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情况汇报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能够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能够加快缩小区域、城乡以及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还能实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它是一个信息化平台。三营镇第五小学属于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与城市学校相比较而言,该校面临着师资较为匮乏的情况,专任教师的数量不够,同时信息化资源也存在不足的困境。学校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大力推广国家平台并应用它。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先行先试,在双师课堂方面也进行尝试,同时在课后服务方面也积极行动,致力于推动传统的教育教学发生深度的变革。
一、工作举措
学校成立了一个研讨团队,组长是校长。该团队制定了工作方案,并且开展了全员培训。学校还发动了师生和家长,让他们积极下载和注册。着重从自主学习、双师课堂、课后服务这三大应用场景入手展开探索。
学校组织教师踊跃参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课题学习,并且积极上传各类相关资料,如视频、课件、课例等,同时还对国家平台的应用与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本校的吴鹏霞老师、马英老师以及唐亚囡老师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优化,制作出了课例。这些课例经三营镇中心小学推荐后,分别获得了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的奖项。
二、工作成效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更高效且便捷。双师课堂得以运用,这开阔了师生的视野。同时,它提高了老师整合数字资源的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平台课程资源被引入后,使得课后服务更加充实且高效。
(一)自主学习高效便捷
老师提前将相应资源分享至班级群。学生有问题可随时与老师进行互动。学习完毕后,需按要求完成作业,老师会集中进行点评,对作业情况展开统计分析,每天下午会对线上学习进行小结,次日向学生精准推送资源。
(二)“双师模式”优化教学
教师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提升备课和教研的能力,将优质教学资源引入传统课堂教学当中,促使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相互对接,对教学流程进行完善,从而构建出“双师课堂”模式,对传统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度的优化。
张亚婷老师在讲授三年级的语文课《卖火柴的小女孩》。她首先把平台视频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预习。经过分析,李老师清楚地知道知识难点在于学生对童话体裁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她选择了多个童话,让学生集中去感受,以此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张老师在授课时,会适时利用菜单里的“去上课”功能,让学生观看北京市海淀区名师卢慧娟老师的课堂讲解。同时,张老师还会适时运用暂停功能,对重要知识点进行着重讲析,并且会下载、完成学习任务单。
(三)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给学校传统的课后服务提供了资源方面的支撑。老师将平台资源引入进来,这样就使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
书法社团的王霞老师从平台上精选汉字课程并推送至班级群,以此帮助学生感受文字的博大精深。演讲社团的唐亚囡老师时常引领学生在网上游览全国各地的科技馆和博物馆,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且培养出小小解说员。美术社团的白建花老师在课后服务期间为学生引入手工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特长。
三、工作经验
(一)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支持了师生教学方式的变革
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期间,学校完成了从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模式的转变。教师在课前会把学习资源、微课程推送给学生,课中借助学习单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课后依据学生的反馈数据推送精准的练习。平台上的各类工具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直观的感受和数据的积累,逐渐实现了借助数据为教育赋予力量。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促使了因材施教的实现,并且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学校在平台资源应用方面采取了课前预习等措施,还做到了因材施教,这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推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平台资源对课后服务起到了有力的补充作用,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了学校“双减”目标的落实。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构建了教学育人的新方式,对乡村教育的提升和增效起到了助力作用。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得到应用,这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传统教学流程进行了优化,促使线上、线下学习深入融合,逐步构建起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数字化育人”新模式,让乡村教育实现了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三营镇第五小学
2023年12月5日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