉。
建立良好的常规,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同时,逐步引导幼儿去学习自我管理。
5.【参考答案】
以关怀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以接纳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以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地倾听幼儿的话语,努力去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探索和表达。
善于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发现其隐含的教育价值,善于从游戏中发现其隐含的教育价值,善于从偶发事件中发现其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幼儿。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要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并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从而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尊重幼儿在学习方式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让每一个幼儿在学习方式上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关注幼儿的特殊需求,包含各种发展潜能以及不同的发展障碍。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携手一起促进幼儿健康地成长。
6.【参考答案】
目标导向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需与幼儿园教育目标保持一致,环境创设有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并且,能够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环境设置进行系统规划。
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呈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即便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兴趣、能力、学习方式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环境创设应当适应幼儿的这种差异。
幼儿具有参与性这一原则。在环境创设的过程当中,幼儿与教师会一同参与合作。教育者应当具备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并且要把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行为融入到课程之中。
开放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既要考虑园内的环境要素,又要重视园外的环境各要素,要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遵循经济性原则。要考虑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状况,做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创设,利用现有的简单条件进行布置,不追求奢华和过度的投入。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需遵循安全性原则。要做到安全且可靠,一方面物质环境必须是安全的,另一方面精神环境也得是安全的。
7.【参考答案】
教师要明确各个区域的各种材料所隐含的不同教育功能。在此基础上,要将幼儿发展目标和材料的教育功能对应起来。这样就能达到区域活动的预定教育目标。
适宜性原则体现在区域活动的材料和工具方面。这些材料和工具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做到适量且有序,以满足幼儿的操作需要。
教师要提供足够数量的活动区材料,这些材料在形式和功能上要多样,并且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状况。
教师选择和投放操作材料时,需在材料与目标之间,依据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层次,以满足幼儿个体操作和学习的需要。
操作性原则。教师提供的区域活动材料最好能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如做做、摆摆等,同时还可以配以说说、画画等活动,这样有助于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到操作中来。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